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118)
赵淩烦死了,并向他们丢出去一只嘤嘤怪。
胖嘟嘟的小黄狗在一群人身上嘤嘤嘤了一圈,又挨着赵淩睡下。
赵淩本来以为自己一个伤患,至少能捞到几天休假,没想到就休息了一天,转天裴先生就直接上他家来上课了。
裴先生头一回来赵家,在新宅前院到处转了转,重新回到大书房里:“哟,你这小子还真会享受,收拾得不错。”家里还给整了个小演武场,“要是把隔壁买下来,造个小园子就更好了。算了,跟你这种不懂风雅的臭小子说了也是白说。”
赵淩想着,这是他不想买吗?是人家不卖啊。
别说隔壁了,坊里面一年到头也不见有人卖房子。
要上课,赵淩不好再趴在地上,小心翼翼穿好衣服,站着听课。
不敢坐,屁股上也挨了好几下。
他这边岁月静好上着课,朝中因为棉花搅机的出现,决定试着推广棉花种植。
只不过棉花种植需要大水大肥,大虞的粮食用地也还没到富余的程度,棉花的种子也不多,各方面都需要考量。
这些跟赵淩关系不大,他背后的伤好了之后,收到了一封象州来的信。
“嗯?象州的信?我的?”
赵王氏没好气地把信递给赵淩:“你外祖父给你的。”
老头子向来古板。
以前只有她写信回去,回信都是她大哥写的一些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场面话。
没想到这次竟然能收到一封她爹写给赵淩的信。
赵骅把赵淩的书包交给常禾,好奇地凑过去看:“你外祖父给你写什么了?”没想到赵淩还往边上让了让,顿时火起,“干嘛?我还不能看了?”
赵淩一蹦三跳地往外面走,其实是这会儿室内光线有点暗,但他一做出这样子就像是故意藏着掖着似的,惹得赵骅赵王氏一左一右过来,还非得要看不可了。
信上内容很简单,主要就是雷奥那多带着赵淩想要的商品回来了,想进京送给他。
另外就是老头子觉得琉璃窗甚好,就是一扇天窗太少。
赵淩看完,就把信给赵骅和赵王氏,自己跑去新宅:“常妈妈,有没有什么点心?我饿了!”
常娘子已经习惯家里的孩子们一回家就喊饿,天天准备了各式各样的点心,保证能垫肚子,又不会影响到用晚膳。
其实就赵淩现在的样子,压根不会影响到。
他开始抽条,一天五顿都吃不饱。
书包里,早上出门装的书,回来还得从宫里头顺回来一袋吃的。
最近赵淩比较痴迷大肉包子。
御膳房不愧是御膳房,普普通通的大肉包子也能做出花样来,每一种都非常好吃。
文华殿里,上课间隙特意设置了点心时间。
李公公亲自把肉包子端到赵淩的面前。
赵淩赶紧站起来,郑重谢过并且邀请:“公公一起吃。”
李公公也不客气,坐到赵淩身边:“怎么感觉水灵越吃越瘦呢?”
下节给赵淩上课的是汪先生。
他不用赵淩招呼,理所当然地在边上坐下,伸手拿起一个热气腾腾,个头有赵淩脸那么大的包子:“吃下去肉,长的全是骨头。”
刚过完年的时候,还比他矮半个头的小子,这才不到两个月,已经快跟他差不多高了。
长得太急了,原本敦实的石狮子,像拉面一样扯长扯细了。
赵淩不理他们,一口气炫了两个大肉包子,又干了一大杯羊奶,有些好奇地看向李公公:“公公你今天有空?”不用陪在陛下身边?
李公公笑道:“陛下身边田公公伺候着呢。我岁数大了,站上一天腰酸背痛的。”
“我跟您说的澡堂子,您有空多去泡泡澡,里头给您专门留了一间房,搓澡师傅的手艺可好了。”
太监因为生理缺陷,不太愿意去这样的公共场所洗澡。
但是现在这年头在家洗澡,取暖是个大问题,容易感冒。
哪怕是夏天洗澡,一大家子洗澡也不容易。
汪先生一听就明白了:“我说怎么有澡堂子叫猫猫汤的?原来是你。”
“怎么就不能叫猫猫汤?我让石匠雕的石猫猫多有气势。”知不知道什么叫招财猫?开张之后客似云来好嘛。
等水泥没那么紧俏了,他让瓷窑烧点瓷砖、马赛克重新装修一下。
李公公今天清闲,听了赵淩的话,还真就去了澡堂子。
马车到了东市,压根就不用打听,瞧着门口的两尊石猫就知道到了地方。
李公公今日做寻常人打扮,穿戴都不算贵重。
马车下来后,就有掌柜让小二领着车夫去停放马车,自己双手接过李公公递过来的金卡核对了一番,确认后立马满脸堆笑,亲自引着李公公进去:“李老爷,这边请。东家特意交代的,只要您来,就给您安排最好的师傅。”
“您先看看这边的茶水,一会儿泡久了可能会口干。”
“东家说您可能会有一些体寒,推荐您用盐浴。”
“搓澡师傅一会儿给您按摩的时候,可能会有些疼。”
“李老爷,我先给您按按脚底,力气重了您就说。”
“东家吩咐了,这间房就是您专用的。”
“您先用些点心,瞧瞧这歌单有没有想听的曲子,一会儿让伶人唱。”
“李老爷,醒醒。晚膳的菜单您看一下。”
李公公稀里糊涂在一个澡堂子里待了一整天,晚上睡得特别好。
第二天顾潥看了李公公,都轻轻咦了一声:“李伴伴今日气色很好啊。”
李公公也不瞒着,把去澡堂子泡了一天的事情说了。
顾潥就等到赵淩下午到御书房的时候,把人举高高。
赵淩莫名其妙:“怎么了?”
顾潥把人举了一下就放下来,感慨:“感觉昨天还是丁点大的小子,怎么突然就长这么高了?”
“傻吃猛涨。”赵淩呲牙乐,对自己的生长情况很满意。
“哪有这么说自己的?”顾潥没好气,“你开了个澡堂子,怎么就请李伴伴,不请朕?”
那铺子还是他私下赏的呢!
不是因为棉花搅机,是几种香料试种成功。
棉花搅机的事情,说不赏就不赏。
赵淩不理解:“您洗澡的汤池好着呢,干嘛去外面洗啊。”
顾潥一想也是,没再纠结这个事情,问他:“你养鸡养鸭怎么样了?”
“还在试呢。”现在既没有三个月能快速出栏的肉鸡品种,也没有高效的鸡饲料,得一点点试。
至于好不好吃?
就跟养羊一样,现在啥时代,有的吃就不错了,别的不讲究。
他本来以为养鸡会简单点。
毕竟现在鸡肉差不多和羊肉一个价,进步空间显然很大。
他上辈子鸡肉便宜,肯定是有道理的。
什么事情都得亲自上手试过了,才知道困难。
上辈子他没养过鸡鸭,勉强能和农业相关的积累,大概就是花盆里种葱。
景观设计倒是认真学过,就全是理论,没多少实践。
顾潥看过他的养鸡养鸭养鱼的试验资料,一堆一堆的,显然不是没干活。
温侍中到御书房里来禀报事情,见赵淩跟个没事人一样在角落里写写画画,身边还团着一只没见过的黑黢黢的狸奴。
臭小子,犯了那么大的错,竟然什么事情都没有,等长大了一定是个佞臣!
赵淩懒得搭理他,到了时间就收拾东西出宫,等他爹一起回家。
米家的事情算是风浪过了。
赵家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节奏。
回去的路上,赵骅有些纠结:“你说这次踏青,我们去哪儿?”
赵淩现在手长脚长,没法在短短窄窄的卡座上躺下,就趴在桌上:“你不是一直去小湖村和魏伯伯一起玩耍的吗?”
不是他说,现在小湖村已经开起了农家乐。
每年到了这个季节,漫山遍野的桃花开放,就引来无数的文人过来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