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274)

作者:星懒懒 时间:2025-03-08 11:14 标签:穿越时空 轻松 科举 励志

  之后陆川就回了商科的院子,剩下的八人,陆川给他们布置了任务,查清自从圣上登基后,京城各个商铺大致盈利情况,到时候好计算税收。
  陆川到他们办公的屋子巡视了一番,八个人全都在,并且兢兢业业地做着陆川交代的任务,不敢有一丝松懈。
  看来前几日那场杀鸡儆猴,很成功嘛。
  陆川点了点头,他也不是什么周扒皮,看大家整日查阅卷宗打算盘,基本没有休息过,他让钱易去给大家买些点心茶水,犒劳一下。
  打一棒子给颗红枣,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看到钱易买回来的茶水点心,李令史他们着实感动了,干活也多了几分情愿。
  李令史吃着京中名贵铺子的糕点,一脸羡慕嫉妒地看着钱易:“你小子如今倒是有了大造化,被陆主事看重,真是想不到啊!”
  真恨不得那天留在这里的人是他,否则哪里有钱易这小子上位的机会。
  钱易腼腆一笑:“都是些跑腿的活计,陆主事肯定还是更看重李令史您。”
  李令史哼哼,懒得搭理他,就他观察,陆主事喜欢做事认真的人,只要他认真干活,何愁没有出头之日。
  几人吃到一半,陆川走了进来,李令史他们纷纷向陆川行礼,陆川摆了摆手,让他们别多礼。
  陆川动作自然地拿起一块糕点吃了起来,是少有的咸味点心,是他喜欢的味道。
  今日这些点心茶水,都是用陆川的私房钱买的,他得吃回来才行。
  见因为自己的到来,屋里的气氛变得拘谨起来,陆川也没打算多待,只简单说了两句。
  “如今商科还缺一个令史、两个掌固、三个书令史,本官有意招揽人手。凡是有秀才功名的,都可以来参加考试,按考试成绩确定人员。”
  “你们若是有亲戚朋友是秀才的,都可以让他们来考试,由本官出卷,绝对公平公正。”
  钱易他们都惊住了,以往户部招收小吏,要么是有关系的人提前预定了,要么是用钱托关系,就连考试也是做个样子,哪里有什么公平公正。
  他们八人都是没背景的,为了进入户部当小吏,基本都使过银子。
  这陆川可不知道,他提前跟几人说,也是想给他们一个甜头,这样底下的人才会信服自己。
  李令史他们惊讶过后,很快就反应过来,谁在京中还没三两好友呢,他们就在商科干活,不能给亲友漏题,让他们提前做准备还是可以的。
  陆川让李令史负责报名的事情,户部商科要招人的消息传出后,果然有不少秀才来报名,就是举人都有不少。
  虽然在商科当小吏没什么油水,但好歹是个官,而且还是公开招聘,不看关系和钱财。
  还是有不少人心动的。
  在举人秀才们积极准备参加户部商科的考试时,大安报纸上写的一则故事引起了百姓们的激烈讨论。
  老方这天还是照常在茶水摊子上卖茶水,如今天气冷了下来,大家都不爱在摊子上闲坐聊天,也只有一些辛苦谋生的底层百姓,会来要一壶廉价茶水来暖手暖身。
  一个经常来茶水摊子送柴的汉子,架着一辆驴车,给老方送了一车柴火。
  老方让小二帮着卸柴火,他自己则去给人数铜板,如今天冷了,柴火都贵了一文钱。
  柴火卸下来放好后,老方把铜板递给那汉子,那汉子也不数一数,直接就放钱袋里,显然是对老方很信任。
  老方随口问道:“刘兄弟,这天都冷了,可要来壶热茶暖暖身子再走?”
  刘姓汉子摸了摸钱袋里的钱,今天卖柴赚了不少,喝一壶茶水也不妨什么。
  “那就来一壶最便宜的茶吧!”
  老方笑道:“好嘞,这就给你上。”他这里最便宜的茶水就是用茶叶渣子泡的,有点味道,解渴暖身最合适,一壶三文钱,也就一张报纸的价格。
  刘姓汉子坐在凳子上,双手握住茶杯,一边吹气一边暖手。
  摊子上如今没什么人,老方便和刘姓汉子说起了闲话。
  不知说到了什么,刘姓汉子突然提起昨天那期报纸的内容。
  刘姓汉子说:“方老板,你看昨天的报纸了吗?”
  老方不明所以:“看了,怎么了?”
  刘姓汉子:“就那个卖布料的布庄,我看上面说布庄卖布赚了钱,给朝廷的大官分了三成红利,就可以不用交商税,这是真的吗?”
  老方点了点头,他昨天看报纸的时候,还没多想,因为这在京城中是很常见的事情。
  刘姓汉子又问:“为什么不用交商税?你们经商赚了钱,不用给朝廷交商税,我们村里种了地,收成还要给朝廷交粮税呢。”
  他是真的很疑惑,都说士农工商,他们农户的地位比商人高,可现实却是,商人赚得多,生活得比他们好多了。
  为什么他们不用交商税,而他们需要交粮税?
  老方突然一僵,他不知该如何解释,他想说他们以前也交商税的,他想说他们本来应该交的商税,都拿去孝敬官老爷了。


第203章 交税
  前些日子忙着收购土豆,户部的人没来得及收其他的粮税。
  花溪村里,家家户户都在清点家中的粮食,把应该交的税粮装麻袋里。
  家里有牛车驴车骡车的,就用车载着粮食到镇上,若是家里没有车,可以花些铜板,租用村里人的车。
  收粮的官兵不会到村里收,全部都需要运到镇上去,一个个排队给官差验收过后,对方写了收粮的条子,才算是交了一季的粮税。
  “老大,你点点对不对?”陈村长把最后一麻袋粮食抗上牛车,粗喘着气道。
  陈青山围着牛车点了一圈,点了点头:“没错,是这么多。”
  “那把牛车赶到你二叔家吧,他家要一起去交税粮。”陈村长说。
  陈青山牵过缰绳,就要把牛牵走,他二叔家更靠近村口,装完二叔家的税粮,就可以直接去镇上。
  此时天还灰蒙蒙的,他们得赶早去,不然十几个村里的人排队,可就有得等了。
  陈村长拿上一本册子,再拿上妻子摸黑起来做好的烧饼,就要出门去。
  到了陈青山他二叔家,对方利索地把粮食搬上车,正要往镇上出发,村长妻子奔来,手里拿着半袋粮食。
  “老头子,你忘了拿这半袋粮了。”村长妻子粗喘着气。
  村长一拍脑袋:“瞧我这记性,都把这半袋粮给忘了,差点就误事儿了。”
  虽然他们在家里已经清点好数量,但收粮的官差可不管有没有秤,他们全都得重新秤一次,有时候会故意多秤一些,昧下来当他们的油水。
  所以有经验的农户,基本都会提前准备多一些粮食,以防粮食不够,还得到处借粮。
  若是借不到粮食,他们还会被官差以缺斤少两的名义,罚交十倍的税粮。
  大家一般都会多准备一些粮食,以防万一。
  村里有不少人也是这个时候去交税粮,大家都等在村口,就等村长带头,一起去交税粮。
  一行人来到镇上,明明出发不迟,却还是排了很长的队伍。
  村长带人排在末尾,天已经大亮,镇上的人开始吆喝着卖包子馄饨之类的。
  陈青山拿出他娘烙的烧饼,递给他爹一块,自己再拿起一块吃起来,边吃边听周围人说话。
  “怎么排了这么长的队?”旁边的馄饨摊子上的客人问道。
  “交税粮呗,还能是什么!”他隔壁桌的客人回道。
  “说起税粮,我听说京城里的店铺,每年挣这么多钱,都不用交商税,可羡慕死我了。”
  “不用交税银?你听谁说的?”
  “就报纸上写的呀,你没看报纸吗?一个个赚老多钱了。都说士农工商,商人地位低,偏偏人家不用交税,我们辛苦种粮还得交税粮!”
  “凭啥我们农户就得交税粮,那些富得流油的商人却不用交税?”客人一拍桌子,桌上的馄饨汤都溅出来几滴。
  村长和陈青山不知何时停下了吃烧饼的动作,一口烧饼含在嘴里久久不曾咀嚼咽下,专心听着馄饨摊子客人的话。

上一篇:花田喜事

下一篇:皇子生活指南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