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88)

作者:星懒懒 时间:2025-03-08 11:14 标签:穿越时空 轻松 科举 励志

  看到穿着盔甲的人,他们瑟瑟发抖,直接跪地求饶,就别说打架了。
  三幺村虽然地处偏僻,但也有人到过县城,官府也会派官兵来征税。所以在他们眼里,穿盔甲的就是官兵,平民百姓最怕官兵了。
  长河村来的那个村民赶紧上前解释,他以前也到过三幺村,大家都认识他,他再三强调,众人才信了他的话,知道官爷不是来找他们麻烦的。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一个老者走了出来,正是三幺村的村长,及时组织村人来山洞生活,就是眼前这位睿智的老人的主意。
  谢博向村长问了村子里的伤亡情况和粮食储备情况。
  两人一问一答间,很快就把村子的情况给摸清了。山洞暖和,也不用过多的柴火就能度日,村民的粮食和锅碗瓢盆都搬了上来,够他们生活许久。只是村子里盐储备不够,有些缺盐。
  临走前谢博让村长组织人手,到长河村集合,可以到县城里买盐,没钱的人可以到官府做工,再换取物资。通往县城的道路已经通了。
  三幺村是谢博在这个县城巡查的最后一站,结束后就领着人回了凉州府。
  城门口已不复刚来时的乱象,被苏元打理得井井有条,所有能活动的灾民,都被他安排去铲雪通路了。
  至于老弱,则被他安排进了城里居住,他们的身子比不得青壮年,住在帐篷里容易生病,在苏元来之前,就已经有不少人病死了。
  凉州的知府是个平庸胆小的人,苏元一来就把权力都交给了苏元,战战兢兢地在他手下干活。
  凉州的商户在苏元这里讨不到好处,还被他算计出了几套宅子,用来安置灾民。
  谢博带着人马一路畅通无阻进了城,刚到府衙,他留在凉州府的亲兵就凑了上前。
  “将军,今儿侯府派人送了些东西过来,还送了几个人。”
  送人?送东西送信可以理解,送人是什么意思?
  谢博不解,问道:“侯府来的人呢?”
  亲兵说:“属下把人安置在您院子里了,领头的似乎是侯府的三管家。”
  侯府的三管家姓杨,以前是跟着永宁侯打仗的下属,后来伤了身子,不能再上战场,便到了侯府当差。
  杨管事掌管侯府自北疆到京城的行商通道,事务繁忙,送信送东西这种小事,哪里能劳动得了他。
  谢博表情凝重,莫不是府里出了什么事?
  谢博快步往他的暂住的院子走去,刚进院子,便看见杨管事迎了上来。
  杨管事行礼:“见过世子爷。”
  谢博赶紧扶住杨管事:“不必多礼,杨叔来此可是侯府出了什么事吗?”
  闻言杨管事笑了一声:“侯府没有什么事,这次来凉州府,乃是得了侯爷吩咐,来给世子爷送几个人过来。”
  看出谢博眼中的疑惑,杨管事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乃是一桩大好事,或可解决世子爷现在的困境。”
  然后杨管事便把火炕和毛线毛衣的事给谢博说了。
  谢博平素严肃无情的脸上,竟浮现了一丝激动。
  谢博震惊道:“杨叔说的可是真的?”
  杨管事笑了笑:“人已经带来了,现在就可以让人给您盘一个火炕,还有毛线毛衣,也带了几件样品过来。”
  然后便让人把毛线毛衣送了上来,因为时间紧急,做出来的十几捆毛线和织好的几件毛衣,一件不剩都给送了过来。
  陆川想到搓毛线织毛衣这个办法后,便让人去了西边的集市,专门到胡人的地盘,买了两车羊毛回来。
  买回来的生羊毛又硬又臭,完全没法想象要如何用这些羊毛做成衣服。
  陆川一个理科生,虽然学的是计算机,但他高中化学还不错,基本的化学反应还记得。
  生羊毛上油脂附着,仅用水是无法把这些油脂清洗掉的,陆川便让人把羊毛浸在石灰水里。泡过石灰水的羊毛,可以有效去除油脂杂质,还会变得柔软。
  之后就可以像棉花一样,进行弹毛和纺纱,纺成粗粗的毛线后,就可以编织成衣服了。
  陆川以前看室友给他女朋友织过毛衣,还观摩过一阵子,学会了最简单的平针。
  请来的几位织娘手艺了得,心思活乏,看陆川织过一次就明白了,还摸索出了新的织法,并完美收针。
  织出来的毛衣,又密又平整,穿在衣袍里面,暖和极了,出门都不用披大氅。
  火炕晾了三天后,烧火试验了一晚上,非常成功,只烧了一把火,睡过的下人说一晚上都很暖和。
  第二天就让人带着两个工匠和几位织娘赶往凉州府。
  之前谢博带领的赈灾队伍,因为粮草辎重,押送的人大多都是步行,速度很慢,花了十几天才到达凉州府。这次只有十几个人,骑马快行,仅四天就到了。
  谢博摸了摸手上的毛衣,果真如杨管事所说,柔软又暖和。
  杨管事说:“侯爷自从得了世子爷的信,便一直忧心,姑爷就想了这两个法子,已在京城试验过,可行性很高。”
  然后杨管事把陆川写的信递给谢博,谢博看过信后,就知道了杨叔为什么会亲自送人来。
  制毛线毛衣需要大量的羊毛,靠近北疆的凉州府,比京城更容易买到羊毛。而且今年北方多省受了雪灾,更北边的草原想必更严重,肯定会冻死很多牛羊。
  侯府可以便宜购买他们的羊毛,处理过后制成毛衣,可以缓解很多灾民的保暖问题。
  这就需要杨管事出马了,他经常在北疆到京城这段道路来往行商,自有自己的手段。
  他刚从京城出发,命令就下到了北疆,现在已经购置了许多羊毛,正在组织人手往凉州府运送。
  杨管事的到来,可是帮了谢博和苏元的大忙,这些日子下来,凉州府内的柴火日渐减少,即便组织人手进入深山砍柴,也是困难重重。他们也在发愁接下来的两个月该怎么过。
  没想到这就来了场及时雨!
  确认这两个办法可行后,谢博让人把苏元请来,商量应该如何实施下去。这种内政问题,还是得由文官来解决。
  至于陆川,把试验成功的法子送出去后,就不再关心后续的问题。以他的能力,想出这些办法,就是他能做到的极限,剩下专业的事自有专业的人去做。
  他可没那个能力隔空指导别人。
  陆川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读书,把这些事情抛开后,就开始专心做钟博士布置的课业。
  谢宁跟着琢磨了几天毛线,了解毛衣制成的全过程,就失去了兴趣。
  之后就把心思转回到新闻报纸上,他的事业主要还是在报纸上面。


第69章 拜年
  把火炕和毛线毛衣的技术问题解决后,陆川和谢宁才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到处走亲访友。
  至于谢明,自从学了盘火炕的手艺,就一直惦念着想在京城普及开来。
  不过火炕对京城百姓来说是新鲜且需要花钱的玩意儿,他们不会仅听谢明他们的游说,就贸然请人来家里盘火炕。
  对此陆川给谢明出了个主意,在北城找一间四通八达的屋子,先盘上炕,请百姓来体验一番,再讲解火炕的好处与成本。
  这般操作之后,果然有很多百姓对火炕感兴趣,不过冬季盘火炕的成本太高,只有少部分不差钱的人家才会选择请人到家里盘火炕。
  谢明在陆川的提醒下,已培训了一批会盘火炕的匠人,一有订单,马上就可以到位。
  于是谢明整个年节,都在忙活火炕中度过,他还自己出钱,给城中好几个慈幼院都盘上火炕,让他们也能过个暖冬。
  还有陆川想出来的毛线毛衣,送了几个织娘到凉州府后,会纺毛线织毛衣的人还剩不少。
  谢母从中看到了商机,遂把人要了过去,准备开间铺子,专门卖毛线和毛衣,卖毛线还顺带给客人培训如何织毛衣。
  经过处理的羊毛按质量可分为好几档,价格也可以分成几档。高档的毛线毛衣可以卖给有钱人,低档的卖给贫苦百姓,让穷人也可以买得起保暖的衣物。
  谢母还拉着儿媳张氏一起折腾这门生意,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整个侯府里最闲的竟然是永宁侯。

上一篇:花田喜事

下一篇:皇子生活指南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