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天官纨绔(158)

作者:枫香 时间:2025-05-11 11:45 标签:种田文 穿越时空 宫廷侯爵 轻松 基建

  赵骅看儿子清澈的眼睛里散发出来的光芒:“你……不会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吧?”
  “没啊。”赵淩想都不想,“我们家又没什么钱。小时候我记得家里一日两餐,吃的还掺杂粮,也没多少肉,没多少调料,顿顿都得吃难吃的咸菜,冬天吃不上绿叶子,洗澡也好几天洗一次,房间也黑黢黢的不暖和。衣服料子也一般般。别人家身边丫鬟小厮仆妇起码七八个,我们家就大哥院子里有那么多下人。住的地方还很偏又小。现在我们家下房还住得憋屈到不行。”
  赵骅下意识开始深呼吸,先挑着最简单的回答:“两个姨娘出了门,等下个月你三哥的屋子修完了,就开始重新修下房。到时候下人们会先搬到你这儿的下房来。你娘这两天应该会跟你说这个事。”
  “咦?哦。”新宅这边的下房确实还有一些空间,暂时挤一挤应该问题不大。
  至于来福住的小院那边,暂时还是不要安排人过去。
  万一请神容易送神难的就不好了。
  再说梓萱还在带孩子,人多眼杂的,有个磕碰就不好了。
  赵骅又接着解释赵淩的错觉:“一日两餐是正常的,现在多少人家里都一日两餐。也就是一些武将家里,练武消耗大,才会一日三餐,顿顿有肉。掺的杂粮也都是脱壳磨细了的,又不粗糙。你是没吃过真正的粗粮饼子。”
  “我吃过。”
  赵骅一惊:“什么时候?”
  “小时候常妈妈他们会用小厨房烙饼,闻着很香,我吃过一点点。常妈妈说,这还不算是很粗的粗粮饼子。”那口粗粮饼子真的能让他记一辈子。
  两辈子头一回体验什么叫拉嗓子。
  赵骅松了一口气:“还以为是你住孟家的时候吃的呢。”
  “没。孟家嫂子们做麦豆饭。后来我们开始做豆腐,有豆渣,可以做豆渣饼,没那么硬。”赵淩突然想起来,“孟家现在怎么样了?”
  赵王氏要编书,远的地方去不了,只能在周边转转。
  赵骅当然是陪着一起,想到当年赵淩寄宿学农的孟家,正好路过孟家附近,就打听了过去瞧瞧。
  “孟家在集上开了个豆腐店。他们的豆腐花样挺多,镇上都有名气。孟大孟二每天都会往镇上拉两板豆腐,还有各式豆腐干。”
  “孟大哥买驴子了?”他还记得孟大哥的梦想就是有一头小毛驴。
  赵骅笑笑:“早买了。”
  “真好。”赵淩摇头晃脑。
  赵骅成功把话题带偏,把小破孩子赶出自己的书房,想着赵淩对生活的要求也不知道是打哪儿来的。
  天天洗澡,冬天里吃绿叶菜,还要一日三餐顿顿有肉?
  还真别说,现在赵淩真就是这样的。
  不仅仅如此,赵淩现在吃的穿的用的,无一样不精细。
  连带着,家里面其他人也跟着享福。
  可以说,赵淩在这些方面投入的精力,远远比读书要多。
  他时常想,赵淩要是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到读书上面,那状元也不是不敢想。
  他在书房里坐了一会儿,感觉脑袋里放空了,又像是想了很多。
  赵王氏进来,就看到他什么事情都不干,手上书也没一本,不由得奇怪:“想什么呢?我跟你说赵缙的事情。”
  赵骅顿时回神,看到赵王氏还惊讶了一下:“你什么时候进来的?我怎么都没看到?”
  赵王氏懒得理他:“有空在这儿想东想西的,还不如来帮忙准备赵缙的婚事。”
  “哦,好。”赵骅还是有点回不过神来。
  赵王氏看他这幅样子,倒是不着急了,在书房坐下,问:“赵淩那臭小子又跟你说什么了?”
  “倒是没说什么。”赵骅说话的速度比平时要慢,显然脑子里还在想别的事情,半晌才走到赵王氏身边,小声问,“你这次有没有给赵淩写考试参考资料?”
  赵王氏顿时一愣:“没。哎呀,我都忙忘了。赵淩怎么都不提醒我一下?我得给他写……”
  “别。”赵骅摆手,把急得要站起来的赵王氏摁回到椅子上,“我瞧着那小子不太对。”
  “怎么不对了?”赵王氏听他这么说,有些不高兴,“你别老是疑神疑鬼的。淩儿除了在吃喝上面用点心思,剩下的就是和那些带毛的在一起。心眼还没家里的驴子多。”
  家里的驴子是……不是:“我跟你说说赵淩呢,你别给我把话题带歪了。”
  “那你倒是说啊!”忙着呢。赵王氏很不满。
  赵骅把事情在自己脑子里过了一遍,越想越觉得是这么一回事,刚想张口,又让守在书房外面的小厮去门口守着,自己把门关上,再回过头来用气声说道:“以前一直听他说要靠脸当探花。不过小子嘴里没一句真的,我是不信他真想当探花。你说,赵淩是不是想考状元?”
  赵王氏看他这么郑重,还以为他要说什么事情呢,结果就这?
  她眨了一下眼睛:“你才看出来?”
  赵骅显然比她还吃惊:“你早知道了?他跟你说过?真这么想?”
  “说是没说过。不一直这么想的吗?”赵王氏很不理解他的吃惊,“上次科考,他在一边不也考了?当时他先生们说他进不了前三。我们不是把文章拿回来瞧了瞧,又给先生看了,说是和第二第三相差不大,比第四要强一点。我爹还写信过来,说是要过来帮我们教孩子。”
  老丈人的学问是不错的。
  别看老丈人当年也就是考了个二甲,但大概是仕途不顺,他在学问方面的研究愈发精深。
  上次老丈人带着个夷人来的时候,简单跟他聊了聊,都让他获益匪浅。
  赵骅还没表示什么,就听赵王氏继续说道:“我是不让他来。他就是看中了我们家的大书房。等他真来了,肯定天天待在大书房里自己看书,然后叫上里大师兄那样的书呆子一起高谈阔论,肯定没心思教孩子。那老古板,别把我家孩子给教傻了。”又撇嘴小声嘀咕,“现在已经够傻了。”
  赵骅表示……还是什么都不要表示。
  赵王氏看他这幅样子,有些好笑:“赵淩一直憋着一股气,你没看出来?”
  赵骅认真想了想,还真没有:“他气什么?有什么好气的?”天天抱着个狸奴跟个傻小子似的,跟他说亲也不要,他当爹的都没生气呢。
  小子今年已经十五了,要不是想着科举考个好名次,把身价提一提,将来能议一门好亲事,早就该定好了。
  赵王氏问他:“淩儿的先生是谁?”
  赵骅想也不想:“裴翰瑶先生啊。汪、殷两位先生教导的时间短了点。”
  赵王氏“啧”了一声:“错,是太后娘娘。”
  赵骅愣了一下,顿时反应过来:“还真是。”
  赵王氏又微微一笑:“还有我。”
  赵骅又愣了一下:“真、真是。”
  家里孩子们教育,看似都是赵骅在管,但赵王氏还是负责了相当一部分,譬如教孩子们怎么管家之类的。
  赵淩在其中算是最特殊的一个,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正经跟赵王氏讨教学问的。
  赵骅想了想,还是想不明白:“那这跟他憋着一口气有什么关系?”
  赵王氏瞧他是真的不明白,只能解释:“他想证明自己的两位女先生在学问方面完全没有问题,甚至很厉害。”
  太后教赵淩的,也不仅仅是兵法。
  太后教的东西很多,除了军事相关,还有朝堂上的各种派别和各种关系,其中甚至涉及到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隐秘。
  这种关于谱牒学以及官场上各方面勾连的事情,只有类似王家那样的大家族才有积累,更是太后这样的身居高位多年,又努力扶持丈夫儿子登基的厉害人物,才能拥有足够的资源。
  赵王氏虽然也是王家人,但她这一支已经离得远了。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