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人在古代,顺的不行(345)

作者:叶悠悠 时间:2024-06-08 09:26 标签:无CP 轻松 天之骄子 东方玄幻 三教九流 异想天开

  不过公孙普远遁大漠,幽州群龙无首,倒是省心不少。
  李昀觉得是好事,吴期等人错失五年内最后一场战争而感到失落也就不必多说了。
  至此,天下十五州尽数归于李氏明朝。
  同年十月,李昀正式在泰山建立祭坛举行封禅仪式,确立正统的同时也是告诉天下人,天下纷乱二十载,如今再次迎来了统一。
  泰山,五岳之尊。
  李昀站在山顶之上,往下看,云雾皑皑间又到处可见连绵的旌旗飞舞。
  “陛下,封禅仪式马上要开始了。”骞珪一袭赤红色官袍,见李昀只带了董海川一人看了许久,忍不住上前道。
  “你看初升的日初。”
  李昀见骞珪上前,便指向东方天际。
  那儿金黄色的朝霞绚烂交汇,只眨眼几息时间,就如同烈火焚烧一般蔓延,又如同海中巨浪一样汹涌翻滚,壮观灿烂到了极点。
  “大好河山啊。”李昀笑道。
  “这是陛下的大好河山。”骞珪只觉得心潮澎湃,忍不住感叹道。
  李昀却轻笑摇头,“不是我的,是天下百姓的大好河山。有民才有帝王,才有这山河壮景。”
  骞珪沉默了会儿,忽而长长一揖,“受教了。”
  等看尽了日初绚烂后,骞珪难得玩笑道:“陛下,天下已定,王爷的婚期都已经定下了,您是否也该成婚了?”
  之前李昀还小,后来李昀事务繁忙,这婚事一拖再拖。现在天下初安,李昀可真有皇位要继承,没娶妻生子怎么能行。
  “哈哈哈。”李昀笑得颇为豪迈,“之宜,你急什么,我如今才二十二啊。”
  骞珪一愣,忽而也是大笑起来。
  是啊。
  李昀自小不凡,一路扶持其父从陇县起家。得凉州,灭郭傕,最终定鼎天下。
  他登基时二十岁,一统天下泰山封禅二十二岁。
  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少年开国皇帝啊!
  他急什么?
  哈哈哈哈……
  泰山封禅,万里山河尽入其彀中,回首过往,他才二十二!
  这正是少年如日,朝阳初升之时。
  未来可期、无限!
  君臣二人也始终不忘初心,君臣相得。此刻二人相视一笑,直向祭坛走去。
  科举制度的确立
  明,天顺五年。
  明年就满十八岁的张任正在跟父母告别,因为他想去游学一年,等明年的时候刚好去洛京参加科举考试。
  天顺三年的时候,陛下就正式颁布了科举制度。日后天下取才,不再施行举荐制度与梁的太学入仕制度,而是依托于科举,在大方向上,科举又分为武考跟文考。
  武考不用考文、数与格物三门试卷,但有专门的兵策试卷与体能考试。而文考则刚好需要考文、数与格物三门,体能也需要考,但体能要求不严格。
  当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后,民间读书人就都有了相对公平与公正的一个上升制度,某些程度上也削弱了世家、豪门对权力的垄断,好处是肉眼可见的。
  民间自诩有才之人自然大为欢喜,张任就是其中之一。
  有优点的同时,坏处也有。
  如果全部考文,会导致民间文风大盛,从而重文抑武。一个国家势必要文武并行,若是没点血气自然不行。另外文考的内容绝不能卡死,否则天下文人的思想太过僵化,这点也不妥。
  最终,李昀定下了文、数与格物。
  如今叫李氏数字的1234早已推广,最基础的算数现在都是四方书院的必教课。至于格物,其实就是化、物跟地理,这门格物说白了就是一个综合卷。
  因为科举刚刚施行,加上天下读书人对数跟格物之前接触不多。所以目前科举,这两门科考的内容相对简单,占比分也较低。
  等以后,李昀是会将这两门的占比分不断提升。
  再过个十来年,李昀想下面的人努努力,把蒸汽机给他搞出来。现在跑得慢或者容易坏都没关系,先把蒸汽机车在轨道上开起来嘛。
  只是现在的天下之人没人知道李昀的打算跟设想,不过就眼前,因为李昀的科举以及有不少人的人生际遇开始发生变化。
  比如此刻的张任。
  “娘亲,阿爹,别送了啊。”
  这会儿正是入夏的时候,张任父母都穿着短衫,俩人擦了擦,依旧殷切嘱咐着,“你自小力气大,还跟乡里的老英雄学了军队里的招式,出手容易不知轻重。所以你要切记,出门在外要与人为善,不要随意跟人动手。
  就算有的人说了你,打了你,你就只管告官去。咱们大明的皇帝陛下是个圣人,如今各乡各县都是为民做主的好官,你要是不理亏,县官大老爷会给你做主的。”
  老英雄就是原先入过明军的士卒,有些士卒在战场受伤残疾后只能退伍。这些伤残退伍军人除了有一笔不小的安家费外,他们的税收、子女入学四方书院等费用都会减少不少。
  逢年过节,三老、县小吏、文书等,还会拿点礼品过来慰问。因此乡中村里没人看轻这些残疾退伍兵,不少还因为敬重就叫他们老英雄。
  他们这村里就有一个。
  因张任颇有力气,练武比较有天赋,那个老英雄索性就教了他一些把式。
  这会儿,张任想着昨日告诉师父他要游学后,师父给了他一两银子,还说男子汉大丈夫,就要出去走走。
  心中感动之余,也对自己母亲说道:“我晓得,要是动手有了犯罪记录,我这武科举也考不了了,我心里有数。”
  张任母亲笑着拍了拍儿子肩膀。
  这儿子出生时就特别重,后面更是吃得多长得也快。
  真是万幸他出生那会儿,圣皇陛下已经给他们分了田地了,要不然这小子哪里养得活。
  如今还不到十八,张任母亲拍他肩膀就要踮起脚才方便。
  母亲话音落下后,父亲又说道:“给你的钱你放好,出门在外,不要大手大脚,衣服穿得差一些没关系,吃的东西不够好也没关系,但一定要吃饱。还有,外面的人你也不要随意轻信,老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晓得。”张任没一点不耐烦,老老实实听着父母的嘱咐。
  一直等天上的日头彻底升起,日光晒得人发烫,张任父母才示意他去吧。
  这是张任第一次离家,昨晚他还十分期待未来一年的游学生涯,可此刻真走出了百来米远,张任又没由来有些发慌。
  “石头,石头等等。”
  张任顶着太阳走在干燥的路上,心慌时恰好听到有人不断在叫他小名。一扭头,张任就看到是他娘亲。
  “娘,你怎么来了?”
  他娘跑得浑身是汗水,看张任停下脚步,他娘又快跑几步,到了跟前向张任递过去了一个草帽。
  “这拿着,太阳太晒了。”
  张任闷闷地拿了过来。
  张任娘亲又把手中提着的一个荷叶包裹的东西递过去,絮叨道:“这是早上烙的饼,我和了好几个鸡蛋,香得很。刚才就要给你,一时竟然忘记了,你拿着吃。”
  沉默了会儿,张任娘亲有道:“武科举娘希望你能考好,可你师父也说了,外面的能人、强人很多…这要是一时失利,你别多想,只管回家来。现在日子好过,我跟你爹再攒攒,到时候请个专门的师父教你。”
  张任鼻子一酸,差点要哭出来。
  张任母亲摆摆手,“走吧,走吧,外面走走看看也好。”
  张任戴上斗笠,打开荷叶吃着鸡蛋饼往前走。
  这回不知道怎么竟然不怎么害怕了。
  “回家…不管好坏,记得回家。”
  “唉!”张任转身向他娘亲挥手,然后一笑,嚼着嘴里的东西大步往前走去。
  洛京,我来了!
  十七岁这一年,张任一路涉水爬山,见到了不同的地理风貌也遇到了不少奇观,一路上甚至还学人打抱不平,还得了一地县令的嘉奖。
  终于,在第二年的八月,他到达了洛京。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