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天官纨绔(371)

作者:枫香 时间:2025-05-11 11:45 标签:种田文 穿越时空 宫廷侯爵 轻松 基建

  赵淩把“一”的嘴型换了换:“两千贯上下吧。”
  主要是橡胶赚钱。
  几个橡胶园经过几年的种植,开始投产。
  另外就是纺织业赚钱。
  纺织服装是轻工起点,投入少,技术含量低,利润不低。
  如今大虞国内有大量百姓依靠织布赚钱缴税,暂时不宜把布匹价格压低,但是对外出口却不受限制。
  丝绸、茶叶、瓷器是出口经久不衰的三大件。
  国内一些下脚料的茶叶经过一两道简单步骤,就能变成高档的茶包礼盒。
  另外白蜡烛、日化产品、胭脂水粉等等,也是能够获取高额利润的货物。
  这些出口货物除了在海港直接卖给外国商人,现在也有一些大虞海商,带着这些货物出海,回来还能带一些国外的资源回来。
  一个来回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当然风险也很大。
  市舶司下属的商号,就是顾轮胎现在所在的那个,就有相关业务。
  里办的这点小规模是没法动这么大的蛋糕的。
  主要是现在的生产效率太低,连半机械化都谈不上,所以明明干了那么多,利润就那么点。
  两千贯的总额是不低,但人均低啊。
  他们里办多少人呢,还得算上整个吏部的开支呢。
  也就是赵淩觉得两千贯不算什么,当初大理寺和刑部打群架的钱也就两千贯。
  赵骅觉得赵淩没说实话,就压着他把里办的产业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样样梳理了一遍。
  赵淩刚开始还有些耐心,叭叭说了一会儿,眼瞅着脾气就要上来了。
  赵骅不紧不慢地从兜里掏出一颗水果糖,塞赵淩嘴巴里:“我又不要你钱,你跟我说说怎么了?”
  赵淩就像是马上接上了充电线一样,增加了续航时长,继续面无表情地汇报。
  景尚书冲着赵骅一伸手:“吃什么呢?也给我点儿。”
  赵骅就是随身带着点糖自己吃的。
  掌心大的圆形铁皮盒子打开,里面五颜六色不同形状的糖果瞧着就好看。
  景尚书动作自然地伸手把铁皮盒子拿……拿不动。
  赵骅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吃不吃?”
  “啧。”景尚书不甘不愿地拿起一颗糖,想打断赵淩的话,让他也给自己整一个这样的铁皮盒子,最好是能够不断自动刷新糖果的铁皮盒子。
  但他看了看赵淩的脸色,还是没敢多说话。
  算了。
  现在的赵淩也就赵骅这个亲爹的话愿意听一听,他区区一个顶头上司,还真能得罪了赵淩不成?
  这么多繁琐的活,都留给他自己干?
  那可不成。
  赵骅把糖果给厢房里其他人都分了一颗。
  小盒子不大,里面的糖果倒是不少,一圈分完少了一半。
  赵骅看了看,盖好了重新揣回衣兜里。
  赵骅是老户部了,跟景尚书这种只是看得懂账的非专业人士不一样,赵淩粗略说的内容,他一听就能揪住重点,展开深入了解。
  赵淩一点猫腻都不能有,听到自鸣钟敲了三下,立马就跳了起来,翻窗就走:“下班了!”
  话落的时候,人已经冲出去了好几丈。
  赵骅已经习惯了,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看向摆放在厢房里的自鸣钟:“这东西倒是好。我看陛下御书房里也摆了一个,哪儿来……”话还没说完,他瞬间反应过来,“逆子!”
  有好东西不想着孝敬爹!
  赵辰刚鬼鬼祟祟探头过来,还没开口问老爹要不要一起回家,就被兜头骂了一句,感觉自己冤枉极了:“我没干什么啊?”
  赵骅本来只是到吏部打一声招呼,没想到待了一下午,回去想着马车能追上赵淩,把人逮着了把一些在外面不方便说的再详细说说,结果一直到进家门都没见赵淩的人影:“怎么回事?都这岁数了,还跑这么快?”
  赵辰有些好奇老爹一下午到底跟赵淩说些什么,又不敢问老爹,用过晚膳就溜达去侯府,被告知赵淩还没回来:“咦?去哪儿了?”
  来福说道:“去镇国公府了。”
  “哦。”赵辰也不进门了,直接去别处遛弯。
  他本来以为没什么事情,国公府是窦荣的“娘家”,离得又近,回去吃顿饭很正常,结果第二天见赵淩一早在吏部来去匆匆:“怎么一来就要走了?”
  赵淩小声说道:“老国公快不行了。我过来交接一下工作,一会儿就要跟窦翊回凉州,大概得走一个多月。不跟你说了,我先走了。”
  说完,他就急匆匆走了。
  赵辰一想,倒也不意外,老国公确实岁数不小了,还是个武将,能够活到现在算是少有的长寿。
  赵淩走出厢房,就见窦荣牵着马等在了外面,翻身上马就跟着窦荣直接去码头。
  他们这次走水路,得先去神都码头。
  窦桓和林氏已经到了。
  窦荣下马就背起哥哥上船。
  两名护卫跟在身后拿轮椅。
  他们走的水军的通道,和繁忙的客货运码头都不一样。
  林氏看到那么多士兵有点紧张,对登船倒是很习惯。
  这一行四人中,对老国公真正感到哀痛的,大概只有窦桓。
  毕竟窦桓从小在凉州长大,经过祖父的教导,虽然不多。
  窦荣从小养在宫中,哪怕后面回了凉州,也主要在外征战,和老国公的相处机会不多。
  赵淩和老国公只能说有过一面之缘。
  至于林氏是从来没见过老国公,这还是她第一次去凉州。
  赵淩自用的蒸汽船,比民用的蒸汽船排水量小,速度更快。
  坐市舶司蒸汽客船五天的行程,直接压缩到了三天不到。
  他们从奉浦港转陆路后,马车走了三天就到了锦宁关。
  窦荣忍不住小声说道:“我以前快马从凉州到神都,餐风饮露的都得快半个月。”
  作为将领,他太明白这种速度意味着什么。
  快速的战场投放能力,让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得到提升。
  赵淩可太知道他了:“你别想着打仗扩大版图。西面不是高山就是沙漠,北面苦寒,东、南都已经是海了。关键是再扩张,咱们没人。”
  别的地方不说,黑龙州现在都地广人稀。
  如今的黑龙州绝对是鱼米之乡,政策还非常好,来了就送田送钱送各种物资,虽然有宣传不到位和人离乡贱的认知问题,但现在的大虞真的没那么多人。
  别说他上辈子的十四亿多人口了,现在大虞连一亿人都没有,除了少数地区,绝大部分的地方都是地广人稀。
  窦荣一听,顿时有些失望。
  马车在镇国公府门口停下,国公府外已经挂起了白灯笼。
  看到他们回来,马上就有下人过来迎接,有人入府通报。
  灵堂上跪了一屋子人,赵淩他们披麻戴孝才进去。
  窦姜氏见到他们进来,等他们给老国公磕头上香后,才招招手把他们带到后面自己屋里,小声说道:“得亏你们赶回来了,不然明天就要落葬,怕是连最后一面都见不上。”
  窦凤在里屋听到声音,问了一句:“孩子们回来了?”
  窦桓和窦荣同时叫了一声:“爹。”
  赵淩和林氏才跟着叫了一声。
  窦姜氏对里面说了一声:“你昨天守了一个晚上,睡着吧,我们小点声说话。”
  窦凤还是披衣起床,显然形容比以往要憔悴许多:“来了就好。派人去通知你们的时候,你们祖父就不大好了,硬是撑了半个月,人是前天走的。”
  老国公去世可不比赵爷爷去世,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要复杂得多。
  窦凤作为世子,需要通报朝廷,继承国公爵位。
  他这个年纪,还得册封世子。
  只是他自己只有两个嫡子,长子残疾,次子和除族差不多,本身也没有意愿继承爵位,剩下的儿子都是庶子。
  他自己不是长子,长房还有嫡子嫡孙,其他各房觉得凭什么得是长房,谁家没个嫡子嫡孙?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