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人在古代,顺的不行(74)

作者:叶悠悠 时间:2024-06-08 09:26 标签:无CP 轻松 天之骄子 东方玄幻 三教九流 异想天开

  “走走,咱们休息去了。明日咱们去见昀哥儿,那小孩儿可有意思。”郑左生也不管骞珪的忧伤,反正他抑郁之气散了大半,走路都有些飘了。


第59章 送你去天下争龙中走一圈
  “当心一些,现在天气虽然暖了些,但不可贪凉就脱衣。”辛娘把自己的小福娃从床上抱下来放到地上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反复叮嘱。
  她现在已经习惯昀哥儿天天往外跑,甚至李复有事没事就带着昀哥儿在书房谈事,连带着教翊哥儿的时间都没了。
  布氏前些时日还说起了这事,李复便说那就请个好的先生来,先教翊哥儿打打底子,等翊哥儿再大几岁,到时候再拜入名士之下学习不迟。
  布氏这才满意。
  实则她也不是生气,她就是让李复注意一下,他还有个大儿子呢,刷一下存在感。
  昀哥儿欢快应了声就冲出了房门,直接带着狗子去干饭。
  狗子现在是抽条的长,乍一看跟布洪差不多了。
  等到了前厅昀哥儿就看到了顶着黑眼圈的李复,活像是被人审问了一个晚上似的,辛娘跟布氏看了都忍不住发笑。
  李复实在控制不住打了个哈欠,“一会儿我再休息休息,昀哥儿,子明带着他的朋友来了,昨日他就说要找你在陇县看看,等下你出门便去找他一下。”
  让一个这么小的孩子作陪,没哪个家长做得出来。
  可这段时间以来,不管是建村还是练兵,虽然不少时候是李复出面,可背后出主意的都是昀哥儿。李复都下意识把昀哥儿放在了跟自己一样的位置,哪里还当他是个孩子。
  “呀,郑老头来了!”昀哥儿是真开心,好久没看到熟人啦。
  昀哥儿性子活泼,本身就喜欢探索新的事物也喜欢认识新的朋友,那个郑老头跟孟老头还送了他书跟文房四宝呢。
  后来昀哥儿还悄悄问了,他们也送翊哥儿礼物了。不过郑老头跟老孟头送的分别是一把模型小剑跟一个精美的香囊。
  他们挑礼物是选过的,俩老头还挺用心。
  辛娘听见昀哥儿的脱口之语,下意识轻轻拍了拍昀哥儿的胳膊,主要是怕李复生气,他最注重规矩了。可李复实在太困,也没听仔细,再则昀哥儿竟然口出奇语,李复都有些习惯了。
  吃完早餐,昀哥儿跟小大人似的摸了摸翊哥儿的头,然后就在翊哥儿跟布洪羡慕的眼神中,带着狗子就直奔李府之外。
  门外姜光带着乐单等人早就在等候了。
  昀哥儿到处乱窜,他们相当于亲卫,肯定是要随身保护的。至于李复,则是随身带着铃铛让那些无食使徒保护了。
  “姜叔,你们早饭吃过了吗?每次都跟你们说一起来我们家吃饭啦,你们总是在外面等。”
  姜光笑了笑,“吃过了,我们这么多人不方便。”
  昀哥儿脑子里转着这一阵忙完了,不如带大家去踏青吃烧烤吧。他现在都快卷死了,真的,昀哥儿哭死……
  昀哥儿觉得必须要劳逸结合,不然他的童年都不快乐了。
  脑子里想着事儿,昀哥儿背着双手抬着头跟个小衙内一样得得瑟瑟地在街上走,加上身后左右都跟着小二十个跨大刀的猛汉,一看就不好惹。
  可昀哥儿一路过街,附近的小摊、行人只是稍微让开些许,并没有远远吓得走开。
  甚至有卖牢丸者向着昀哥儿喊:“良栖乡那儿建村开荒,昨晚跑下来好大一头野猪叫人合力打死了,我连夜跑去买了好大一块肉来,今儿个大早上我婆娘剁了馅刚做好的,味道好着呢,昀哥儿来一碗?”
  陇县自从人口多了起来,加上卫瓘带着工程队做工,这工钱一个个都赚了不少。还有就是招募的那些士兵,他们的月工资就更高了。
  这些人再舍不得花费那也是要消费的,这也导致陇县这儿摊位经济一下就发达了起来。
  原先李复也下意识不喜商人,总觉得这样做的人多了,那种地的人就少了,这些商人东西倒卖倒卖或者加工一下就翻倍卖,简直就是不劳而获。
  可昀哥儿说再等等。
  现在这些小摊经济才起来,等以后更繁华一点的时候就可以收商业税了。
  当时李复还听得一脸懵,因为商业税这个概念目前还没出现过,倒是有市税跟外商税,就这还是在梁国中后期提出来的。
  因为梁国开国初期时百废待兴,开国皇帝朱渊主打就是一个鼓励农耕,恢复人口,而且他虽然很体谅百姓疾苦,可却也有局限性。
  那会儿他觉得百姓就要在家里老老实实种地、生娃,有得吃有的穿就是最好的日子。他这人最烦虚浮,也讨厌百姓不种田到处乱走,容易滋生安全隐患,于是很讨厌商人。
  商人走街串巷,各地奔跑,他觉得是不安分份子,于是严厉打击。也就早就当时的商业极其不发达,那朱渊也就没设置什么商业税。
  后来中后期,梁国内部是不太行了,可外部却恰恰是烈火烹油,在燃烧盛世最后的光景。
  加上后期的梁国皇帝,大多性子或者绵软或者荒唐,但残暴的确实没几个,于是商业反而发达了起来。
  这时候梁国皇帝也发现农税少了很多,于是就设定了市税跟外商税。市税就是商人运送货物到新的一城,入城门的时候要根据货物量跟珍贵程度交一定的税钱,而外商税就是外族人来梁国做生意,做完离开之前还要额外交一笔。
  可以说这种收法很粗糙,而且有的商人入城门东西没卖光,出去还得交一遍市税,反正主打就是一个乱字,这也导致市税都快演变成抢劫了。下面的衙役、胥吏很喜欢借此捞一点,可真正能被收到梁国国库的商税则少得可怜,所以收市税这一块一直没什么成效。
  李复也跟昀哥儿说了这个问题。
  他说商人狡诈,胥吏贪婪,商业税是很难收起来的。
  昀哥儿就又跟李复讨论了一整天,最后还是把李复说服了。其实后面昀哥儿说的什么经济、什么农业并行……李复都听蒙圈了。
  后来心说好好,反正我要造反,但不是造反的料。我听着你想法比我多,而且一套一套的,那就随你去。
  再坏…估计也坏不到哪里去。
  昀哥儿也说了,造反失败他们就造船出海,在海外继续造反,然后带人再打回来。
  当时一听昀哥儿后路都想好了,李复只想说真是比他有出息啊。
  话说回眼前,外面打得要生要死,陇县这儿却是难得的人间乐土。比如这做牢丸的小摊,第一天试探着摆摊的时候,昀哥儿就吃了一碗。
  李府小公子都吃了,能不好吃?
  名人效应发动,于是之后来吃这牢丸的人络绎不绝。这老板有次还准备了一大食盒的牢丸想送给昀哥儿,因为他想把自己的摊子改成昀哥儿牢丸摊,旁边在支个横幅挂上,然后上写走过路过别错过,李府小公子吃了都说好。
  当天昀哥儿就笑呵呵地把一大食盒的牢丸收下了,还让姜光拿回家让潘大娘烧来吃。
  这牢丸说白了就是馄饨。
  也是自那时之后,陇县的小摊经济更加发达,同时满县城的人对昀哥儿也更加欢喜。
  经济发达,路上还有人随意支个摊子讲故事的。
  昀哥儿现在都在故事里面了,什么神童巧卖牢丸或者李氏双雄剿匪记等等,经过艺术加工之后,谁听了都脸红。反正李复听不了,但昀哥儿能津津有味听一天。
  也因为以上种种,昀哥儿这么夸张地一路走,没几个人怕他,反而在几步远喊着叫他吃东西的,送他一些竹哨、编制的草蚂蚱,甚至还有一些山里抓的漂亮小鸟专门拿来想送他。
  昀哥儿虽然为了安全也不走近,却还是咧着嘴笑得满脸福气,然后跟人挥手叫着叔叔阿姨说不用不用。
  姜光看了也是不由会心一笑。
  昀哥儿在练兵办正事的事后,那说的话跟个大人似的,甚至比大人还要有让人信服的能力。可玩闹的时候,却也是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有的模样。
  有这样的孩子,真是李氏之幸,当然也是他之幸运。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一路笑走,昀哥儿还没找到郑老头,却没想到郑老头先遇见了他。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