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291)
跟随在一行人身边的侍卫和宫人们的气势也发生了改变,像是一群被将领率领的军队,手已经按在了刀柄上,随时都准备冲锋陷阵。
赵淩咽了咽口水,感觉浑身僵硬。
果然他是业余选手,哪怕杀敌过百,也只是战场擦边球,不能算是真正上过战场。
打破这一切的是窦荣。
小船到达象州府城后,窦荣并没有在府城停留,直接先去了海港,安排水军的各项事宜。
今天他刚训练完,听说赵淩在这里,就追了过来。
顾潥他们并没有表明身份,赵淩介绍的时候也没明确说,只是暗示顾潥是自己的上司。
市舶司和船厂的官吏们就想当然地以为顾潥是户部或者工部的某位高官,只是比较好奇怎么带着家眷。
皇帝皇后什么的,他们是想破脑袋都想不到的。
至于为什么参观的时候,要清退一众工人,在他们看来属于高官必要的排场。
毕竟不是每个高官都跟赵淩和窦荣似的,经常身边带着两三个人就来来回回跑。
窦荣把自己的随从留在船坞外面,等守在门口的侍卫进去通报之后才进门。
侍卫的通报声打断了顾潥一家血液里沸腾的战意。
窦荣跟着侍卫进门,就感觉收敛下来的战意,以及自家噤若寒蝉的炸毛石狮子。
简单行礼之后,他就紧紧握住赵淩的手,一句话清扫最后的战意:“这艘是货船。”
啊?货船?
整个大虞代表着最高权力的三个人,同时用质疑的眼光投向赵淩。
赵淩小步挪动,一点一点把自己藏到窦荣背后,过了一会儿才用脑门解释道:“客货两用。”
这是他给自己打造的座驾,准备直接驾船从沿海一路到海州。
要是有可能的话,他还想继续沿途往南方走,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太后看着从窦荣肩膀上露出的一点脑门,语气温和:“水灵过来姑外祖母这儿。”
赵淩伸着两爪子搭住窦荣的肩膀,微微垫脚尖探头打量,坚持:“不能改战船。”
这艘在设计上是三千吨级,确实比较大一点,但货船肯定是要比战船大的啊。
这很合理。
太后微笑:“来。”
赵淩不敢反抗,缩着脖子从窦荣背后走到太后跟前,不用太后吩咐,就伸出手掌,被太后啪啪打了两下手心。
太后其实没用力,但赵淩表演得很痛。
两下打完,他扭头就又重新躲回窦荣背后:“您不讲道理,凭什么打我?我又没犯错。”
窦荣看他的样子,还以为爪子被打断了,转身去检查他的手。
嗯,骨头没事。
手心都没红。
皮肤有点干。
窦荣拿出香膏给他擦手,顺手在他脸上也抹了点:“洗完手又没擦。”
赵淩乖乖站着,擦完去看太后,还不服气。
太后瞥他一眼:“我还不能打你了?”
“能是能……也不能说打就打啊。”他又不是小时候了。
小时候他也只是功课没做好才被打两下。
恶人有太后当了,顾潥这时候站出来当好人:“你造这么大一艘船,怎么没上报?”
“上报了啊。”赵淩的眼睛偏圆,看着就很无辜,现在他刻意再睁大一点,看上去就更加无辜,“年前回来,我不是还跟您说了在造一艘大一点的货船吗?”
他书面口头的报告都有的好嘛。
顾潥可太清楚他这样的小伎俩了:“跟朕打马虎眼是吧?”
臭小子就是给他的权力太大。
他知道赵淩的办事能力强,会赚钱,甚至都懒得贪墨,但没想到这小子也有私心。
现在赵淩自己赚钱,想拿来花就花了,根本就不需要经过任何人的审批。
虽说市舶司是隶属于户部的衙门,但赵淩的权限不受户部的制约,主要是他的钱怎么赚、赚到多少钱、钱怎么花,完全不需要通过户部,只需要给户部上缴税款就行。
赵淩是直接给顾潥本人汇报工作的。
所以年前吏部提议给他升官,赵淩没啥反应。
什么品级,根本无所谓。
现在赵淩对顾潥的态度其实也很无所谓。
哟,“朕”又出来了。
果然,臭老头最可恶。
不等赵淩回答,皇后抬手就掐顾潥的胳膊:“没事你吓瑞瑞干嘛?”
她的笑容明媚,对赵淩招招手:“过来姨母这里,跟姨母详细说说这艘船。”
“好的。”他跟皇后接触不多。
印象中的皇后温婉端庄,非常符合他刻板印象中的一国之母。
现在他好像看到皇后打破了一层透明壳子一样,原本内敛的强悍无畏从四肢百骸爆发出来。
顾潥把赵淩扒拉开一点,自己牵住皇后的手:“哼。”
臭小子这种眼神看他妻子干什么?
他老妻……他妻子一点都不老!
窦荣跟着拉住赵淩的手,都没眼看他姨父。
他姨母那么厉害,水灵崇拜是正常的,他都没吃醋,姨父吃什么醋?莫名其妙。
下岛船厂正在建造和维修的船不止这一艘。
中岛停泊了大量的战舰。
上岛作为市舶司的对外海港,瞧着甚至有些繁华。
外国人的数量比他们想象中的更多。
顾潥一行人在岛上停留了七天。
七天后,一行人跟着赵家人一起坐船到了田家村。
现在从田家村码头通往村外的道路也铺了水泥路,赵家村也是一样。
这点让顾潥一行都感到新奇。
赵淩就跟他们讲解,难免提到赵婉瑜。
皇后显然对赵婉瑜印象很深:“那个跟你一起发明水泥的姑娘,我记得是封了县君?”
“是。家中兄弟姐妹都喜欢瞎折腾。过年前造了水力纺纱机,我爹娘他们在做缝纫机。”
这些顾潥还没看到,就听他讲具体的工作原理和提高的工作效率。
“还不能直接投入使用,现在纺出来的纱还不够粗细均匀,得再试试。五妹妹和二皇子殿下在研究。”
顾潥听到这么厉害的东西竟然有自己儿子参与,感到很高兴,嘴上却说道:“方方怎么也不跟我说?”
皇后笑道:“你那么忙,哪有空见他?”
今年孩子一个年,大半个在女方家过,这个当爹的像是完全不知道一样。
顾潥当然知道自己所有子女的动向,只是不知道短短一个年,他们就捣鼓出这么厉害的东西而已。
果然年轻人干劲足,跟朝中一群只会相互推诿的老油条不一样。
顾枋要是在这条路上走,倒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出路。
伴随着皇子们的年龄增长,顾潥当然考虑过别的皇子威胁太子的地位。
尤其是作为淑妃崔氏所出的二皇子,母族势大,真的生出夺权的念头不是不可能。
但他的江山如今一片欣欣向荣,他实在不想看到重新陷入战火。
作为皇帝,他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
作为父亲,他又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有用之人,不希望像那些在文华殿混日子的皇亲国戚那样变成一个废物。
这样很好。
二儿媳很好。
他正兀自感慨呢,感觉自己手上多了一支笔。
赵淩把蘸了墨的笔塞到顾潥手上:“来都来了,您给题几个字?”
第154章
顾潥在赵家村不仅留下了墨宝, 还在赵家老宅里住了一晚。
赵爷爷赵奶奶不知道顾潥一行人的身份,只知道来头不简单。
顾潥对于这两位能够培养出来赵骅这么个优秀儿子的老人家,也感到很好奇, 言谈之间感觉虽然两人不像朝中大臣那样谈吐风雅, 但是那种豁达却让他很受启发。
老头老太太这辈子只在大儿子身上用了最多的心, 剩下的孩子们依次递减, 减到最小的赵骅这里, 就叫儿孙自有儿孙福。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 让他们自己去做,跌了跟头也没事, 大不了回家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