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223)
到时候双职工家庭也可以养活自己的小家庭,日子还能过得不错。
哪怕男人战死了,女人有稳定收入,也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和孩子,不用担心生命财产安全。
赵淩想到什么说什么,一会儿说需要建造的各种作坊,一会儿说怎么盖家属区,一会儿说怎么管理,怎么教育,除了小学堂之外,还需要开设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等等。
窦荣埋头写,遇到自己不清楚的就问,不知不觉写了一大摞纸。
常禾过来收碗,没想到两人竟然还商量起了事情。
赵淩让常禾别忙:“叫别人来干这些杂活,你好好念书,别一天到晚想着往厨房里钻。真是的,还记不记得今年要考院试?过来我给你上课。”
常禾苦着一张脸,原本参加县试、府试时候找回来的自信已经荡然无存,对学习完全没有爱,但四郎的命令不能不听,也知道四郎是为了他好:“哦。”
赵淩安排了常禾,又把窦荣赶跑:“去,看着点给府里送的年礼。”
“有管家……行,我亲自去盯着。”
铁脊关从有到无不过一两年时间。
赵淩来之前,后衙就他一个人,过日子就比较糙。
管家虽说是从镇国公府带来的,没了人管束,确实有点放肆。
常禾看着窦荣的背影消失,小声问:“四郎,你这样对窦六郎是不是不太好?”
仗着窦荣不在,赵淩说话很硬气:“有什么不太好的?他在外面是都尉是小国公,在家里就是赵四夫人,家务他来操持是应该的。”
常禾的眼神透过书本瞄了一眼自家软得没一根骨头的四郎,心想这话也就私底下说说,长眼睛的都知道谁是夫人。
赵淩注意到他的小眼神,大怒:“我说的难道不对吗?我是状元,你院试都没考上,你得听我的。”
常禾斗胆:“夫人说我是你哥哥,你得听我的。”奶兄也是兄。
赵淩:“……你现在有什么事情让我听你的?”
常禾眼睛一亮:“我想到一道新菜……”
“不行。”赵淩驳回,“还有呢?”
“没了。”
“那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好的。”
窦荣盯着管家核对礼单。
管家看着窦荣,表情有些迟疑,问道:“六郎,咱们又没分家,做什么要给府里送年礼?赵四郎安排的这些礼物会不会太贵重?”
“这不是过年没法回去,正好家里有些缺的,就从我们这儿送过去。”有了铁脊关之后,他的职责就是镇守铁脊关,没有理由不能离开。
规定确实没这么严苛,但想着与其把赵淩带回家里跟那一群兄弟侄子之类的大乱斗,还不如省点心,他们自己在铁脊关过更加舒坦。
赵淩陪他的时间都不够,干嘛还分心去应付别人?
一年到头,也就这么几天闲暇日子。
管家看着那一筐筐的新鲜蔬菜,在冬日里有多稀罕就不说了,那一件件精美的琉璃器,平时一件都难得,怎么一下就送出去那么多?
窦荣没回答,只是瞟了他一眼。
管家心头一凛,顿时不敢再多说一个字,只敢在心里面嘀咕。
冬天交通不易,最近铁脊关往锦宁关往来东西,都是狗拉爬犁,载重有限,送出去的不多。
窦荣看着给家里送去的蔬菜准备好,正好在小琉璃宫,就顺便看了一下一会儿送去军营的蔬菜。
小琉璃宫里的蔬菜最近一个月进入采摘期,尤其是刀豆、缸豆、扁豆,每天能采许多。
虽然不是绿叶菜,但也是新鲜蔬菜。
铁脊关里的将士们是一点不挑,各种豆角切小段放上小咸肉煮在饭里,特别咸香可口。
窦荣看了看清单上的蔬菜种类,问掌管小琉璃宫出库的小吏:“没黄瓜吗?”这些蔬菜发到伙房,统一吃掉,发小黄瓜的话,可以直接啃。
小吏现在对窦荣已经没有了以往的敬重,行了一个非常敷衍的礼,说道:“黄瓜被您都摘掉了。”
窦荣站在小吏的位置,都能看到架子上垂下来的许多大大小小的黄瓜:“那些不是吗?”
“赵郎中说了,吃不完的黄瓜拿去腌酸黄瓜。”小吏微笑。
窦荣:“……”水灵不吃腌菜,竟然会让人去做腌菜,显然是特别特别生气。
窦荣不敢吱声,出来往附近马厩拐了个弯,看到大黄狗和大黑马都在啃黄瓜。
声音清脆,一听就好吃。
他看看慢慢跟前有一盘黄瓜,都是顶花带刺的:“慢慢,分我一根黄瓜?”
慢慢头也不抬。
宇树听懂了他的意思,从慢慢的盘子里叼起一根黄瓜。
窦荣把手都伸了出来,却见宇树一口把黄瓜头给咬掉,重新放回盘子里,看了窦荣一眼。
窦荣明白了,没他的份。
真是的,他不就摘几根黄瓜,怎么水灵能气那么久?
难道水灵种的黄瓜不是给他吃的吗?
他看了一眼小琉璃宫里占据一整排的牧草,想着自己的待遇还不如慢慢。
慢慢在这种天气还能吃上新鲜草料,他却连一根小黄瓜都混不上。
窦荣颇有些垂头丧气地回到赵淩身边,也不坐在空着的躺椅上,就搬了一张小凳子,靠坐在赵淩身边,拉着赵淩的手,过了一会儿又把脑袋靠在他肩头:“水灵,我想吃黄瓜~”
赵淩冷酷无情:“没有。”
“慢慢和宇树都有。”凭什么豆豆没有?!
“它们都很乖很听话,豆豆不听话。”所以慢慢有,豆豆没有。
窦荣把嘴一扁,不高兴地往赵淩的肩头靠了靠,不说话了。
常禾努力目不斜视,但看着窦荣颇有点小媳妇的样子,难道家里真的是四郎说了算?
赵淩没怎么动弹,过了一会儿见窦荣歪倒在他身上,下意识扯了扯他的耳朵,没一会儿拿了个挖耳勺给他掏耳朵,又给他修指甲。
窦荣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发出轻微的鼾声,显然这些天并不轻松。
赵淩瞧着,感觉和家里猫在外面浪了一晚上,不知道在外面打了多少架,抓了多少老鼠,早上回来就睡得呼噜声震天的样子一模一样。
嗯,豆豆打呼的声音还没半蝉大。
新年连着下了几天雪,道路已经完全看不出样子。
城里面扫雪的都摔骨折了几个。
窦凤和姜氏竟然坐狗爬犁来了。
赵淩一脸警惕:偷黄瓜贼杀上门来了!
第123章
窦凤和姜氏当然不是专程过来偷黄瓜的, 他们也是烦家里的一堆人。
平时各有各的忙还好一些,过年的时候全都清闲下来,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 一天三台戏都不够演的。
好不容易休息, 他们干脆来找儿子了。
“大年三十就你们两个过, 大年初一可得咱们一家人过。”姜氏的脸被风吹得通红, 接过丫鬟递过来的热巾子捂住脸, 声音从巾子下面闷闷地传过来。
窦凤有些担心地看着姜氏:“我就说你把脸捂严实,瞧你睫毛都挂霜了。”
姜氏放下热巾子, 亲自拧了一把巾子,捂到他脸上:“你也赶紧捂捂。”转头对窦荣和赵淩解释, “他那根本不叫捂脸,是要闷死我。”
赵淩让人拿了两条长长的粗针羊毛围巾过来:“没想到你们会过来, 还想着等雪停了,跟送菜车一起送过去。”
小琉璃宫里的蔬菜产量有限, 真要按照一天一斤的标准来吃, 根本不够。
他们送去镇国公府的新鲜蔬菜也不是每天都送,得天气晴好,能跑爬犁才行,送的量也不多, 说的是给窦凤姜氏和镇国公夫妇的。
至于窦家其他人, 那又不是他们的责任,想吃自己掏钱盖小琉璃宫呗。
姜氏看着嫩绿色的围巾,“哎呀”了一声:“这颜色怎么这么好看!”
她把围巾抖开来一看, 围巾又长又厚,上面竟然还用粉色红色的毛线织了形态各异的桃花,“瞧着都春暖花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