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人在古代,顺的不行(312)

作者:叶悠悠 时间:2024-06-08 09:26 标签:无CP 轻松 天之骄子 东方玄幻 三教九流 异想天开

  总体来说,这些堡寨里面的人日子也不好过。
  比起那些窝棚里面挤着麻木几乎算是等死的人,他们算是稍微有一口气活着的人。
  一路而过,邓羌所带大军见到的就是这些的冀州之民。
  这一日,彦武带着数百士卒在埋锅造饭。只看着眼前这个小村已经破落到只剩下二十来口人。听到动静,这些人陆陆续续打着哆嗦从破破烂烂的屋子中走出来。
  如今虽然开春,可这些人体弱,一个个又饿得面黄肌瘦。春风一吹,他们都冷得打摆子。
  大约见他们人多,一个个又身强体壮。
  这二十来人早已麻木,他们自觉跪成一片,其中两个年轻一些却也蓬头垢面身上只挂了些破烂衣物的妇人慢慢上前。
  “…我们没有吃的了…村里年轻一点的女人也只有她们了。”不知道是谁,在寒风中哆哆嗦嗦开口。
  彦武心情沉重地让人拿了一些衣物给这两个女子遮身,随后直接让这些人起来。等饭食差不多了,就让人送了一些给他们吃。
  总归也二十几口人,不差这点粮食。
  可他能给这二十几口人吃,却没法救得了二百多口,两千多口……
  “唉。”彦武叹了口气。
  这几天冀州一点动静都没有,邓羌不放心就让他做前锋去打探情况,谁知道才出来几百里就遇到这样的事。
  其实一路他也看到的不少了,可当时大军着急赶路,也就并未多留。
  此刻真切接触感受到,彦武立马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日子。他出身固关乡,那时他何尝不是一样,饿得麻木一般窝在棚屋之中,活着比畜牲还不如。
  后来有幸遇到陛下,才有今天这样的日子啊。
  他过了十多年的好日子,差点都要以为全天下的人过的都是这样的日子了。甚至因为他有幸能够入伍,家中的光景比别人更加好。他那十来岁的小弟弟,在今年过年的时候,还吵着要吃饴糖、酥饼、果干这些小零食。
  可离开了陛下治地,他才又一次深刻认识到他们能过这样的好日子。他的爹娘能在过年的时候准备上好几道肉菜,他的弟弟能吃这些小零食,全是陛下的功劳。
  可实则这是乱世,如今他看到的景象,才是大部分百姓真正在过的日子啊。
  彦武叹气间,忽然就听到那两个女子吃着粟米粥跟干饼,吃着吃着就大哭起来。再之后,其余人都哭了起来。
  “一会儿我让人留些粮食给你们,再等等吧。只要陛下接管了冀州,你们会有好日子过的。”
  那些人哭得更大声了。
  能哭就好,人最怕麻木等死,那就真什么希望都没了。
  不过看着这些吃着面饼痛哭的人,彦武只觉得自己愈发充满了迫切。陛下说得对,他们不仅是在为了自己的功勋打仗,也是为了这些人打仗。
  大丈夫活一世,总要做出一点什么的!
  就算不说这些,他也得为了他爹妈他弟弟打!
  要是陛下不得这天下,以后叫别人得了,那些皇帝可跟陛下不一样,他们得位了,他的爹妈兄弟怕是要回到以前的日子了。
  想通了,彦武唰地起身。
  他也不二话,让人留下了一些粮食后就直奔广平郡。
  彦武一行人是做前阵看看情况的,谁知急行赶路到了广平郡,竟然发现这广平郡一点战的气氛都没有。
  彦武也不敢托大,只小心埋伏在四周观察。
  可也巧,不等他发现什么,当天下午,神出鬼没的燕台之人却忽然来禀告,说是黑风寨的项观在前两日向孙将军送上了降表。
  本也怀疑有诈,可如今那项观三兄弟已经孤身入孙将军军营了。也验明了真身,确实是他三人。
  如此一来,这半个冀州简直是不战而胜。
  彦武都惊呆了。
  不过转而一想也是,这项观三兄弟就是流民出身,麾下士卒也没有什么精锐。就算他们依城而守,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
  因为他们没有善守城的将领,也没足够的守城的器械。
  就算都有…这些他们带来了很多改版过的火药,多炸几轮,城墙就算炸不开,那城门要炸开应该能行。
  项观投降就好办了,当天彦武就直接接管了广平郡,同时快速安排广平郡防御措施,同时书信一封向邓羌传去。
  而此刻孙亚军帐中。
  孙亚正在跟项观三人聊天,他们三人之前很有意思地学古人负荆而来,孙亚自然也是立即给他们解开绳索。
  最开始孙亚也怀疑他们是不是在搞鬼,谁知道这三人也干脆,直接结伴入了凉州军营,表达了自己投降的诚心。
  “孙公,那马贼运送的第一批粮食马上就到了。到时候我再催催他,叫他快些把第二批粮食运过来,让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项观高兴笑道。
  项观这人还有点魄力。
  之前决定投降,他直接带着自己两个小弟就出来了。
  不过他也庆幸自己决定做得果决,因为一路过来,他可是看到了明朝军队之盛。这要是让他领兵对上,一个照面他这边恐怕就要士气大跌啊。
  幸好幸好。
  这种精锐士卒就是给他两倍于对方的士卒,他也必败无疑啊。
  那马贼果然不当人子,如此害他。
  万幸他也不蠢。
  孙亚一时面色也怪异,他倒是也听同僚说过,说那马义早先是投靠陛下之人。不过马义是个小人,性格反复。只是就算如此,看马义麾下的人跟他背德离心,还在暗中算计对方,孙亚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
  当然粮食还是要的,不要白不要,自然也同意项观的说辞。


第252章 冀州归李,外夷踪迹
  收复冀州一事顺利得不可思议,四月初的时候,冀州十三个郡就有大半落入邓羌等人手中。
  洛京所在的明都,几乎是每隔几日就有急令兵快马加鞭送来前方大胜的消息,可以说让整个明都都陷入了极为兴奋狂热的氛围之中。
  这会儿李昀看着手头一份份的战报,一时觉得有些失真,一时又觉得也在情理之中。
  根据这十来年的发展,李昀不仅注重士卒训练,对四方书院下的百工也极为看重。
  这次攻打冀州、青州,李昀本来就是追求一个快。
  吴期的师傅南真子跟他师兄陆元德二人这几年来没少找来各种会炼丹的同道,这些人憋着口气专注火药研发。
  甚至因为番薯这些东西的好用,而这些东西最初都是在扬、荆广一带传播。李昀如梦初醒后,一直安插锦衣卫在这些地方转悠,让他们看到什么新鲜的东西就准备一份送到洛京。
  这几年除开番薯外,最有意思的是锦衣卫竟然给李昀送来了几个外夷人。
  当时锦衣卫也听不懂这些人叽里呱啦说些什么,不过他们搁浅在福州的船上有一些长管身的铁皮筒一样的东西。
  因为他们长相奇怪,福州靠海的那些海民差点以为他们是什么海怪,打算把他们叉死丢海里。这些外夷人大叫着不知道做了什么,那些铁皮筒就发出了轰的一声,当时炸死了好几个海民。
  不过他们的铁皮筒也不顶用,响过一声后就用不了了。
  这些外夷人后来被愤怒的海民抓起来,当场打死一个。剩下的绑起来要去送官,结果半道遇到了李昀的商队。
  这可是新鲜事,又听说那什么铁皮筒的事,商队当时就花费了大价钱把这几个外夷人还有他们船上的一些东西全买了下来,然后让锦衣卫一股脑全打包送到了李昀跟前。
  李昀看到那些沉重的所谓铁皮筒他就马上认了出来,这是大学生昀哥儿记忆中的大袍啊。
  这东西李昀也一直让陆元德这些人在研究。
  可惜了,他们改良炸药包还行,火炮这种东西他们真不在行,这几年一直还是个雏形。
  当时李昀就觉得真是瞌睡来枕头,立马召见了几个外夷人。
  皇帝这个身份是真有用的,李昀也不大听得懂他们在说些什么。因此他就想找个翻译官,本来还以为很难找呢,结果没两天就找到了。
  这翻译官原先是荆州人,名叫王京。小时候读过一点书,可惜后来父亲得病世后,家境就一日差过一日。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