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4)
之前来他院子里抢东西的时候,就属他最像个狗奴才。
赵辰一个小孩子,一听自己的奶兄这么跪着哭着求他,顿时就心软了,刚想看开口,对上赵王氏扫过来的冷厉眼神,腿一软,差点直接就跪下了。
赵淩倒是看到一个高大清俊长得十分帅气的男人走了过来,赶紧小跑两步过去:“爹。”
男人还没换掉官服,皮肤白皙,气质温文尔雅,浓眉大眼五官端正到不能再端正,就冲着这卖相,就能想到数年前的探花郎是多么的耀眼。
过气探花郎老爹在家里十分没地位,弯腰小声问:“四儿,怎么了这是?”
赵淩就说:“大哥还我东西,东西被偷辣~”
三岁小孩儿眨巴着眼睛,仰头看着老……一点儿都不老的父亲,很自然地被抱起来,视线一下就拔高了许多。
嗯,视野开阔。
他看看老爹的肩膀,有点想骑在老爹肩膀上,更上一层楼。
可惜不能。
等他再大一点儿,就让人在小院加盖一间小平房,到时候站屋顶上。
算了,站了好一会儿了,累了。
赵王氏见到赵骅过来,只是淡淡看了他一眼,并没有说什么。
赵骅也不说。
他对家里的这些家务事从来不管。
赵辰的这个奶兄还真的是家生子。
本来赵王氏想着的是,赵辰的这个奶兄陪着赵辰当个伴读,一样跟着读书习字,要是有天分的,将来就改了良籍,让他去科考也好,或者给赵辰当个门吏也好,多少是个助力;要是再差一点,那就放出去给赵辰打理一些田产商铺。
这样的出路,比起一般在家中当一个像赵喜这样的大管家,那要好上不知道多少。
只是她打算的好,架不住人家打算得更好。
才九岁啊,就敢偷鸡摸狗,还敢给赵辰下眼药!
听听说的是什么话?
在赵王氏眼中,赵辰的奶兄卖身契都在自己手里,是自家的财产,身为奴仆,尽心尽力伺候主家是本分。他竟然还觉得自己做些本分事情是对赵辰好?
赵辰摄于母亲的眼神不敢开口求情。
他的奶兄没有第二个下场,全家都一起被赵喜绑走。
赵辰不解,嗫嚅:“娘,罚他一人就罢了,为何还要把奶娘一家都发卖了?”
赵王氏狠狠瞪了他一眼:“他偷这许多东西,你当他们一家都不知情?你等着吧,这一家子外头肯定置办好了产业。”
她还想等管家和账房去查清楚这一家子到底有多少东西。
赵骅的肚子叫了一声,说道:“四儿饿了,还是先用晚膳吧?”
赵淩无语地看了一眼老爹。
好叭,他也确实有点饿了。
赵王氏就把自己身边管事的许娘子留了下来,盯着后续的事情。
晚膳没什么好东西。
大冬天的,神都地处北方,冬天寒冷,新鲜蔬菜基本只有窖藏的白菜萝卜,另外就是各种腌菜、菜干。
饭碗里少少的绿色,是萝卜汤里的一点大蒜叶。
另外就是一小碗白菜炖肉,一碗二米饭。
剩下的热闹,用赵淩的话来说叫西八国宴,泡菜开会。
赵淩不爱吃腌菜泡菜,他的小饭桌前就没有那些。
赵淩吃饭不用下人喂,自己安安静静地吃。
不像五岁的三哥和三岁的五妹还得坐在奶娘腿上,像个小鸟一样等着投喂。
七岁的二姐已经像个大姑娘一样,由婢女给她布菜,吃饭小口小口犹如数珍珠。
赵淩看着都替她累。
当然,这在现在的人看来,叫富贵。
赵王氏、赵骅和赵辰吃饭也是这样的。
像赵淩这样吃饭不用人伺候的,属于山猪吃不了细糠。
赵淩不管,真要这么吃饭,一顿饭下来饭菜都冷了,本来就不怎么好吃的饭菜,不是更加难吃?
一顿饭吃完,父母显然没有留着他开家庭会议的意思,让等候在边上的常娘子把赵凌带回去。
常娘子赶紧抱着赵凌出门。
赵淩一出门就要下地自己走。
常娘子已经习惯了,把他放下,牵着他的手慢慢走:“四郎走慢点,小心路滑。”
“嗯。”赵凌走得很稳重,布鞋底本就不怎么防滑。
回到自己的小院里,天色还有点光亮,常娘子就着急忙慌地给他洗漱。
今天因为赵辰那档子突发事件,吃饭什么的都比平时晚。
等赵凌收拾完,常娘子把他往床上抱。
常娘子自己还没吃饭洗漱,伺候完赵凌,就自己忙去了。
小院里的剩下的人都在小厨房吃饭。
拿回来的食物在灶上温着,倒是不冷。
他们的菜色其实也是萝卜白菜,没有肉,还有一碟子腌菜。主食是粗粮饭,搀了一些放在小灶上隔水炖了一天已经酥烂的豆子。
他们急急吃完饭,洗漱完,天就已经完全黑了。
常娘子点着油灯,把碗盘洗干净。
常大力和常威去赵淩房里,轻手轻脚从一个架子上拿一大盘牧草,出了门后,来福在一旁点着火把去看羊圈里的两头羊,并投喂今天最后一顿草。
牧草长得有十来寸高,鲜嫩无比,冬日里看着尤为喜人。
常大力忍不住叼一根在嘴里面嚼。
他儿子常威见了,就说:“阿爹,你又跟羊儿抢食吃,明儿个我告诉四郎。”
常大力憨厚地笑笑:“以后不了。”他看着母羊带着小羊没有什么异常,就关上羊圈的门,带着儿子出去,小声感慨,“你说贵人家的孩子就是懂得多。我们家狗蛋……”
“常禾!”常威纠正。
“哦,常禾比四郎还大一个月呢,现在自己吃饭都不利索。”更别说像四郎这样还能在冬日里种牧草了。
四郎不止种了牧草,种了大蒜,还种了萝卜苗和白菜苗。
他刚才瞧着菜苗长得十分不错,明天应该能给四郎捡上一盘。
菜苗确实长得好,赵淩转天就带上了菜苗,去宫里给太后拍马屁了。
第4章
三岁的小孩儿不知道太多的事情,对自己的处境还是能明白几分的。
他着急去宫中见太后,是为了落实自己的教育。
上次太后说了,给他找两个玩伴什么的。
他不知道荣儿和朻朻到底是谁,但想也知道肯定是皇亲贵胄。
要是能蹭上一点儿,那就是蹭上了大虞的顶级教育资源,不比他那一根筋变成两头堵的爹娘靠谱?
玩伴什么的,他可不需要。
但伴读可以有。
赵王氏忙着收拾家里,要清理大儿子身边的奴仆,连带着全家上下也要清查一遍,倒是没忘记敦促裁缝赶紧把赵淩的衣服做出来,生怕什么时候宫里头再召见,没有合适的衣服穿。
小孩子的衣服小,裁缝和绣娘连夜赶制,只花了一天时间就做了一身衣服出来。
赵骅倒是有空问了问赵淩进宫的事情。
送太后的东西,他也亲自见过,还去赵淩的屋里,把他种的菜苗看过:“这些是谁教你的?”
赵淩眨巴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不解地看向父亲:“不想吃腌菜。”
赵骅明白了。
他这个儿子不喜欢吃腌菜,甚至不喜欢吃那些调味复杂的菜色。
因为想吃新鲜菜,所以就种菜吗?
只是拿着木框瓷盘,放点水在屋里,就能种出菜来?
神都不比江南,江南的冬天还是有很多蔬菜的。
神都的冬天,带点绿色的蔬菜都格外昂贵。
只有陛下和少部分世家大族,才能用暖房种上一些蔬菜,得是表现良好陛下看重,才能得一些赏赐。
赵淩做的其实很简单,不过是后世很普遍的芽苗菜而已。
别的地方种不活,他的房间点着炭火,虽说温度肯定不能和后世的地暖比,但十度以上是有的,长点芽苗菜问题不大。
幸亏他爹不通农事,瞧不出他屋里最不对劲的其实是那些喂羊的牧草。
不过就算通农事,禾本科的玩意儿长得都差不多,尤其是苗苗,压根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