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人在古代,顺的不行(308)

作者:叶悠悠 时间:2024-06-08 09:26 标签:无CP 轻松 天之骄子 东方玄幻 三教九流 异想天开

  这是一场完完全全一边倒的全胜。


第248章 李昀的权势跟光环太盛了
  “这个宋继还真是个福将。”
  李昀笑着将手中的密报搁下,开始思索起接下来的事。
  宋继这次也就杀了一两百个吴国士卒,对吴国影响不大。倒是吴国,这次水淹汉中郡,主要还是想让徐侑耗费粮资。一旦徐侑境内民生艰难,他怕是立即就会挥师而下,二人近期内必有一仗。
  那就让他们打,李昀往后看了看地图。
  只等开春,他也要对冀州、青州等地用兵了。
  如今这个时代不是大学生昀哥儿记忆中的时代,因为历代皇帝对海外贸易这块不太重视,加上海上劫匪等问题,甚至有些封海意思。
  尤其是梁国的开国皇帝朱渊,他自己底层出身,对耕种的农民极为怜悯,但对海运这一块特别排斥。
  因为他认为一个好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让所有百姓都有地能种粮食,有衣服穿有粮食吃,别的都是虚的。
  皇帝这么做了以后,老百姓就老老实实男婚女嫁,老老实实耕地吃饭纳税,不要到处走来走去。如果皇帝跟乡民都能做到这样,那一个朝代就能万万世地延续下去。
  所以他活着时,出台了很多打压商人、海运等一系列的政策。
  这就是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伪吴挨着的广州、交州在这个时代,没有大片的平原种地,也不发展贸易,加上多雨湿热,蚊虫极多,因而人口就不多,到处荒芜,穷得厉害。
  相反,冀州等地就不同了,占地面积大,耕种地多,气候也适宜,在这种时代简直就是帝王发家风水宝地,不然当初无食教也不会选了这些地方作为造反总部。
  不过李昀也要谢谢无食教跟李巍跃。
  这俩人轮番在冀州、青州起兵造反,多少冀州大族不是死在兵乱中,就是各种迁徙逃走。后面缓口气又被徐侑劫掠,反正现在十来年闹下来,原本富足的地方十室九空。
  如今虽有马义在里面称王,那也不过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罢了。
  现在吴楚起战事,刚好是他最佳的动手时机。一旦得手,这两地稍加发展,绝对是最好的囤粮地了。
  思索片刻,李昀写了一封旨意叫人拿去给宋继。
  该有的嘉奖还是要的,不过李昀也叫宋继先不必回来。这次水患徐侑损失惨重,既然徐侑的钱财收了,粮食还是要跟他的。
  那些本就是陈粮,这次来回搬运加上这么大的雨势,这些粮食肯定受了潮气,到时候也放不久。
  不如就继续卖给徐侑,搭个人情。顺带那些吴国士卒首级,也一并折算银钱卖给徐侑,想来徐侑再抠也还是愿意买的。
  李昀旨意送出去后,立马心情大好地开始筹算起了接下来的军演。军演之后又是新年,说来这个新年是他登基之后的第一个新年,那必须热热闹闹地过才是。
  十二月初,宋继终于返回明都述职。
  这一趟可谓收获满满,那批陈粮依照李昀的话最后还是给了徐侑,不过又加了一些钱,那些海上的吴国士卒更是卖出了高价。
  十二月下旬,盛大的军演正式开始。
  虽然外有吴楚两国纷扰,可李氏治下却犹如世外桃源似的,如今临到了过年一派喜庆。
  军演当天,看着旗下步兵、骑兵、水师、炮弹兵…一个个的兵团在洛京城外军演,早半个月从各州赶来的乡民简直看得热血沸腾。
  等军演一结束,兵部就来回禀说今年的民意调查显示,想要参兵的人再创新高,现在民间到处都说不入兵营非好汉。
  那能当兵,都得托关系。
  当然其他人听了也不觉得奇怪,陛下给那些士卒的待遇太好了,不仅仅是粮饷从不克扣的问题,平常的武器、衣物甚至他们的家眷都极为关心。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本来是钱货两讫的买卖,皇帝却做得这么仁至义尽,那谁不想给他效死呢。
  霍峻兴奋昂扬地读着手中的报告,内心极为激动。
  他也算是早期跟着李氏的人了,当初李氏刚得凉州,他当初风评不错而得以继续留任的官员之一。后做了武都郡郡守,也跟马贤一样,在陛下攻打氐族、羌人时立下过一些战功。之后一路升迁,也到了兵部部长这个职位。
  李昀端着手里的茶水,好几次都想递给霍峻让他润润嗓子。
  要不说这个时代物资匮乏呢,其实在李昀看来,目前大明治下的百姓也就堪堪混个肚子饱而已。吃肉吃菜买件新衣服什么的,大部分的乡民也得逢年过节才舍得。
  至于那些士卒。
  李昀也不知道怎么说,这会儿也不是大学生昀哥儿记忆中的国家跟社会,他们打仗卖命那可真是为了他这李氏一家之姓。
  人家豁出去把天下送给你,他给点钱也应该。
  李昀虽然爱听夸夸话,可关于这方面还真尽可能每日三省吾身,别让自己真飘了。
  这帝王权威啊…李昀总算也知道为什么它这么迷人,也总算知道为什么很多雄才大略之人真坐了上去,反而开始刚愎自用糊涂了起来。
  冷静啊冷静啊。
  等霍峻总算把公文读完,李昀淡定地表示自己知道了,同时也嘱咐霍峻去写一份今年的扩兵报告。
  开春之后要用兵,一旦冀州等地到手,这些地方都需要士兵入驻,所以扩兵势在必行。
  霍峻也是个实干家,脑子里已经在打腹稿。这次扩兵的具体人数,什么兵种,对应所需军资等都噼里啪啦算了起来。
  这几年跟着圣皇下来,他们也习惯了圣皇的处事方式。
  凡是奏折公文,不要辞藻繁华的花里胡哨。相反,圣皇很看重数据跟实地调查报告。
  一切都明明白白用在何处,需要多少,全写得有迹可循有处可查的呈上来。之后就上朝与户部、四方书院武器督造部等部门当场协商,可以的当下拍板定下政策。有问题部分,直接移交秘阁商议,办事效率极为快速。
  等霍峻应下后,李昀才点头让他退下,而后特意招了陆隆上殿前来询问。这次军演,张玉特意来跟他说了一下,说是这个陆隆弄了一个六甲阵。
  张玉自己试过了,这六甲阵是专门用来对付骑兵的,效果十分突出。
  直白说就是士卒呈现六星芒的方式散开,一组中前排士卒拿盾牌,用来抵挡敌方的砍杀,身后左右三位分别拿长刀与长矛,这是用来砍杀跟推进敌方的。而在身后则是拿一种特殊甩出去的多角弯钩与长刀,这是专门用来钩跟砍马腿的。
  这六角阵听鼓声而行。
  对方骑兵冲过来时就各自有序散开,等骑兵分散而追。前面的盾牌手顶住小股骑兵第一波攻击。随后末尾身材精壮又矮小一些的士卒快速切换位置,立马甩出弯钩勾勒马腿,等马匹受惊再挥刀立即砍马。一旦马上骑兵跌落,就立即与队伍二排位置,二排士卒就用长矛刺杀落马士卒。
  以此反复,袭杀小股骑兵后,又听鼓声汇聚在一起,而后再大面积向对方散落骑兵逼近。
  李昀听着陆隆一点点地讲解,倒也对这个时代的军阵有了一定的了解。
  看似简单,可实际训练起来也不简单。
  比如前面的盾牌手,必须要全魁梧高壮力气极大之人,二排长矛手则需要手长懂得应变的好手,三排身高则相对要矮小可力气偏偏不能小。
  这些人还得配合默契,闻鼓而散闻鼓而聚。最重要的是胆气一定要足,不然对面骑兵轰隆隆地冲过来,胆气不足的人就一股脑吓跑吓软了,那这军阵就算是费了。
  “不错,这六甲阵未来大有可为。”李昀勉励了几句。
  陆隆激动得面色涨红,他这军阵能上达天听,简直让他恨不得士为知己者死。等陆隆极为兴奋地小心退出宫殿后,李昀招来董海川,他想出宫溜达溜达。
  马上要过年了,整个洛京热闹得很。
  现在明都刚刚结束军演,各地来观看的人还没离开,外面的乡民太过驳杂,这会儿出去不是很安全。
  董海川为难地踌躇了下,可还是没把担忧的话说出口。
  还是那句话,李昀的权势跟光环太过隆重了,他所决定的事压根就没人敢反驳他。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