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106)

作者:星懒懒 时间:2025-03-08 11:14 标签:穿越时空 轻松 科举 励志

  “那当然!”谢宁语气里满是傲娇。幸好此时陆川没见着谢宁的表情,不然又要心动了,抓着谢宁就是一通亲吻。
  “不过,其他品质的报纸,可以等等再印刷。”陆川说。
  谢宁疑惑抬头:“为什么?”
  陆川解释:“现在还不知道销量如何,待卖上几天,再粗略统计一下有钱人的数量,再决定印刷也不迟。”
  闻言谢宁更不解了:“他们都看过了,怎么还会再花钱买更贵的报纸?”
  陆川轻笑:“若是有一本好书,你看过后特别喜欢,这时候告诉你,有品质更好的版本,可以让你收藏,你会不会买?”
  谢宁想了想,他还真的会买,好看的书就是要好好珍藏,纸张越好他越珍惜。
  谢宁严肃点头:“我会!”
  陆川笑了一下,才继续道:“况且,他们多买一份普通的报纸,我们不就能多赚一份钱了吗?”
  谢宁恍然:“也对哦!”有钱人的羊毛,不薅白不薅。
  之后谢宁又聊到了铺货问题,他们这次印刷五万份,墨雨书铺就要了五千份,剩下的四万五千份,要跟一家家书铺谈。
  对此陆川没有什么建议,记得他小时候,大人们看报纸,要么直接从报社订报纸,要么到附近的书报亭买,基本就这两种途径。
  虽然他长大之后,书报亭因为电子产品的进步,慢慢地消失了,但在纸质时代,书报亭曾是他们一代代人的回忆。
  他们的报纸是新鲜玩意儿,没有一定的推广,一开始肯定不会有人订报,干脆就没开放这个途径。
  书铺跟书报亭的性质差不多,他觉得报纸放到书铺里卖很正常。
  结果问题就出在这书铺上,他们不愿意在店里卖报纸。
  报纸这东西,他们见都没见过,哪怕翰墨书局给他们看了样版,内容很精彩,他们还是不愿意。
  因为报纸的价格太低了,才三文钱,他们能拿到手的利润非常低,还不如多卖两本书呢。
  也有几家书铺愿意在店里卖报纸,不过他们要的量很少,大部分是要两三百份,最多的才一千份,加起来需要的量一万份都不到。
  接到李掌柜来信的时候,谢宁和荣斋先生都愣住了,他们自信满满地印了五万份,结果人家书铺连一万份报纸都没订够。
  此时李掌柜也是一脸愁容,虽然他一开始不支持印刷五万份报纸,这次印刷的成本也不需要书局承担,但现在报纸都已经印刷出来了,后悔也没用。
  这对一个刚开始的报社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打击。
  报社的人知道了这事儿,他们也都愁容满面,他们的生计,是在报社,报社的生意不好,难说不会把他们辞退。
  众人集思广益,讨论了很久,还是没讨论出办法来。再过两天报纸就要发行了。
  这天陆川回家,发现谢宁情绪低落,跟之前得知报纸出版消息时的兴奋完全不一样,一问才知道出问题了。
  陆川不由扶额苦笑,是他想岔了,报纸没有基础受众,大家对报纸的印象跟话本小说一样,只是内容简短一些。
  愿意购进报纸的书铺,购买的数量跟普通的话本小说一样。
  陆川皱眉想了一会儿,跟谢宁说:“这样,你让李掌柜跟那些书铺说,这报纸放在他们那里代卖,卖不完可以退回报社,这部分的损失报社承担了。”
  陆川这个办法很有效果,原本不愿意购进报纸的书铺,也都愿意订一些报纸放在店里售卖。
  但还是不够,报社里仍然积压了两万多份报纸。
  对此陆川又想了个法子,找一些小孩,沿街叫卖。
  追根溯源,报纸最开始就是由报童沿街叫卖。小时候邻居家的奶奶,哄小孩时会唱歌,其中就有一首歌,有几句歌词是这样的:“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
  这也是一个办法,于是谢宁又让人去找了一群口齿伶俐的小孩,简单培训了一天,就赶鸭子上架,让他们出去卖报。
  到了陆川休沐这天,报纸正式发售,陆川和谢宁没有到报社去坐镇,而是在家中准备接待来客。
  之前孩子被拐的王家,今天要上门来道谢,这是早就说好的,陆川和谢宁也不好改期。
  主要是到了现在这一步,谢宁在也发挥不了作用,在报社等消息还心烦,不如在家待客。


第82章 卖报
  在北城一个破旧的宅子,有三间屋子,里面都盘上了长长的炕床。每间屋子都躺了七八个小孩,其中最大的才九岁,最小的才三岁。
  这宅子是之前谢明为了在北城推广火炕,特意在北城买下的房子。北城的百姓大多数都见识过火炕,到了现在,对这个火炕展示点没多大兴趣了。
  谢宁决定采取陆川请小孩当卖报童的方策后,便想到了他二哥讲的,北城有很多无家可归的小孩在流浪乞讨。
  大安立朝之初,专门为那些无人赡养的老人和孤儿设立了慈幼院,只要是符合条件,都可以到慈幼院生活。
  现今距离立朝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慈幼院早已名存实亡,朝廷每年拨下的款项金额极少,还要被下面办事的人盘剥,到慈幼院账上,少得可怜。
  京城中的孤儿众多,慈幼院压根就收容不了这么多小孩,只能任由他们在外流浪乞讨。
  其实在慈幼院的生活也不好过,每天吃粗粮只能吃个半饱,穿的衣服也很单薄。也就前段时间谢明给几间慈幼院的屋子都盘了炕,今年才好过了些。
  京中大户有时候为了名声,也会给慈幼院捐点钱,或者找个地方施粥,好给自家博个好名声。
  到底杯水车薪,谢明这两年当了兵马司的指挥使,巡逻多了才发现这个现象。但他也无能为力,他们侯府的银钱,大多花在了军中,给伤残的军士抚恤,没有太多余力帮助那些孤儿。
  所以谢宁一听陆川的计划,就想到了那些孤儿。
  于是找谢明帮忙,让他帮忙找一些小孩来卖报纸,卖出十份报纸可以给他们一文钱提成。
  至于为什么找来的小孩中,会有一个三岁小孩,主要这三岁小孩他哥是一个五人小团体中的老大,叫大河,小小年纪为了生计学得机灵圆滑,有能力领导这帮小孩。
  但他有一个亲弟弟,今年才三岁,是个小哥儿。他们的父母都死了,家中的钱财被族亲霸占,并把他们赶了出来。
  大河今年已经九岁了,再混几年,长到十二三岁,就能找到活计,改善生活。他弟弟小溪是个哥儿,他一个小子带着一个三岁孩子,比其他流浪的小孩要艰难几分。
  其实还是很多人想收养小溪的,他是个小哥儿,不管是养在家里当童养夫郎,还是养在某些见不得光的地方,长大后为他们赚钱。总之只要大河愿意,他完全可以抛开这个累赘,过更好的生活。
  但他没有。
  谢明也正是看中了他这一点,为人机灵却不失情义,这把这人推荐给谢宁。谢宁见过两人后,同意大河带着他弟弟一起卖报纸。
  因为是初期,谢宁没找多少人来卖报,二十来个小孩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城中流浪孤儿的问题,不是他一个小哥儿能解决的,那么多朝中大臣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没那么自大,认为自己能够解决得了。
  清晨即将拂晓,鸡鸣声刚响起,大河便从睡梦中惊醒,猛地坐了起来。
  他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有些灰蒙蒙的,再仔细一听,能听见隔壁早起做豆腐的声音。
  大河自从昨天住进这个院子后,很快便和周围的邻居打好关系,知道左边的邻居是做豆腐的,每天卯时就起床了。
  由此推断,此时大概是卯时中,到他们起床的时间了。
  大河有些不舍地看了眼床铺,昨晚是他流浪这半年来,睡得最暖和的一晚。但他还是坚持起床,只有干好了活,才能继续睡在这么舒服的地方。
  他离开火炕,挨个把人叫醒,然后抱着睡得迷糊的小溪,来到另外两间房,把他们也叫醒。
  住在这里的小孩,都是流浪的孤儿,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乞讨的生活,幸好京城富裕,他们总能讨到一些吃的,不过要特意避开那些成年的乞丐,否则容易被他们抢走。

上一篇:花田喜事

下一篇:皇子生活指南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