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365)
在他眼里,只要是大安子民,都有进学的权利,女子哥儿也能走出内宅,看看这天下的大好河山。这点倒是和陆川不谋而合了。
“你们听说了吗?书院里要开设女子班和哥儿班,凡是有意想当夫子的人,只要有秀才功名,都可以报名,通过审核后就可以当夫子了!”
“秀才功名就可以在书院当夫子了?咱们书院的夫子最低也是个举人,怎么可能?”
苏幕抱着几本书从旁边经过,正好听见了书院内学子的讨论声,他转头望去,那几人年纪有二十多岁,是济才班的学生,济才班是秀才班,至少考过一次乡试了。
那几人他刚好认识,为人秉性还不错,就是知识积累不够,至今还没能考中举人。
只听钱信说:“我亲耳听岑夫子说的,当时我有事去找他,岑夫子正好在和院长在说话,他们正商量着成立女子哥儿班之后,要让谁来带她们。”
“别的不说,至少书院以后要开设女子班和哥儿班,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站在钱信对面的王益半信半疑道:“这话我听着怎么这么飘呢?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好端端的书院为何要开设女子班哥儿班?”
钱信一副看榆木的表情,说道:“你们怎么就不想想,之前书院举办的辩论赛,当时辩驳得有多激烈,之后大安报纸还报导了这次辩论赛。这场辩论赛显然就是院长给我们的提示,让我们先做好心里准备!”
王益一脸茫然:“是这样的吗?”
钱信白了他一眼:“不然呢,大安报社的记者会无缘无故来报导一场普通的辩论赛?你当报社的记者很闲吗!”
“你们要不信,就等着吧,也就这一两天的事儿了,三天内书院必会出通知!”钱信说完就背着手离去了。
王益几人面面相觑,想信又觉得太离谱了,但钱信也不像是在开玩笑。
听了一耳朵八卦的苏幕,满意地带着书准备去上课。
至于钱信说的,当然是真的,这些天周院长和陆川一直都有书信往来,陆川在云南国子监开设过女子班哥儿班,对这些有经验。
苏幕作为中间人,揽下了传信的任务,自然知道他们的进展。
如今民间的讨论已经讨论得差不多了,大部分人都认为女子哥儿应该读书,这时白枫书院再公开表示将招收女子哥儿为学生,就没有那么多抵触的人了。
没过两天,书院里果然发了通知,在以往公布考核成绩的地方,贴上了新的公告。
“书院计划于八月一日新开设两个女子班,两个哥儿班,不拘身份,不用束脩,有意者皆可来报名。”
“由于教书的夫子不足,书院秀才功名以上,愿意给孩童启蒙的学子,皆可报名担任书院夫子一职。”
王益念着公告栏上的字,越念越震惊,瞪大了眼睛,喃喃道:“真被钱信说中了,书院真的招收女子哥儿了。”
钱信得意地抬起下巴:“这下没骗你们吧?你们若是有意想当夫子,可得抓紧时间去报名了。”
书院里多是贫困学子,不少学子自持没能力考中进士当官,目标便是考个举人在书院当夫子。
在白枫书院当夫子,不仅有地位,备受尊重,每月的俸银也不少,对王益他们这样的贫困学子来说,诱惑力不可谓不大。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更新晚了点。
第277章 同窗
“方才听昭哥儿说,你真要把他送到白枫书院去读书啊?”福寿郡主忍不住问道。
谢宁刚从隔壁报社忙活完,到妇联这边来接小果儿准备回家,被福寿郡主叫住问话。
谢宁顿住脚步,认真道:“是有这个打算,昭哥儿如今也有八岁了,整日跟着我晃荡也不是个事儿,还是进学堂读书才是正经的。”
福寿郡主皱了皱眉:“白枫书院都是些贫困学子,昭哥儿一个小哥儿进去读书,被那些人冲撞了怎么办?”
“这满京城,就没有哪个高门大户,会把家里的女孩哥儿送到书院去读书。也就只有那些普通百姓想让家里的女孩哥儿嫁个好人家,正好又免费,才会报名让孩子去读书。”
天天跟那些人混在一起,也不怕昭哥儿会学了些什么不好的习性,以她们这样的家世,家中女孩哥儿想读书,把夫子请回府里就是了,何必要到书院去读。
福寿郡主虽然还是和谢宁不对付,心里也一直较着劲儿,甚至常常拿昭哥儿和泉哥儿对比,但昭哥儿到底在妇联待了两个月,和泉哥儿关系好,平时有事也会护着泉哥儿,福寿郡主对他也不免带上了几分看子侄的亲和。
如今看到谢宁这个亲爹不顾昭哥儿的名声,要把昭哥儿送到最近争议颇大的白枫书院去读书,她一时有些急了。
“你这不是要毁了昭哥儿的名声吗?你让昭哥儿以后还怎么找婆家!哪个高门大户,会给儿子娶一个自降身份跟平民一起读书的哥儿?”
想想也知道,教导平民女孩哥儿的书院,能教她们些什么,无非就是识一些字,然后教一些女红、厨艺等利于相夫教子的技能。
这跟高门大户娶媳的标准可不一样,虽然哥儿婚嫁比女子困难了些,但也不是没有人娶哥儿为正夫。
福寿郡主接手了妇联多年,也救助过不少妇女夫郎,但她还是觉得女子哥儿应该嫁人。
谢宁笑了:“不如你回想一下,我出嫁前的名声好吗?不照样嫁了个好夫君。”
福寿郡主想想也是,说到这方面,她确实是输得惨烈。
“而且,我家昭哥儿,以后愿意嫁人就嫁人,不愿意嫁人,我们就养他一辈子。”谢宁的语气满是张扬自信。
福寿郡上下打量了谢宁几眼,确认他没有开玩笑,震惊道:“哪有哥儿不嫁人的?你们要养他一辈子,也得看以后他兄弟愿不愿意吧?”
谢宁神色一正:“昭哥儿不会有兄弟,我和他爹爹只会有他一个孩子,以后我们的东西,都是留给他的。”
自从谢宁生了小果儿之后,陆川心里后怕不已,完全没有想过要二胎。他和谢宁详谈了一番,两人达成共识,一致决定不会再要第二个孩子。
福寿郡主一怔,眼神复杂地看着谢宁,半晌才开口:“你就不怕陆大人以后想要儿子吗?”
到时候谢宁年纪大了,生不出来,陆川就会纳妾让别的女人生。以陆川现在的权势,永宁侯府也左右不了他的家事。
就像她的泉哥儿,现在是没有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却有不少庶出的兄弟。她不生,有的是人愿意生。
谢宁说:“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我对我夫君有信心。”毕竟都喝药绝嗣了,还能有什么花心思。
“如果昭哥儿决定一辈子不嫁人,等你们老了,没有兄弟护佑,他怎么办?”等你们死了,他不会被吃绝户吗?
这也是福寿郡主想替泉哥儿找个好人家的原因,王家的人指望不上,她以后会走在泉哥儿前面,她会给他准备厚厚的嫁妆,最担心的就是怕他被人欺负。
福寿郡主后面那句话没说出来,但谢宁听出了她的意思。
谢宁笑了:“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培养昭哥儿自己立起来,把他送去白枫书院读书,学习男子的生存之道,他一个人也能活得下去。”
至于吃绝户,陆川的族谱上只有他一人了,别人没法借宗亲之名吃绝户。
陆川清官能臣的名声在外,这些年也帮忙了不少人,这些荣誉和人脉,都将惠及到小果儿一人身上。
不管他是嫁人还是独身一人,他们夫夫留下的余泽,都不会让小果儿被欺负。
若是小果儿有个兄弟就不一样了,即便家产平分,可陆川的人脉和荣耀都会被儿子继承,若是小果儿被欺负,他的兄弟只要不想帮忙,其他受过陆川谢宁恩泽的人,也不会去帮助小果儿。
这就相当于把小果儿的一生寄托在他兄弟的良心上。谢宁没有那个信心,兄弟俩的感情能一直好,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的兄弟世上多得是。
这也是谢宁同意不生二胎的最主要原因,他生下来的小哥儿,就应该得到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