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37)
第30章
赵淩在马场一待就是三个月。
中间连赵骅都过来了两次, 王太后和赵王氏的信件更是频繁。
当然,王太后的信是布置作业,赵王氏的才是家书。
来福两头跑, 不仅要给两边传递书信和各种物品, 而且还要筹措自己的婚事。
这段时间梓萱在宫外, 行动也相对自由。
这对未婚夫妻倒是很欢乐, 拿着赵淩给的钱, 在赵家隔壁的坊内买了一套小院,又置办起各种结婚物品。
当然, 小院是赵淩的,只是给他们住。
等赵淩回来了, 他还要去衙门上档。
赵淩对这些倒是不太在意。
宅子也不单是给来福和梓萱,等常威成亲了, 也得去那边。
那就是个赵淩置办下来的员工宿舍。
等他将来分家出去单过,置办上正经的大宅子, 来福他们才有地方搬回来。
反正京城的房子买了不亏。
赵淩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马场上。
三个月的时间, 他凭借着和动物的超高亲和力,已经成为了马场监牧使眼中能够派得上用场的一号人。
这里的马场分为两部分,蓄养和训练。
赵淩每天只有半天时间可以观察学习,时间很紧张, 要不是家里催得急, 他还不想回去:“真是的,我火炕才烧了没几天。”
清瑶对梓萱使了个眼色。
梓萱会意地把叽叽歪歪的小豆丁往马车上一放:“裴先生说这两日就要下雪,等下雪了路不好走。”
马车内点了碳炉, 狭小的空间内温度明显比外面要高得多。
赵淩还想探头,就被车内的赵辰扯着胳膊制止:“别掀帘子,冷!”
赵辰个子抽条, 心智也成熟了一些,被赵王氏派来用大哥的威严震慑不着家的弟弟。
“里面闷。”赵淩并没有被震慑到,只觉得赵辰现在不过是中二病发作,觉得老子天下第一罢了。
赵辰仗着个子高,长手长脚地把弟弟摁在座位上:“乱扑腾什么?鱼吗?”说起鱼,他倒是想起高兴的事情,“你弄的那个打鱼丸的机器很好用。小湖村那儿经常送鱼过来,现在这天气,打了鱼丸烫锅子吃,特别好。哦,你弄的这个火炕也好,家里都盘上了。没火地暖和,胜在便宜。”
京城的大户人家,家里会盖暖阁,其实就是安装地暖。
只不过这个地暖和现代地暖肯定不一样,无论是建造还是耗费都不菲。
哪怕皇宫中,也只有少少几处。
火炕的原理和火地差不多,都是利用柴火加热的热量来取暖,但建造和消耗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赵家这种小有家底的人家,用不起地火,盘几个火炕不在话下。
赵淩把火炕在军营中实验成功后,就把图纸一式两份,一份寄回家里给赵王氏,一份给太后。
赵淩眼瞅着出不去,只能在车里坐好:“家里这段时间没什么事情吧?”
“没……哦,有。”赵辰想起一个事情,没好气地看向赵淩,刚想说什么,车帘子就被掀了起来。
清瑶往车上放了好几个包裹:“东西太多了,车上放一些。”
其实赵家兄弟坐的这辆马车也不大,就是赵骅平时上下班坐的。
里头坐了兄弟俩之后,又塞了好几个行囊,一下变得满满当当。
赵辰等车帘放下,才继续说道:“还不是你惹出来的事情。”
赵淩觉得他这是没谁了:“我都不在家,能惹出什么事情来?”
“你给来福放身契就算了,怎么还给他们置办宅子?现在家里的下人们都不太好管了。”本来大家的待遇都差不多,突然来了个特别出挑的,怎么能不让人羡慕?
下人们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也干着平常干的事情,但还是有一种和以往不一样的氛围。
来福的爹赵喜,那是从小伺候赵骅的情分,还是家里的大管家。
来福未过门的媳妇,是从宫里头放归的,脱了贱籍,众人虽然羡慕,但也能理解。
可买房这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瞧瞧魏学海还是个当官的,也没能在京城置办起一栋宅子,就知道在京城安家多不容易了。
赵淩觉得这事情很容易解释:“来福要是跟家里头的丫鬟成亲,那肯定照着规矩来。这不是看中来福的是太后娘娘跟前的人嘛。人家一个放还的宫女,让人家和来福一起住下房?我那院子就那么大,住不下。”
赵辰一想也是,点头道:“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我就说爹娘都没说什么,肯定有道理。”
“你想不明白就去问爹娘呗,他们还能不告诉你?”干嘛非憋到来问他?
“这不是怕被娘揍嘛。娘现在拧人越来越疼。你不在家,你那两个石锁都被娘拿自己院子里去了。”谁家娘这样的,搁家里闲着不绣花,在那儿举石锁?
“哦。那我回去让人再打两个。”哑铃还是要有的。
军营里的石锁太沉了,他拿不动,还得定制儿童版的。
两人说着,车夫隔着帘子说道:“大郎、四郎,坐好了,咱们出发了。”
“好。”赵辰回了一句,又说起赵淩买的宅子,“就算来福的娘子是宫里头出来的,没必要买个宅子送给他们吧?那得多少钱啊。”
赵淩奇怪地看他一眼:“谁说给他们送宅子了?那是我的。”
他不好说那就是个员工宿舍,而是说道:“我将来要分出去单过的,现在有合适的宅子就先置办下来。”
赵辰一听,顿时豁然开朗:“我说呢。不过那宅子我去瞧过了,你住的话是不是太小了点儿?”
赵淩还没去看过:“宅子买了不亏。将来要是有机会,再贴点钱换个大点儿的就是了。主要是那宅子离家近,往后我回家看爹娘也方便。”
他说着体面话,突然注意到赵辰身边放着个什么东西,扯了扯,“这什么?”
“哎,别乱动。我织围脖呢。”赵辰把弟弟毛毛糙糙的小爪子推开,自己把身边的篮子放到两人中间给他看,“我特意染了红的,过年戴。”
到时候他就是人群中最亮的崽!
打从赵淩的牧草得到了重视后,赵王氏就在小庄上开始养羊,家里的各种羊的产品都不缺,其中当然包括羊毛。
只是处理羊毛比蚕丝棉花要麻烦得多,到现在也推广不开来。
赵淩捧着手炉,看赵辰慢吞吞织围脖:“前两年也不见你织,怎么今年突然就喜欢了?”
赵辰基本不用看着织:“以前不是冷嘛。屋里就算放了炭盆,也暖和不了多少,写个字都哆嗦。”
功课做完后,休想让他再把爪子伸出袖子!
现在有火炕就好多了。
就是离了火炕还是冷,能够在火炕上做的事情也不多,他就只能打毛线了。
兄弟俩一路晃晃悠悠回家,赵王氏正让人整了两个大樟木箱子,在往里头塞樟脑,见赵淩过来,就对他招招手:“四儿,来。”
“娘!”赵淩哒哒哒跑过去,往娘身边一贴,还没站稳就被赵王氏一推。
赵淩一脸懵:“……娘?”咋?出门三个月又不是三年,感情淡这么快的吗?
赵王氏后退半步,拧着眉:“臭死了,赶紧去洗干净!”
赵淩低头闻了闻自己:“不臭啊。娘,你干嘛呢?”
赵王氏说道:“喏,都是一些毛衣毛裤。这一箱是给你爷爷奶奶送去的,这一箱是给你外祖父外祖母送去的。”
说是毛衣毛裤,其实还有围巾围脖帽子袜子手套之类的东西。
另外还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大箱子,里头塞了染好了色的毛线团,还有毛衣针。
前两年送的少,不过陪同一起送过去的,还有两个特别会打毛衣的男仆。
“这么多啊。”
“今年太后娘娘赏赐了不少。”还有就是前两年攒下来的,“你回头得记得谢谢你姑外祖母知道吗?”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