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154)

作者:星懒懒 时间:2025-03-08 11:14 标签:穿越时空 轻松 科举 励志

  席东刘扬谢宁皆露出震惊的神色,就连坐着的苏幕也不遑多让,他刚才还想,若是新农具使用效果不理想,他得想些什么话来安慰安慰这个好兄弟。
  可现在看来,已经不需要了。
  陆川对此没太大反应,在他看来,这是应该的,甚至还可以改进,比如弄个蒸汽耕地机之类的。
  他前世在电视上见过那种大型农机,一亩地轻轻松松就能耕完,一个人一天耕几十亩地完全不是问题。
  不过现在是小农社会,他的要求也没这么高,能改造成这个样子,唐政也算是有天赋了。
  看前面拉犁的佃农不动了,席东和刘扬干脆自己下地,抢过新农具就要自己上手,刚才唐政讲解用法的时候他们都听了。
  看到主家邀请的客人要自己来,两个佃农瑟瑟发抖,不敢松手,皆为难地看向唐政。
  席东刘扬一看他俩这副模样,就知道还得唐政同意,便也看向唐政。
  席东说:“让我们试试,感觉我们也能拉动。”
  刘扬点头附和。
  唐政估算了一下,以席东他们的力道,应该是可以拉动,便同意了,示意那两个佃农退下。
  扶犁的佃农有些不放心,特意向刘扬传授了扶犁的技巧。没错,扶犁也是要技巧的,技术不好的人扶犁,犁出来的地经常会一深一浅。
  刘扬听得很仔细,连连点头表示自己听懂了,佃农才不放心地离去。
  刘扬做事谨慎,有他在后面扶犁他放心,于是席东开始欢快地拉犁了。
  预计到拉犁需要的力度很大,席东上来就使了大劲,没想到还真的拖动了,兴奋之下走了几米,才停下回头看去。
  跟那两个佃农犁的地差不多。
  看席东犁地这么轻松,被迫留在一旁的苏幕按耐不住,偏偏自己先前作了大死,把脚给砸伤了,想上手也没办法。
  席东和刘扬犁了一会儿,过了把瘾,才放下新农具回来。
  谢宁看着陆川,眼睛里满是想尝试一下的想法,陆川能怎么办,自己的夫郎,当然要宠着啦。
  于是陆川撩起袖子,亲自给谢宁扶犁,让他也过一把瘾。
  苏幕见众人都试过了,唯有他坐在椅子上看着,心痒得不行。
  不过众人都没理他。
  谢宁运动了一番,额角微微出了一点汗珠,陆川从怀里掏出一张手帕,给谢宁擦汗。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谢宁有些不好意思,夺过帕子自己来,陆川也不在意,只朝谢宁笑了笑。
  刘扬则和唐政聊起了新农具的各项数据,新农具的成本,可以减少的人力等等。
  席东看了一圈没人理他,便到苏幕跟前,跟他炫耀使用新农具的感觉。
  席东说:“刚才我拉那个犁,感觉我一天能犁四亩地,唐政这次是真有出息了,研究出这玩意儿!”
  苏幕点头:“确实厉害,我以前看他玩木工,完全没想过他还有这能耐。”
  唐政自己也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研究农具。
  陆川走过来对唐政说:“这新农具,你可想好取什么名字了吗?”
  这话听得唐政一愣,他没想过这茬。
  看他那样儿,陆川打趣道:“不然就叫曲辕犁改进版吧?”
  苏幕反对:“那可不行,虽然是比着曲辕犁改进的,可到底不是曲辕犁,还是另起一个名字更好。”
  席东赞同:“没错,我看不如就叫唐氏犁吧。”
  唐政一脸嫌弃,这是什么取名水平啊?唐氏犁?不好不好。唐政连连摇头。
  之后苏幕席东又想了几个名字,都被否决了。陆川没有发言,他自己就是个取名废,谢宁也一样,具体可以参照他那两匹马的名字。
  刘扬突然插嘴:“不如就叫大安新犁吧?如今用的曲辕犁,还是前朝流传下来的。这新农具,是在大安朝研究出来的,叫声大安新犁也不为过。”
  众人觉着不错,纷纷点头认同。
  看大家试验完了,候在一旁的庄子管事上前,恭敬地说:“各位爷,膳食已经准备好了,可要现在去用膳?”
  谢宁这才觉得饿了,再抬头看天色,午时已过,早过了他平时用午膳的时间。今天在马车上又睡了一路,没进一点儿米水,此时饿得不行。
  席东更是喊道:“不行了,不说还没感觉,一说肚子就饿得慌。”
  苏幕倒是不饿,他在这坐着喝茶吃点头,惬意得很。
  唐政赶紧张罗着去用膳,因为这次谢宁是以大安周报的身份来,而且他夫君也在,便没特意分厢房用膳。谢宁单独一桌,中间隔了一扇屏风。
  如今春天到了,不少野菜冒出了头,桌上多了几道清爽的野菜,谢宁吃得还算满意。
  饭后,几人转移到厅堂,就大安新犁讨论了一些事儿。
  谢宁说:“待回去后,我想排两个记者来,专门了解大安新犁的结构、用途、以及优缺点,好在大安周报上传播。”
  唐政点头:“可以,不过报纸要等在下把这新犁呈给圣上后,才可以刊印,谢东家可接受?”
  谢宁当然能接受,或早或晚的事情,关于民生的农具,想必很多工匠农人都会想知道,介时大安周报的名气能更上一层楼。
  唐政没打算把制造方法藏着掩着,越多人采用,对他更有利。他只想要名声,有了名声,他爹以后就不会一直催他读书了。幸运的话,可能还能让圣上赏他个官当当。
  之后唐政说了自己的打算,他准备回家,让他爹把新农具呈上去。他爹就是朝中大臣,谁也不能昧了他的功劳。
  陆川表示赞同,他只能在唐政研究的方向点拨一下,其他没什么需要他做的。
  因为路途遥远,几人没说多久话,便要开始回城了。不过刘扬留了下来,他要和唐政计算详细的成本和好处,好让他唐大学士呈上去的时候有数据支撑。
  谢宁和陆川刚回到家,齐管家就迎了上来。
  齐管家神情焦虑,看到两人回来明显松了一口气:“大爷和正君可算回来了,宫里来的刘公公正等着呢。”
  陆川谢宁顿时一愣,宫里的刘公公?宫里的事情怎么会跟他们沾边?
  他们一个书生,一个报社的东家,没人当官啊!
  莫不是报社要出事了?
  两人齐齐看向齐管家:“发生什么事了?”
  齐管家神色为难:“老奴也不知道,这刘公公一来,愣是什么话也没说,只说要见二位主子。”
  “知道二位主子不在家,出了城后,还要留下来等你们回来。老奴只好把人安排在厅堂,上了茶水点心好生招待着。这刘公公笑眯眯的,等了这么久,也不见他发火。”
  听着齐管家的话,陆川谢宁紧张的神色缓和了一些,没有发火,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齐管家突然凑近两人,小声说道:“这刘公公是从侯府里出来的,身边还跟着侯府的人。”
  这下两人就更不担心了,跟他二人关系应该不大。
  两人来到厅堂,正想向刘公公行礼道歉,刘公公当即打断,笑道:“二位就别折煞公公我了,还是先跟二位说正事吧。”
  陆川和谢宁面面相觑,不知是何事。
  “圣上要嘉奖永宁侯世子谢博赈灾有功,须得谢家人都到了才能宣旨赏赐,二位快快随公公到永宁侯府去吧。”
  谢宁心里一惊,他是出嫁之人,按理说有他没他都可以,为何圣上旨意要他到场才能宣读?


第116章 审核
  陆川和谢宁跟着刘公公回到侯府,侯府众人除了谢明,全都在厅堂里等着。
  见人到齐,来宣旨的太监王公公站起身来,掐着纤细的嗓音道:“谢参将接旨吧!”
  这位王公公是大总管王勤收养的干儿子,给一个臣子嘉奖自然不需要他出马,不过这次除了嘉奖,圣上还有一件重要的事需要传达。
  谢宁觑着他爹的神色,表情正常,没有一点儿阴沉,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吧?
  像是感觉到谢宁的视线,永宁侯朝他看了一眼,眼神里含着安抚的意味,谢宁瞬间松了一口气。

上一篇:花田喜事

下一篇:皇子生活指南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