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纨绔(199)
田德耀舍不得教训小儿子,笑道:“好了,先回家。咱们别堵在码头这儿。”交代儿子,“学智,扶着点你媳妇,小心地上滑。”
说是回家,其实是先进府城歇脚,去的自然是赵淩的宅子。
这宅子位置好,赵淩不住,平时就是曹家人过来帮忙打理。
就像他在小湖村后来盖的房子那样,他们家人不去,魏家人就过去读书。
赵金娘做事妥帖,已经提前过去把房子重新收拾了一遍:“今天先休息一天,明天辰儿去你们外祖父那儿一趟。学智你带着娇娇在府城好好逛逛。”
魏娇在路上已经知道这房子是赵淩的,听婆母这么说,眼睛就先带了三分笑:“谢谢娘。娘晚上想吃什么,我去给您做。”
赵金娘赶紧把这个有些拘谨的新儿媳拉住:“说的什么话。咱们田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可也用不着儿媳来做这些。你休息好了,自己想做什么新鲜吃食做一做也就罢了,平时家里又不是没厨子。”
魏娇感觉自己在娘家学到的怎么做儿媳的那一套,被一遍又一遍刷新。
之前住在赵家的时候,还能说赵王氏是小舅妈不是婆母,现在亲婆母竟然也是如此慈祥和蔼。
赵淩下了车伸了个懒腰:“别在家里做了,出去吃吧。我请客。”
赵金娘顿时就笑道:“行行行,咱们状元郎要请客,肯定得吃好的。状元郎过来,让姑姑好好稀罕稀罕。”
“也给姑父稀罕稀罕。”
赵辰就看赵淩没两句就把二姑姑和二姑父哄得喜笑颜开,沉稳地摇摇头,问:“咱们先去一趟曹家,不知道曹先生在不在家?”
曹家毕竟是他们大堂哥的岳家,他们来了,作为晚辈肯定得先上门拜访。
不能让曹家先过来,失了礼数。
赵缙先前来考试的时候,受到了曹家的不少帮助,也整理了一下衣冠:“咱们先过去,总不是错的。”
“等等,我也一起去!”赵淩把抹布放到屋里,出来的时候来福直接推了一辆车。
田德耀作为长辈,也跟着一起过去。
赵金娘就带着米氏她们先把家里门前屋后熟悉了一下,又说道:“已经在酒楼订了席面,一会儿那边送过来。这边地方小,住起来将就一些,不过离贡院和书院都很近,咱们算是占了淩儿的便宜。等回了县城,地方就宽敞了。”又说道,“茂儿他们都在县城。”
魏娇是魏学海的族亲,父亲是个举人,家里一套传下来的院子,日子倒是不算拮据,但在京城居住生活,平日里也不算富裕。
在她看来,赵淩的这个院子已经不算小了。
她有些好奇婆母说的宽敞究竟怎么个宽敞法。
好在赵辰他们在府城没多待,隔天拜访了一下王家,晚上又去逛了一下夜市,就回去泸阳县。
哪怕早就有心理准备,没来过的米氏等人还是被颠地有些猝不及防。
赵淩更是在车上抱怨:“回头把这段路修成水泥路!”
赵辰吐槽:“你哪儿来的本事搞那么多水泥?”
瞧瞧家里那么多琉璃窗,却连个水泥地坪都没有,就知道水泥有多紧俏了。
亏得赵淩是把水泥搞出来的,赵骅还管着水泥作坊的账。
赵淩对现在的生产效率非常无奈。
可能怎么办呢?
凡事不都得一步一步来的吗?
赵淩琢磨着是不是干脆把山给炸了。
哦,不行。
皇帝对炸药看得太紧,他可不能私自再瞎折腾,不然把他摆进火药堆里搞研究,几个石狮子都不够炸的。
他的目光又落在从山间穿梭过的河上面。
这条河跟府城的水系相通,但河床太浅,没法通船。
要不,把河给炸了?
赵辰看赵淩不说话,就觉得他肯定在打什么坏主意:“别想了。回老家总共就那么点时间,哪有空给你搞事情?”
“也对。”赵淩就心安理得地躺平了。
车马到了泸阳县城,田家和赵家就分开了两路。
其后赵家和田家各有各的流程要走,无非就是开宗祠,摆酒席宴请先生、亲戚乡里,和当地乡绅县令等交往。
赵家的根在泸阳县,赵骅再怎么厉害,也不在当地,有什么事情还得当地官府照拂。
虽说一般情况也用不着县令出面,但能够有个好交情,总不会错。
县令也不傻,甚至摆出谦逊的态度,请教赵淩一些实务方面的问题,又没有吝啬自己的经验,带着赵家和田家子弟们学习怎么当个县令,尤其是指点了一些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坑。
这些事情别人可不会说。
所有人都对县令非常感激。
赵淩详细了解了一下泸阳县的水系,发现当地的水文记录很少。
地方志里只有很粗略的某年月日暴雨数日,涨水如何如何这样的描述。
他现在只知道水系相通,但对于河流的径流量之类的数据完全没概念。
泸阳县令跟着赵淩沿着河边跑,拿起一根树枝指着一块一人多高的石头:“想过挖河。怎么没想过挖河?不过这里的河道里都是石块,非常难挖。”
赵淩在边上绘制地图又记录数据,忙得都没空给爷爷和大伯锻炼血压。
拿着厚厚一沓资料,他又拜托泸阳县令帮忙记录,才赶着回神都。
这一次他们回去的时候除了赵茂之外,还带上了赵游,以及赵大伯死活非得让带着的赵静、赵学两人。
赵复还不放心,自己也跟着。
本来他还想着这一趟自己作为大家长,能够好好差遣一下状元侄子和进士侄子们,没想到在码头看到了王延和林氏。
王延致仕了,准备去京城过退休生活。
赵辰他们刚到府城去拜访王延的时候,王延就说过了,早有准备。
他们又一路坐船到了神都。
王延辈分高,气场强,赵复和赵静、赵学一路倒是都没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只是到了赵家,赵静看到赵家的宅子,嘀咕了一句:“怎么那么小?”
赵淩就当没听见,他还想找他爹商量能不能炸河。
他们回来的这天不是休沐日,赵骅还没下班。
赵王氏对儿子们回来还有些想,但对同行的爹娘和大伯完全没什么期待,更别说是赵静和赵学两个被惯坏了的孩子。
她操心自家的孩子还不够,还得去操心别人家的孩子?
这俩孩子瞧着又不是能够给他们家有助力的。
要不是家里真的有地方住,她都想给他们另外租房子住,租远一些!
只是她再嫌弃也没办法,扯着笑脸把一大群人安排好。
赵淩刚准备洗澡呢,来福过来叫人:“四郎,你赶紧出去看看,十一郎和十二郎闹了起来。”
赵淩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十一郎是赵静,十二郎是赵学,拿了根发绳把披散下来的头发随便绑了一下,就跟着来福出去:“他们闹什么?”
来福快速说道:“说是要住单独的院子。他们看别人都是住单独的院子,就他们是父子三个住一个院子。”
赵淩嘴角抽了抽,回身把自己鞭子拿上,嘟囔了一句:“下次让豆豆再给我做一根。”鞭子可太实用了。
新宅这个两进的院子算是偏大的,但赵淩空出了一块校场,又盖了个大书房,剩下住人的建筑就不算多了。
赵厦和田学智他们住的时候,在没有女眷前,也不是每人一个院子。
赵家的住房一直挺紧张的。
如同曹家在府城的宅子,能在贡院边上有个房子住就很不错了。
赵家也是一样的,能够在京城有个房子住就很不错了。
以前赵厦和田家兄弟们都觉得很好,可惜赵复父子三人不这么想,觉得是兄弟怠慢了,是看不起他们父子。
正嚷嚷着呢,赵淩一鞭子抽了过去:“对,就是看不起,怎么了?想让人看得起,你倒是做点让人看得起的事情来啊?”
鞭子的破空声像是在眼前炸开的爆竹。
赵复顿时就想起自己被赵淩怎么用鞭子抽得下不来床的记忆,脸色煞白:“你想干嘛?我可是你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