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人在古代,顺的不行(72)

作者:叶悠悠 时间:2024-06-08 09:26 标签:无CP 轻松 天之骄子 东方玄幻 三教九流 异想天开

  邓羌都激动,说白了他也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而已。
  很快,张玉手中的木盒被打开,里面竟然是一面卷着的旗帜。
  “打开。”昀哥儿示意张玉把旗帜拿出来,一打开,上写“尖刀队”三字。
  “邓羌,这面旗帜是你们这个小队的荣耀,我希望你们小队以后不愧对我对你们的期望。希望你们以后都能成为将才,敌人再凶狠地攻击你们都能带领队伍狠狠凿穿它,在战场上无往而不胜,百战成英!”
  邓羌一下瞪大了眼睛,他不是吃惊,而是眼眶红了,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
  他从小就哭不出来,只会干嚎,他阿爹娘亲说他是个硬心肠,可今天不知道怎么反而控制不住了。
  这一刻,他终于有点明白为什么那些挂了乡勇之家的人会这么激动,甚至本来只是普通人家,肯定多少也带了些泼辣骂人爱占小便宜等习惯的人家,一下竟然连家风都好了起来。
  因为不能辜负了这份荣耀啊。
  邓羌接过旗帜的时候手都在抖,而他身后一小队的人也是眼眶红红的,给他们这个竟然比给他们钱还要让他们感觉到高兴。
  而其他乡勇则是充满了羡慕。
  哎呀,那天怎么就晚了一步,那天怎么自己就没抓到大鱼!
  这乡勇队现在就他邓羌那儿第一个有旗帜,真的是…越看越眼红,真是恨不得现在就有仗要打,他们也争个旗帜过来。而那些新兵更不用说,那是彻彻底底的羡慕嫉妒了。
  授旗之后,差不多也到了饭点,昀哥儿就让他们先吃饭。
  然后那些新兵就排队领到了一大碗的黄豆焖饭,外加两张用油烙的大饼,喷香得很。
  “全给我啊?”
  乡勇兵大口吃着油饼笑道:“给你,这油饼每个人只有两张,但是黄豆焖饭管饱为止,还饿就自己盛,但是不能浪费,浪费要被重罚。
  另外吃完你的碗筷要自己去洗,洗干净一点,检查出来不干净,咱们全都得受罚。”
  “洗碗算什么,我还以为李大人给钱就已经是天大的好人,没想到竟然还给吃这么多。我以前去给人做过工,不惜力气干到天黑,人家也才给一碗稠粥加几个大钱铜币。”
  “你啊再过两天,咱们这儿还吃肉呢。李大人说了,咱们训练苦,基本三天给我们开一次荤腥。我跟你说,到时候那浓浓的猪肉汤往粟米饭上一浇,还给你碗里放上一大块猪肉,那滋味……”
  新兵忽然觉得为啥这些乡勇站得这么好了,他这么吃,他还不听话他都不是人!
  “好好努力,以后留下来了咱们一起给李大人效忠,咱们是真好运能遇到李大人跟昀哥儿,别辜负了这样的好运。”
  “……”
  很快,这样不一而足的对话在训练场地的不同地方升起,那些新兵的目光也更加坚定。一个个都是打定了主意,他们是非要留下来不可的。
  “走吧姜叔。”昀哥儿对自己今天的表现还有新兵的表现都很满意,反正激励到位了,接下来就看他们一个月的表现了。
  在之后的一个月中,李伯没按照约定回来,反而是郑左生的来信一封比一封厚,不仅是因为那位山鬼王的事儿还没平息,更重要的是郑左生郁闷。
  梁朝到了现在这个境地,他有种有心无力的疲惫感。而且他从去年到成纪县上任,下到地方官之后才发现做事很难。
  下面的百姓困苦,县衙没钱。他做什么都有心无力。而且现在已经开春各地开始侍弄田亩了,偏偏遇到了李巍跃叛乱,种田都不安心。
  再则现在朝廷也要出兵就要钱,因此今年除了马上要交的夏粮税、算赋、口赋,实物税如布、绢等,还额外增加了兵钱、器钱,说白了就是打仗给士兵的工资外加购买武器的钱,都得摊下去让那些小贫农来支付,不然朝廷也没钱。
  郑左生是一直想当个好官的,可是税收指标都下来了,不去逼那些穷鬼他没法给岌岌可危的朝廷输血,去逼他自己过不了心理那一关,他是真的头疼。
  他现在都不想去骂獂道县那个搞祭祀邪神的县令了,他有时候想骂朝廷,又骂不出口,恨铁不成钢。
  所以他没办法,他只能一封封给李复写信,顺带也问问李复怎么办啊?
  还没等李复给他回个信,郁闷的郑左生文人气上来了,他把官印往县衙大堂一拍,带着刚好游学到这边的朋友直接去找李复去了。
  他这朋友也倒霉,本来只是逛一圈就走,结果刚好遇到李巍跃造反,现在中原几个州都闹成一锅浆糊了,道路全断了,路上也都是匪徒、叛军跟流民,说白了他回不去了,只能一直在这边郑左生这儿做个伴。
  郑左生实在要憋屈死了,必须要出去走走,不然他都要抑郁了。
  他俩这方面速度还是很快的,说走就走,等一头扎进陇县的时候,郑左生都惊呆了!
  陇县怎么一下这么热闹了?而且到处都是人流在建造房屋、修整沟渠或者是直接烧山开荒。
  有那么一股子很独特地充满了生气的味道,郑左生已经好久没看到这样生机勃勃的景象过了。
  而那位朋友则是一直抬着头,好半天郑左生才发现他抬头很久了,于是他问,“你干什么,脖子不舒服?”
  他朋友顿了下,然后摇了摇头。
  “不是,我在看地气。”
  “地气升腾,延绵而上,我看到了这一县的浓厚祥瑞气。看来郑公你的朋友有大志向,你带我来真是来对了。”


第58章 君臣相宜,千古佳话
  郑左生用微妙的眼光瞅了自己好友一眼,“去年我来此地赴任刚好赶上了中秋,还来此处拜访过孝先,不过那时陇县还不是现在这模样,也不知道短短一年时间为何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好友笑道:“走走,咱们见了人不就知道了。”
  虽然正式上门要提前三天上拜帖,不过郑左生跟李复有些亦师亦友的关系,私下小聚也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
  郑左生带路,俩人挺快就到了李府那儿。谁知道俩人扑了空,李府的老花匠开的门,说是李复不在。
  这他们就不好进去了。
  李府人丁单薄,李复不在就只剩下后院的两个夫人,只好暂时先离开找个地方坐坐。一直到傍晚时分,忙了一天回家的李复听了下人的禀告之后才找到郑左生。
  时隔大半年之久,骤然再见好友,郑左生跟李复就着下人提着的灯笼打量对方,心中都冒出了一些感慨惊叹之色。
  郑左生原来从中枢一路而来,虽然经历了贬谪的辛酸,赶路的艰辛。可去年中秋时,他依旧文雅翩翩,一派文士气度。
  这回再见,郑左生不仅晒黑了不少,脸上皱纹更是加重,显然这一年的县令并不好做。
  “孝先,你变化很大啊。”郑左生感慨道。
  今天白天他跟好友在陇县到处瞎走,结果整个陇县都在谈论李复跟李复的小儿子。短短一年不到,李复竟然有这样的魄力做出这么多的事?
  要是李复真有这样的本事,他来陇县也好几年了,怎么就今年开始发力?想来想去,郑左生觉得这必然是李复身后有高人在帮他啊。
  再则,李复的变化也是很大。
  首先他也是黑了不少,另外就是李复身上多了很多干练的气质。就像是一个文人教着小孩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谁都看得出来,他没有务过农,吃过苦,他的双手干净无茧,只拿过书跟笔。
  他用引经据典的方式教,学生也听得如痴如醉,可其中就是缺少了真正的历练跟真实。
  而现在的李复则不同了,他就像是在春季去翻过地,除过草,他在禾田中流着汗到腰也直不起来。然后他再去教学生同样的诗句,可这一次不仅有引经据典,还有他的真实感触。
  古人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约便是如此了吧。
  千言万语,最终也只汇聚成相视一笑。
  “孝先,我那弟子现在如何了?今天我也听人不断说起他,不是我说你,昀哥儿还小,你现在给他凝聚人望还早了一些。”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