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人在古代,顺的不行(117)

作者:叶悠悠 时间:2024-06-08 09:26 标签:无CP 轻松 天之骄子 东方玄幻 三教九流 异想天开

  钱财是个干瘦的中年人,天气冷也穿得单薄,因为常年营养不良,导致头发白了大半。
  他缩着身子谦卑地点头,“大人说的是,没有疑问。”
  “你的军籍引牌拿出来。”
  钱财立刻在衣袖中摸索,然后把一块黑铁牌拿了出来。这东西上刻了他的姓名跟祖籍,即作为军籍用,也是在人战死沙场的时候,可以根据铁牌认人,送你尸首回乡。
  “你服役十六年,一共参加三次战役,历时八个月,战时双倍军饷为一点二两,其余军饷六钱,一共得银一百二十两,可有疑义?”
  “一百多两?”钱财呼吸都急促了起来,而后有些惶恐地看向四周,再看向那文士旁边的小孩。
  钱财一面心里狂跳,这么多钱,足够他回家买些良田再起个屋子好好过日子去了。
  不只是钱财紧张的不知所措,下面的服役兵也是骚乱了起来。
  不过他们一动,原先的乡勇兵现在的郡兵就立即整齐上前一步,手中握刀,出鞘二寸。寒冷的刀光让服役兵心一哆嗦,再次沉寂了下去。
  钱财看到刀光心中一寒,立刻道:“有有疑义…大人这一百两我何德何能,我拿一半就可以了…而且而且咱们中间有发过几次饷银,那些没扣掉,我拿少一些就可以了,大人辛苦,其它合该给大人拿去办事……”
  说到最后,钱财只剩下害怕,脚都抖了起来。
  “别怕,钱是给你的。邓羌,把银钱称出来,那个小布给他包一下。另外我们查过,边防战事糜烂,从上任皇帝起就几乎停了你们的月粮跟春冬两季衣物下发,这些东西就折算成本次饷银,一笔两清。”钱财忽然听到那个小孩开了口。
  钱财一愣,他就发现一个一脸煞气的小将利索地从箱子中拿出钱财,旁边刚刚还摆了个桌子。一个东账房在快速的记账,然后核实银钱。把钱交给钱财后,又让他按一下手印,示意钱财拿到了。
  “拿着吧。”
  钱财感觉手中沉甸甸的,却不敢离开,他怕一转身就被一刀劈了。
  反而是那个小孩笑道:“今天要全部发完呢,你快些走,别耽误下一个了。”
  很快,那个文士又叫人了。
  钱财试探着回到人群中,竟然真的一点事都没有!
  之后,剩下的服役人员一个个上去,多一点的人比他还拿的多,有将近两百多两,少一点也有十几两到几钱不等。
  不是假给,是真地给啊!
  一直到傍晚时分,名册上的一共三千六百一十二人全部实到,也全部发完。
  看着天色,昀哥儿笑道:“诸位,钱财你们都拿到了。听着,从今天起,汉阳郡这儿不会再强行从军户征收服役人员,你们想要回乡的可以拿着银钱回乡了。
  另外我想你们也听过了我阿爹要招兵的事,前几天也贴出了告示,福利待遇你们也都知道一些。
  如果你们中还想留下的,我可以优先对你们选拔,可要是年龄、身体条件不合适,你们还是得走。
  当然有一部分我们也会选出来可以划入治安队或者预备役,后勤类似炊事班这些也需要人手。
  我给你们一天时间考虑,接下来大家都可以暂时离开了。要走的人,明天来此处把军籍名牌归还就可以了。”
  昀哥儿呼了口冷气,这天还是冷。
  钱财发下去不少,昀哥儿看了骞珪一眼,告诉他可以走了。今天这饷银一补发,绝对能让李氏在汉阳郡这儿的信用再上一层。
  从明天开始,就可以正式征兵了。
  昀哥儿希望人员能在开春之前招满,等到了开春,士兵负责训练,而其余人就要全权投入分田、劝农耕以及开荒事项中,估计又得忙个不停。
  幸好骞珪叫来了自己的骞珏等人,不然诺大个汉阳郡这些琐碎事务能让人头晕。可人手还是少,昀哥儿打算问问郑左生,上次不是让他摇人吗?
  怎么最后就一个孟老头,他的门生故吏呢?而等今年秋收后,昀哥儿打算对天水府用兵了!
  天水府的五县本来就是从汉阳郡划分出去的,之前凉州牧还想把李复上表官职到那儿去。
  本来没什么,可问题是这天水府说是异族与梁国民众混居,实则是被异族给占据了。这也是为什么天水府无人去上任,上任就是个死。
  既然本就属于汉阳郡,昀哥儿就打算把它拿回来!


第92章 皇家银行与谍战
  服役兵的钱财补发完之后,所有人都忙了起来,就昀哥儿反而没事了。
  “昀哥儿你盯着这几个铜币看很久了,在心疼刚发出去的钱?”李复看了看四周堆叠着的珠宝、银钱笑道。
  原郡守虽然把郡守府衙中的钱财都快搬空了,但估计他打死也没想到昀哥儿会这么有魄力把辛氏等人的府邸给抄了。
  辛氏从晋朝亡国避难凉州,之后一直在此地落地生根,历经多少代了,积攒的财富可以说不计其数。
  甚至辛氏还修建了地下钱库,整个挖空的地下铺的地砖都用的是金银,里面更是堆积了数不清的财宝。真的人钱财越多就越贪婪,舍不得给出去一分一毫了。
  这次收缴入库这么多钱,花出去的不过毛毛雨。
  再则,李复知道昀哥儿的性子很独特,他喜欢享受,吃不起很多苦。但又不是那种贪婪入心的人,很明白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这样的道理,因此这会儿李复也只是在开玩笑。
  昀哥儿皱着眉。
  这段时间查抄的钱财太多,所以都临时堆积在了郡守府衙的仓库之中,之前培养的几个东账房也全从陇县调拨了过来,现在都在紧急清点入账之中。
  这是财政收入,之后是需要在财报公示的。
  李复看昀哥儿还是没说话,忍不住走过去又叫了一声昀哥儿。
  “阿爹,我是在思考铜币跟银两的关系。”昀哥儿对这一点真的有点头疼,因为很早之前他就发现梁国的货币体系现在有点崩了,但那会儿不是摆烂做个咸鱼么,这些事是朝堂诸公的事,跟他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嘛。
  可现在有关系了。
  谁叫他有一个天天想要造反的爹,那要是站在上位者的角度看,这关系就跟他有关系了。
  这两天昀哥儿其实看了一点这个时代的一些经济书比如《货食记》、《财论》等,越看头就越大。
  这些经济书的描写都是从侧面描写,大多还是用一些物价的变化来反应朝政,根本不是专门的经济书。
  但也正常。
  虽然梁朝总体而言其实已经很发达了,比如他已经有了造纸术、烟花、活字印刷、曲辕犁等等,这些压根轮不到昀哥儿去发明。
  最关键是发明了其实也只是小名声,甚至如果要走仕途还弄这些东西,只会被称呼为玩物丧志。经济也一样,有人注意到了,可主要还是想借着经济这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施政理念,没谁真正关注经济本身。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局限性,这是没办法的事。
  看了些书,虽然帮助不多,但昀哥儿也还是琢磨出了一点头绪。
  梁国开国初,因为刚刚经历战乱,经济萎靡同时人口也因为战争死亡很多。因此在最开始时民间的交易不多,于是社会间就大多以比较珍贵的丝帛作为货币。可随着梁国经济的复苏,人口增多,那再用丝帛作为货币就不合适了。为了社会安定,朱渊就铸造了大钱铜币。
  最开始的铜币用料十足,虽然铜币俗气了一些,但整体还是算雕刻精美的,加上梁国前期大治,朝廷信用相当好。
  大钱铜币很快就顶替了丝帛成为正儿八经的流通货币,并且十分保值。朱渊也是严厉打击私铸和滥铸,所以大钱铜币的购买力直线上升。
  也就是说,从朱渊那会儿起,其实流通货币就不是金银,这两样贵重金属是用作私人收藏或者是被铸造成一些精美的器具,偶尔用来赏赐属下用的。
  这个局面一直持续到现在。
  为什么现在还是自发流行起用银子作为通行货币了?这从《货食记》中的一些中州各地的风俗描写中,昀哥儿可以看出一些。
  大约是从道君皇帝开始,因为税收越来越难,朝廷没钱,于是当时的‘财务部’干了一件比较愚蠢的事。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