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天官纨绔(205)

作者:枫香 时间:2025-05-11 11:45 标签:种田文 穿越时空 宫廷侯爵 轻松 基建

  他先从自己熟悉的琉璃和水泥开始,编写了初中高级的职业技能手册。
  然后又找赵王氏询问丝织、棉纺等方面的技艺。
  赵王氏说道:“这个倒是不错,可以按照这套教材给人培训。回头我把刺绣、织锦之类的职业手册也给写了。接下来的什么职业技能你也别忙了, 人家匠人指着这个吃饭, 敝帚自珍,可不会拿出来公开。”
  她把赵淩编好的书册放在手边,准备找人先抄几份, 回头看需要是不是进行删改还是印刷。
  “啧,阻碍技术进步……”赵淩也就是嘀咕一句,倒也不会逼迫别人把技术交出来。
  赵王氏看他趴在课桌上撸猫, 问他:“你怎么这么闲?”家里其他人还没下班呢。
  赵淩疑惑:“我都自己找活干,现在不是活都干完了吗?”
  翰林院里院使不给他安排工作,工部那边他只是挂个名方便他多领一份工资……不是,是方便他用作坊和匠人。
  他现在找不到活干,不就可以休息了吗?
  再说他前面加了那么多班,休息两天很合理啊。
  滚地锦坐起来,抬起前爪摁住他的脑门,阻止他把脸埋在自己肚皮上。
  赵王氏分清楚了:“是小花啊。”
  抹布的话随便赵淩怎么折腾都无所谓。
  小花跳下课桌,发出“嗯咪”一声,甩了甩脑袋,自己开门出去了。
  “抹布在我炕上呢。”
  赵王氏有些惊讶:“你晚上都开始睡炕了?”
  “没。隔三差五烧一烧,去去湿气。”现在还没冷到那个地步,“抹布它们已经开始冷了。”
  正好课桌空了出来,赵淩开始自己研墨,摊开信纸写信。
  赵王氏扫了一眼,吩咐:“顺便给你舅舅写一封信,报个平安。”
  “哦。”赵淩就埋头唰唰写信。
  赵王氏也不去管他,埋头忙自己的事情。
  中间有大小管事过来说各种事情,赵王氏都忘记了身边还有个儿子。
  过了一会儿,一天的工作结束,赵茂、赵游、常禾从书院回来,赵王氏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回头看到赵淩愣了一下,才想起来今天赵淩提早回来了,见他还在写信:“你要写多少信?怎么还没写完?”
  “嗯?”赵淩抬头,“舅舅的、三姑姑的、大堂哥的,老家爷爷奶奶和嫁出门的堂姐的、汪先生的、米希的……快写完了。”当然还有最重要的豆豆的。
  给豆豆的信写得细一点,半旬一封。
  剩下的差不多一个月一封。
  除了信之外,还要随信寄一些东西去,先草拟一张物品清单。
  赵王氏过去看他写的好几张纸的信,上面是王延夫妻在神都的日常生活,还抄录了王延最近比较得意的一首诗和一篇文章,和她平时写不满半页纸的家书完全不一样。
  常禾刚放下书包,洗了个手就过来给赵淩糊信封。
  赵王氏对她摆摆手:“刚回来歇口气。”
  常禾这次考过了县试和府试,院试没考过。
  赵王氏觉得是他分心的事情太多,尽量不让他干别的事情,让他起码考个秀才功名出来。
  常禾说是给赵淩当书童,但文华殿他又跟不进去,刚开始是赵淩在家里教一些,后来岁数到了就送去学堂跟着先生上课,除了各种用度比家里的赵淩他们略微差一些,但该有的都有,钱还是公中出的。
  有时候赵王氏也会指点一下他的功课。
  常禾本来觉得自己读书那么多年,赵淩都已经当官了,自己却连个院试都还没考出来,实在是太笨了,等他回乡考试见了别的考生,最近又见了赵静、赵学两个人,顿时觉得自己的读书水平还算是比较正常的。
  赵淩也对常禾说道:“炉子边温着奶茶,薄饼是下午刚烤好的。”
  他回来的时候还秋高气爽的,这会儿日头没了,风声都吹得乌拉拉的。
  他写完了信,把信纸挂在面前的细绳上晾起来,想起自己提前回来还有个事:“娘,我打算把书房扩一扩。您帮我看看。”
  赵王氏就跟着赵淩出去,听他比划怎么扩建。
  现在家里人多了,原本还算宽敞的大书房又加了两张桌子,变得有些拥挤。
  别的不说,书童都没法进去伺候。
  “我的意思是再加盖两间。”赵淩比划着书房边上原本规划的荷花池,当初心思很活络地还想着荷叶田田莲子羹,接天连碧糯米鸡,上面还像模像样地搞了个小桥。
  他甚至还想着架个水车,连接水流搞个水循环,用于夏天降温。
  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别说水循环了,就这一滩死水他也没法搞定。
  为了避免变成臭水沟,里面的水已经排干了,还填上了土,常娘子在上面种了点小葱什么的。
  赵王氏比划了一下长度,盖两间的地方是有的:“你能搞来多少琉璃窗?”
  “两间屋的琉璃窗不是问题。”赵淩一拍胸脯,“我可以假公济私。”
  赵王氏没好气地作势打他。
  赵骅刚好回来,进门就见这情形,两边劝。
  对赵王氏说:“孩子大了,不能打了。”
  又对赵淩说,“你那么大个人了,少惹你娘生气。”
  娘俩都不理他。
  赵辰、赵缙和田学智跟进来,听他们说建房的事情。
  家里连着几年因为子女嫁娶的事情,一直在修房子,赵王氏估算了一下时间:“盖两间房要不了多长时间,这两天就动工,淩儿把琉璃弄来。咱们弄简单点的,一个月就能完工。再晚天气冷下来就没法盖,得等来年开春了。”
  “那我抓紧。”
  家里人对加盖书房的事情都很高兴。
  动作很快,一个月时间就把两间书房盖了起来。
  其中一间变成了赵王氏的办公室,方便她日常处理家事。
  赵王氏对自己的办公室很满意,对办公室自带的地下室也很满意。
  地下室就是原来的荷花池,当初为了这个池子,特意做了防水,材料都是很好的。
  施工的时候,祝阳过来实验自己的滑轮组,把里面填进去的土又都挖了出来,计算工程时间。
  一来二去的,书房下面多了一个不算小的地下室。
  王延在地下室里转了又转:“这地方好,万一有什么天灾人祸的,能够躲在里面。”
  无论是王氏老家的武州,还是象州,都是膏腴之地。
  但水网密布导致水匪横行。
  偏偏如王家这样经营缫丝的家族,已经算得上一个季节性工厂,大量的货物进出依赖水运,通常临河而居,非常容易受到水匪的袭扰。
  只是象州武州那样的自然环境,铲子随便往下面挖就是水,很难挖地下室,所以都是想尽办法修建密室,譬如说隔墙,或者是借用假山等。
  赵淩认真听了,画上图纸,琢磨着用混凝土砌个隔墙出来。
  荷花池本来就比新盖的书房大一圈。
  他把地下室修成和上面书房一样大小,应该看不出来。
  虽说现在看不出神都会有乱起来的一天,但将来的事情谁知道呢?
  赵家的年轻人们就把修建密室当个游戏来做,天天你一把石子我一把沙子地往地下室带东西。
  王延忽悠完几个小子就不去管了,又去管家把管博澹老夫妻俩请过来住。
  管家几个儿子表情倒是看不出什么来。
  管博澹注意到王延打量的眼神,等上了马车才说道:“我家那几个儿子天天活得跟神仙似的,不会去管这些。赵骅小夫妻俩来京城的时候才多大?说起来赵辰小时候还在我们家住过一段时日。赵骅就跟他们自己兄弟似的,不会多想。倒是他们听说家里的大书房盖好了,肯定会经常来叨扰。”
  赵骅坐在车厢里就跟个透明人似的,一声不吭,生怕被先生逮着了什么错处一顿好骂。
  他自己爹娘就是寻常人脾气,对他这个幺儿疼爱是有的,但比较散养。
  岳父岳母就不说了,也就最近这段时间才相处多一些。

上一篇:世子今天跑路了吗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