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107)

作者:星懒懒 时间:2025-03-08 11:14 标签:穿越时空 轻松 科举 励志

  长时间的流浪生活,他们变得很会看人眼色,这次的活计得之不易,他们也很珍惜。
  所以一被人叫醒,虽然很留恋那火炕,还是很积极地起床。
  小溪虽然跟着哥哥流浪了半年,到底还是个三岁的孩子,留恋温暖不想起来,最后哥哥用冰冷的破布帕子给他擦脸,被冷醒了。
  不过小溪被冷醒也不使性子,软软地朝大河叫了一声:“哥哥。”
  软糯可爱的弟弟没能引起哥哥的同情心,粗鲁的哥哥大力地搓了搓小溪的脸,感觉都擦干净了,才停下。
  院子里的其他小孩也都在擦脸,昨天他们做过培训,要求一定要把脸和手洗干净。
  为了统一他们的服饰,谢宁还从谢母准备开的毛衣铺子拿了二十多件毛衣,都是用最粗糙的毛线织的,是旗下织娘的练手之作。
  小溪趴在哥哥背上,蹭了蹭毛衣领子,粗糙的毛线有点扎人,带给他们的却是区别于单衣的温暖。
  这毛衣真暖和,谢公子真是个大好人,请他们干活,不仅给他们工钱,还让他们住那么暖和的房子,给他们穿这么好的毛衣。
  小溪想着想着就不由吃吃笑了起来,大河双手朝后抱着弟弟,胸前挂着一个布袋子,里面装满了报纸。他们要去的地方在南城,每两个小孩一组,分配好各自叫卖的区域。
  大河问:“小溪在笑什么?”这小孩经常想到什么,就会笑出声来,大河早就见惯不怪,现在也只是随口一问,毕竟路上太过冷清了。
  小溪嘻嘻笑道:“谢公子人真好,今早的素菜包子好好吃啊!”他们领报纸之前,得到了报社送的一个包子。
  顺着小溪的话,大河想起了早上的那个包子,虽然是素馅的包子,但里面油水充足,咬一口油汪汪的,他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白菜包子。
  兄弟俩不约而同地吸溜了一下口水,显然是在对包子回味无穷。
  大河小溪来到南城时,天已经大亮,大街上人开始变多,他们找了一个位置,准备叫卖。
  大河有点紧张,从被商贩驱赶的乞丐,到现在自己卖东西,他不是很适应。
  倒是小溪比他这个哥哥勇敢,稚嫩的嗓音在热闹的街市很有辨识度。
  “卖报纸啦!好看的报纸!”
  “这里有白枫书院林仁松林夫子的时政文章!”
  “还有最新奇的故事!”
  这些词都是昨天培训的时候,报社要求他们记住的,他们俩兄弟都很聪明,没多久就记住了。
  小溪站在大河旁边,一只小手抓着哥哥的衣角,不让自己走丢。大河反应很快,从布袋子里掏出几份报纸,举起手摇了摇,给大家展示什么是报纸。
  南城这般读书人比较多,街上的摊贩叫卖声都比较斯文,小溪的声音虽然有点小,却也没有被掩盖过去。
  有了小溪这个弟弟的打样,大河一下子就不怕了,用自己嘹亮的声音叫卖起来,他的声音一下子盖过了旁人的声音。
  很快就吸引来了第一个客人。
  那是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浑身散发着一种书呆子的气息。
  书生说:“这位小兄弟,你刚才可是说,你这有林仁松林先生最新的时政文章?”
  终于有客人上前来问,大河一时有点怔愣,还是小溪扯了扯他的衣角,他才反应过来,然后递给对方一份报纸。
  大河按照培训时学的,面露微笑,向对方介绍报纸:“这是大安周报,每七天发行一期,林先生是我们报社的特约编辑,以后每一期都会有他的文章!”
  书生接过报纸,翻到林先生的文章,一字一句阅读起来。
  林先生的文章不长,书生粗略地看了一遍,抬眼时大河还在微笑等着他。
  这时小溪开口:“大哥哥,我们的报纸好看吗?买一份好不好?”
  小溪人瘦瘦小小的,不过因为冬日阳光少,早晨又洗过脸,皮肤有些白净,,此时被寒冷的气温冻得有些通红,加上眉心的红痣,看起来像个年画娃娃,可爱极了。
  书生不由放轻了声音:“那这报纸多少钱啊?”
  一听这话就是想买的意思,小溪顿时露出一个大笑容:“大哥哥,一份报纸只要三文钱哦!”
  三文钱?!!这么便宜?
  书生有些不可置信地瞪大双眼,目光转向旁边站着的大河:“你弟弟是口误了吗?”
  大河依然微笑:“这位客人,我弟弟没有说错,您也没有听错,确实是三文钱。”
  待到眼前的书生恍恍惚惚地掏出三文钱递给他,然后拿着那份报纸走后,大河再也保持不住微笑的表情,激动地抱起腿边的小溪,欢呼道:“哈哈哈哈!溪哥儿,报纸卖出去了!”
  小溪不懂哥哥为什么这么激动,但他很开心,因为哥哥开心:“哥哥,报纸卖出去了!”
  接下来大河就像打开了任督二脉,完全不用小溪叫卖,自己情绪激昂地一路叫卖。
  不仅把报社教的词都说了一遍,还用自己的语言编辑了一下,更加朗朗上口,这么一来,还真吸引了不少人来看报纸。
  这样的情形,不止这一处,其他安排了报童的地方,也都顺利地开张了。
  只是叫卖的侧重点不一样,南城读书人多,大多靠林先生的文章吸引人;西城茶馆酒肆多,来往的人更多喜欢话本小说,便靠小说吸引人;北城鱼龙混杂,之前那伙拐子的驻扎地就在北城,时事新闻跟他们息息相关。
  至于东城,居住在东城的人皆是达官显贵或王公贵族,谢宁他们就没打算往那边叫卖,万一冲撞到,被那些贵人打死可就冤了。
  这边街上卖报事业进行得火热,那边陆家也不冷清。
  因为王家要来做客,陆川和谢宁早早就起身了,这个早主要是指谢宁,他平时一觉能睡到上午八九点,有时候晚睡,还能睡到十一二点。
  今天起床算是早了,因为他们用过早膳没多久,王家兄嫂和王允知,以及他们的父母孩子,一大家子人就上门来了。
  因为早有准备,他们一进堂屋,便有丫鬟陆续上茶点。
  此番上门他们是很有诚意的,毕竟是陆川的画,及时救了他们家孩子。否则按照那些拐子所说,再有一天他们就要出城门了,一旦出了城门,那就真的是大海捞针。
  王家人带了不少礼品过来,虽然碍于礼节,不能当场打开,但陆川猜测,肯定不会是便宜货。
  对于收礼这个事情,陆川和谢宁讨论过,他们帮忙找回孩子,也算是王家的恩人,不如大方收下礼品,也好安对方的心。
  见陆川他们收下礼品,王家父母都松了一口气,人家帮了这么大的忙,这点礼对他们王家来说不算什么,就怕对方不肯收。
  收礼过后就是各种客套。
  先是孩子的父母,然后是孩子的祖父母,再到王允知这个叔叔,他们一家人轮番上阵,言辞又是感激又是夸耀。
  陆川哪里见过这场面,他是最不擅长应付长辈的,全程只能微笑表示谦虚,由谢宁来应付。
  谢宁以前在家时,这种人情往来都是他娘或大嫂应付,现在轮到他自己,只能赶鸭子上架,跟他们交谈起来。
  好在王家人也是懂分寸、知礼节的人家,没多久就瞧出了主家的不自在,交谈了一会儿后就提出了告辞。
  至于报恩什么的,小儿子王允知和陆川同在国子监读书,以后让他多照应一些,也算全了这份恩情。
  王家人临走之际,王家嫂嫂拿出了一样东西,是当朝阁老林大人的名帖。
  王家嫂嫂乃是林家二房的嫡女,林阁老的亲孙女,这次能指挥得动京兆府、兵马司、城门守将三方合作,是林阁老出的力。
  王家父兄皆是翰林院中人,素有清名却没有什么权力,不如林阁老能耐大。
  这张名帖是林氏亲自回娘家,求了她祖父才得到的,阁老的名帖可是非常珍贵的。
  林氏笑眯眯地递给谢宁:“这是我祖父的名帖,以后若有什么需要,可递这张名帖到林府找我祖父。”
  陆川和谢宁对视一眼,不知该不该收下,陆川也没想到随手帮的一个忙,竟有这么大的回报。

上一篇:花田喜事

下一篇:皇子生活指南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