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人在古代,顺的不行(83)

作者:叶悠悠 时间:2024-06-08 09:26 标签:无CP 轻松 天之骄子 东方玄幻 三教九流 异想天开

  还有县衙这儿还增加了不少岗位,比如清洁工。
  昀哥儿说现在小摊贩多了,地面不能脏,还需要清洁工每天打扫。
  总结来说,生田粮食还少,但是目前也不收税,熟田收税但主要是没赶上春、夏种。今年日子还是苦点,可也绝对饿不死,甚至还比以前好得多。最关键是现在能看到盼头,大家都期待着明年、后年的好日子呢。
  当然也有不足。
  比如耕牛跟农具还是缺,特别是分得地多,全靠人力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这一点骞珪表示耕牛太难买,但明年会想办法买一批驽马,然后用让各乡的人租借,让驽马耕地。
  讲完了总结,昀哥儿又上去拓展了一下明年要做的事。
  首先还是种田,今年开春以后的熟田必须全种上,而且几个乡都选选,自己乡里谁种田最好,再让他们比一比,然后县里选三个人给颁发农博士的称号。
  有了农博士的称号,县里每个月给他发工资,虽然不多,但是总是有一笔固定收入,关键是还特别有面子。
  人选出来了,就让这些农博士去各乡传授经验,争取把粮食种得又好又多,尽可能增产!
  另外就是治安队也不能疏于训练,凉州这儿太靠近边境异族,要是遇到劫掠,治安队可以稍作抵抗,等到陇县这儿派兵过来支援。
  最后昀哥儿强调,各乡禁止溺杀女婴,还有就是女孩婚嫁,至少要十六岁以后,另外不能强行逼嫁。要是哪个乡发生这样的事,三老等人全部重罚。
  对于这一点骞珪跟李复这些人内心还是有点不太理解,历朝历代都是鼓励女子早婚的,甚至梁朝那位开国皇帝还规定女子十四不婚,算赋是要加倍的。
  不过昀哥儿一直很强调这点,说什么结婚太早很容易让女子产子死亡,也一定要趁着这次开会着重强调一次。
  好吧,总之骞珪这一点上也没能说服昀哥儿,但想想也不是什么大事,田他都分了,这点也没什么不好接受得了。
  这场年度总结会总体还是十分满意的,就是快到结束的时候,忽然有个乡就开始问,说明年什么时候招兵啊,能不能多增加一些人数。
  然后这些乡就吵了起来。
  主要是那个光荣之乡太吸引人了,敲锣打鼓地由李大人亲自送来,然后就把那块荣耀碑给放在村口的位置。
  谁家出了当兵的人,别说一个月一个月大笔的工资往家里拿,那还有过节的那些肉啊粮啊的福利,说出去谁不羡慕?
  以前大家都畏惧兵役,可现在不一样了啊。
  当李大人的乡勇兵,那可是个光荣的事,现在谁家小子选上了,家里说媒的门槛都得被踏破。
  现在都有话说了,不进乡勇队就不算好汉。
  这事儿不仅自己家有好处,关键自己乡里出去也风光啊。看看今年得了光荣之乡的唐家庄乡,那位虽然被分了田的大户,还是照样高高兴兴地在乡口摆了三天的宴席。
  当然乡民也没辜负他,都念叨他的好。因而虽然田拿出来了,可据说是李大人给了他好大一笔钱,而且又根据他家人口马上就分了田。一来一去,他也没亏多少。
  所以这会儿李大人既然让他们问了还有什么问题,他们就想知道什么时候招兵,自己乡那些青壮年都准备好了!
  要是再招,这回一定能选上!
  昀哥儿也是真没想到最后因为这事儿差点打起来,尤其是那个唐家庄得得瑟瑟的三老,差点被人打上一拳。
  最后昀哥儿哭笑不得地制止他们,说别打了,来参加会议的县衙都准备了一份过年礼包,过来拿。
  看到有好东西,一个个这才喜笑颜开地冲过去领东西。
  但是走路中,昀哥儿就听到那些三老跟着自己乡的乡民嘀嘀咕咕,“咱们村谁最能种田?选不上光荣之乡,咱们让那个农什么全从我们这儿出来,咱们的人去教他们,气死他们。”
  行,就要保持这种旺盛的好胜心,昀哥儿满意地招呼郑老头、骞珪他们也去领过年礼包。


第66章 骞珪在炫耀与万家灯火
  ——哒哒
  在陇县城门彻底关下之前,今天来开会的各乡代表一个个都抓紧出了城门。他们大多都是坐着驽马车来的,回去的时候不仅替同乡人捎了不少的年货,关键是还有发给自己的过年礼品。
  东西不少,但更关键是李大人他们发的,这意义又不一样。他们这些乡民,以前哪个这样的大人会给他们拜年啊。
  而此刻昀哥儿跟骞珪打了招呼,然后也高高兴兴回家去了。今年他一年到头忙得很,好久没跟辛娘好好吃一顿饭啦。
  骞珪失笑摇摇头,嘱咐衙役把后堂打扫好也早点回家,自己也提起那一篮礼品往家走。
  他在县衙附近也置办了一个双进双出的房子,只是平时住得少。
  这会儿天也有些黑了,骞珪边走也边好奇看了下篮子里面的东西。里面一共有两条猪肉一大块羊肉,另外还有六个鸡蛋、一包酥饼、一包饴糖,外加一大袋的白面馍。
  这些东西整整齐齐地封在篮子里面,在篮子上方绑了一块红绸布,大过年看着就很喜庆。
  不得不说,昀哥儿真的很会从这种小事上收买人心。这一篮子年货,足以让今日参会的各乡三老跟乡民对李氏的统治感恩戴德。
  踏着寒气快到家的时候,骞珪忽然一愣,因为隔着十几步的距离,他看到有三辆马车停在了自己家门口,同时还有二十个扈从散落在四周警戒。
  “之宜!”
  骞珪愣神之间,忽然就看到一辆马车的布帘一掀开,一道人影就跳了下来,然后高兴地直奔骞珪而来。
  “小叔!”
  原本骞珪也在担心家里人,没想到他们竟然刚好赶上了过年的节点到了!
  很快,马车上的人一个个下来,骞珪这才看清他的小叔骞辅,堂兄骞珏,妻子庞氏都到了。
  骞珪提着篮子立即道:“快快,诸位都随我进屋子,外头冷,屋子里面起了炭火好好暖一暖。”
  说话间,骞珪跟庞氏对视一眼,眼中夫妻情谊自不必说。
  一行人安顿好后,骞珪也顾不得跟庞氏叙情,只嘱咐女儿骞灵均照顾好母亲,自己又急匆匆去招骞辅、骞珏二人。
  他的小叔骞辅今年才只有35岁,比他都小两岁,是他祖父的老来得子,外人都引以为奇。
  这骞辅虽然没有出仕,一直在家中耕读,可骞珪与他当作平辈交好。这次也是因为信任骞珪,这才在只有一封书信的前提下,立刻带上骞珏上凉州投奔一个才名不见经传的李氏父子。
  现在乱世降至,骞氏一族也跟当初三国乱世时的荀家、诸葛家一样,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家族后辈子弟要么还在观望中,要么已经开始出仕在各州牧府中。
  但再分散也有重点不是。
  骞氏小辈之中最受关注的便是骞珪,如今骞珪投李氏,甚至还一力喊来了骞辅、骞珏,几乎把骞氏最聪明的人都带走了。这就不仅是人才的问题,为了支持骞珪,骞氏的各种人脉、资源也会开始向凉州李氏倾斜。
  而骞辅等人已到,按照谋士的习惯,一般上来就要先体现一下自己的价值,才能够让主公看到你的优越处,你再自傲也得证明一下,不然谁知道是马是驴啊。
  而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首先就得知道凉州李氏目前的权力构架、施政理念等等,不然两眼一抹黑说个啥。
  刚好这段时间过年休息,虽然妻子等人都来了,骞珪也想好好跟妻子儿女们好好相聚,但还是正事要紧。
  他必须要好好跟骞辅他们好好唠唠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也让他们更加信服凉州李氏,从而跟他一起成功留下来发光发热。
  于是书房中,炭火升起一缕青烟。
  骞珪在木炭上放置了铁架,旁边是一壶茶水,还有过年礼包中的肉切出来的肉片。
  “小叔、堂兄,咱们边烤边吃边说。”
  骞辅本身就不拘小节,只是骞珪可不是这样的人,看来这凉州李氏真是有个意思的人,竟然让骞珪变了这么多,性子都活跃了不少。
  三人一路畅谈,随着骞珪不断深谈,二人逐渐也对那个小主公升起了好奇心,小小年纪真的这么聪明?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