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替嫁之将(80)

作者:猛猪出闸 时间:2025-04-14 18:33 标签:强强 破镜重圆 先婚后爱 轻松 甜宠 搞笑 宫廷 权谋

  朗朗乾坤,烈日罩背,叶星辞却冒了一身冷汗。他走在楚翊身边,凄凉地开口:“一切的灾厄,只因家中有十顷好田,被杨氏宗亲看上。偏偏富裕而仁善,若做了横行乡里的恶霸,或许不会遭此一劫。善良,有错吗?”
  “没错,但善人必须要懂得怎么保护自己。”见少不更事的美人陷入迷惘,楚翊慢慢用手搂住人家的肩膀,犹如贴心大哥哥,“孙员外不该带着儿子,登门和那个杨榛的远房侄子理论。我没说他错,只是说不该。恶人之门,是万万不能进的。他想讲理,可是门里没有道理和底线。进去了,就是黄泥掉裤裆。”
  叶星辞因楚翊的话而出神,半晌才瞥向压在自己肩头的手:“你手干啥呢,没地方放吗?”
  “抱歉。”楚翊红了耳朵,讪讪地撤回了手。
  “放着吧。”叶星辞噘着嘴嘟囔,“反正,反正也不耽误走路。”
  楚翊小心翼翼地,再次搂住他的肩膀。
  街上喧嚷,孩童举着风车和糖人欢呼跑过,卤货在大锅里翻腾起热气。他们沉默地走在一起,两颗跃动的心越贴越近,忽而跳动为同一频率。这一刻,世界倏而沉寂,只有砰砰声在耳膜鼓动。
  随后的婆家人陈为和罗雨,交换了一个欣悦的眼神。惬意地抱起手臂,想象着公主嫁入宁王府时的热闹盛景。
  再后面的娘家人于章远和宋卓,五官扭曲,忧心忡忡,又同时捂住嘴扑哧一笑。
  **
  蝉鸣深树里,晚风荡珠帘。银河斜倾,繁星如洒。翠屏府衙的后花园梧叶沙沙,如同秋夜的呓语,冤魂的哀诉。
  珠帘轻掀,衣着妍丽的美婢款款而来,手捧佳肴。熊掌,鹿筋,鱼胶,鱼唇……还有极为珍稀的石耳。那是一种生长在悬崖峭壁的潮湿石缝中的山珍,产量稀少,极难采摘。据说每采一斤,摔死一人。
  听闻贵胄驾临,全府六县的知县齐聚一堂。杨知府备下最好的食材,从城里最好的酒楼,请来最好的师傅掌勺。
  桌上还有几盅河豚,由二十年烹饪经验的师傅操刀去毒。楚翊小声告诉未来老婆和四舅,千万别吃,因为他听说厨师的爹就是吃河豚中毒身亡。
  他还打趣:要是席上这些当官的吃死了,自己可以发挥特殊才能,当场开始操办白事,无缝衔接。
  叶星辞心情不好,只是苦笑一下。
  楚翊明说不要过于铺张,可显然,杨知府是反着听的,当成客气。他的视线淡淡地扫过筵席,和言笑晏晏、口吐珠玑的众官吏,落在身旁讷然呆坐的“公主”身上。
  “怎么不吃?这东西很稀有,尝尝。”楚翊夹了一筷子石耳,放在“公主”盘中,又给另一侧的四舅夹菜。四舅倒是和几个县太爷很聊得来,他跟谁都能聊到一起去,哪怕是村口老头儿。
  “我挺饿的,但不想吃。”叶星辞吃了一块石耳,眼前闪过孙小姐捧着破碗喝汤的情景。
  玉盘珍馐,其下垫着森森白骨。
  觥筹交错,杯中酒是累累血债。
  丝竹之声,是冤魂在幽幽哀诉。
  “陈公子比我还小一岁,可他的承受能力比我强多了。”叶星辞看着谈笑风生的陈为,“我心里一直不舒服。”
  楚翊解释:“我其他舅舅全都夭折了,四舅几岁时,我外公外婆先后病故,所以没人照顾他。母妃雇了几个人,他们也不敢管他,放任他天天逃学,在市井间厮混长大。不像你,一直在宫里,涉世不深。”
  “对了,那些县官是不是给你送礼了,你收了?”叶星辞盯着男人的侧脸,语气严肃,像品行端正的贤妻在质问应酬归来的丈夫。
  “放心,没收。”楚翊温柔一笑,“什么能收,什么不能收,我心里有数。兄长的钱可以收,外官的钱不能收,会授人以柄。”
  亭外一池月色,与宴席的灯火、盛着葡萄酒的银杯交相辉映,和乐融融。热络的氛围中,众人开始行“飞花令”。
  楚翊觉察到,身边的小宫女明显紧张起来,始终垂眸盯着盘子。她自幼陪在公主身边,从识字情况和言谈来看,应该读过不少书,但也许是半睡半读。那句“铁锅炖大鹅,鹅翅馋我”,令楚翊震撼至今。
  在座的官吏都是进士出身,最次也是举人,她当然紧张。
  第一轮以“秋”为题,每人背诵一句带有“秋”的诗句,“秋”字须落在该人行令顺序的位置。第一个行令,“秋”便要在第一字,以此类推。等第八人行令,“秋”便又回到第一字。周而复始,直到有人卡壳为止。
  楚翊沉吟须臾,先行了句:“秋千院落夜沉沉。”
  以“秋”为第二字的诗句很好想,只要是“中秋”开头的即可。叶星辞松了口气,接道:“中秋谁与共孤光。”
  “一半秋山带夕阳。”第三人接道。
  见叶星辞眼波乱转,在那紧张地数人头,盘算再轮到自己时该如何应对,楚翊笑了笑,低声道:“你要是不喜欢玩,就先回去休息,回头我带你吃夜宵。”
  “那我撤了。”叶星辞忙不迭离席,带着于章远和宋卓回驿馆了。
  楚翊目送那道摄人心魄的倩影溶于夜色,将视线移到对面的丹宇知县身上。
  三十多岁,白净面皮,是李青禾被革后的第二任知县,刚从州里调任地方。别人说什么,他都奉承地笑,有点唯唯诺诺。见年轻俊逸的皇叔正打量自己,丹宇知县一惊,立即整整官服和乌纱帽,起身敬酒。
  “王爷不辞辛劳来巡察水运,大昌正是因为有王爷这样的栋梁之材、股肱之臣,才会国运昌隆,下官敬王爷一杯。”
  “这位大人过誉了。”楚翊盯着对方腰间的黄铜令牌,眸光闪动,一个计划迅速在脑海中成型。他温和一笑,随意地问:“本王看你也是年轻有为,哪天回县里?”
  男人恭敬道:“不敢耽搁公务,明日一早就动身。”
  别啊,你回去那么早,我还怎么去你的县衙查东西?
  “不用那么急。”楚翊语重心长,“丹宇县也沿江,将来可能也会开设渡口,多待两天再走。你年轻,好不容易来一趟翠屏城,该多看看、多学学。”
  “谨遵王爷教诲。”
  “各位也一样。”楚翊又看向另外五个知县,谆谆善诱道,“考察一下城里流行什么新奇的东西,带回县里,鼓励民众效仿,这样市井才繁荣,对吧?”
  众人纷纷附和:“王爷所言极是。”四舅瞧着楚翊,嘿嘿一乐,似乎看出他在盘算什么。
  “我自己呢,明早就动身去别的州府。”楚翊笑吟吟道,“巡察其他新开设的渡口。届时不必相送,低调行事。”
  不用再述职、打小抄了,杨知府明显松了口气,大肚子忽悠乱颤,招呼众人继续行酒令。

第82章 王爷怎么听墙根呢
  楚翊以解手为由离席,瞥一眼肃然侍立在亭外的罗雨。后者立即拔足追随,到僻静处开口:“王爷有何吩咐?”
  筵席间空气污浊,楚翊迎着秋夜微凉的风深深吐纳,望向远处灯火通明的凉亭:“知道哪个是丹宇知县吗?最年轻,长相白净的那个。散席时,趁乱把他的腰牌借到手,明天我们去他的县衙转转。”
  “明白。”罗雨利落地点头,“可是,对方发现丢了腰牌,恐怕也会立即回县里,以防有人招摇撞骗。”他稍稍一顿,吐了吐舌:“当然啦,我不是说王爷招摇撞骗。”
  “没关系,你只管借,我有办法。”
  楚翊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在散席之后,借着月色散步、赏荷、吟诗作对时,假意栽跟头,将丹宇知县撞进池塘。可怜这家伙不会水,被人捞上来时,浑身湿淋淋地发抖,还吐出许多蝌蚪。
  如此,对方发现腰牌丢失,也不会急着回县里,而是认定为掉进了池塘。
  离开府衙,楚翊和陈为、罗雨散步回驿馆,吹一吹周身的酒气。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