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人在古代,顺的不行(313)

作者:叶悠悠 时间:2024-06-08 09:26 标签:无CP 轻松 天之骄子 东方玄幻 三教九流 异想天开

  虽然梁国海禁极为严格,可暗中的海上贸易还是有人在做。王京胆子大,抱着赌一赌的心态去福州那边上了贸易船。之后几年,钱是没赚到,不过乱七八糟的外夷人语言学了不少。
  再之后,听闻李氏治下能分地又民生安康。反正老家也没什么东西了,索性就携带老娘一路北上,打算换个地方讨生活。
  这次也是凑巧。
  陛下要找个翻译官,王京当时就自告奋勇了。
  李昀也是通过他才知道这几个外夷人是来自巴歇国,这个国家李昀没听过,但从后面的讲解中李昀大概明白了过来,这地方对应大学生昀哥儿记忆中的地图,它应该是在西班牙、葡萄牙那块。
  总之这个巴歇国附近本来有很多小国家,可三十几年前,巴歇国皇室一个叫塞罗夫的王子娶了隔壁国家一个叫做约瑟夫·玛丽的公主。
  这公主没什么别的爱好,她就是从小爱看一些杂文小说的。听说遥远的东方有精美的布匹、如同明月一般的珍珠……塞罗夫为了让自己的妻子开心,于是出资了大量的钱财开始赞助巴歇国的船队前往东方。
  反正那个传闻的东方没找到,但他们找到了不少有开发价值的岛屿。
  后来巴歇国就陷入了航海热潮,大量的船队从巴歇国出发,一路倾销产品的同时也掠夺各种土著。
  终于,在不断的探索中,这一群外夷人在穿过印度洋又在印度尼西亚群岛获得补给后,他们没有按照原路线返回,反而打算继续往前探索。然后就在太平洋遭受到了海盗攻击,又倒霉遇到了风暴。十几艘大船几乎全部折损在海中,只剩下这一艘幸免于难搁浅到了福州。
  李昀听得很有趣,同时心里也有紧迫感。
  他还没开始大航海,人家已经开始了啊。
  这群巴歇国人当时叽里咕噜,当时就表示作为一个文明的国度,他们希望李昀放了他们,这样李昀就会收到巴歇国的友谊。
  看李昀不耐烦后,这几人又捏着鼻子表示不放也行,但希望李昀善待他们。他们有着皇室的支持,可以写信给家里人,让他们出钱将他们赎回去。
  李昀当他们放屁。
  只是告诉他们,那个火炮会不会建造?会的话去帮忙建造,不会那就没什么用了,一律拉出去砍了。这几个人外夷人被一吓就吓坏了,刚开始他们还敢喊这违背了贵族之间的法律。
  可很快他们意识到,这个国家的国王是个独裁者,甚至他的子民认为理所当然!这个独裁者的一切话语都被当成真理,简直是疯子一样的国家。
  在明白这个国家的人真会毫不犹豫杀死他们的前提下,几个巴歇国人老老实实研究火炮去了。
  然后李昀就发现大明治下能人是很多的。
  原先他们没见过火炮,凭空制造进展才十分艰难。结果有了这些外夷人的火炮作为参考,加上几个外夷人绞尽脑汁地帮忙建造,短短几年时间,陆元德他们就已经仿制出来了。
  不过缺点还是有的。
  一个是重,运输不太方便。
  还有一个是容易炸膛,尤其是遇到阴雨天气,还容易哑火。
  缺点不老少,可优点也有。
  这要是平地开阔地带,这些火炮放好了轰轰地炸,李昀可以宣布,骑兵以后就不是最强大的机动部队了。
  这次去冀州,李昀就让吴期他们带了几门大炮去。
  一系列武器加持下,会胜利李昀觉得正常,不过胜利得这么顺利确实也是意外之喜。
  甚至孙亚传来消息,说是火炮都没用上。没用上就没用上,回头跟赵义对上了,不知道火炮轰他的草头神是个什么效果。
  高兴之下,李昀很快就传召骞珪等人前来商议事务。
  冀州归明固然开心,可孙亚等人一封封送来的调查报告也触目惊心。这几年冀州被轮番肆虐,真可以说是千里无鸡鸣了。有些地方,易子而食现象比比皆是,必须是要下大力气恢复民生了。
  几日商议后,由骞珪调度粮食等物资,让张玉跟谭德负责开辟运送路线,同时召见了卫瓘的孙子卫仲,让他立即招一批工人,到时候跟随运粮队伍前往冀州。
  至于明都的建造,李昀也不着急。
  虽然整个皇宫就三个宫殿有点样子,其他地方都是圈着地,不是堆满了沙石、木材就是还荒芜一片。
  皇宫以后肯定要造的,不然也太丢面子。不过可以慢慢来,等天下一统了,一点点地建造就行,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冀州那边的乡民。整个明都全力动员起来了之后,李氏之下都有一种生机勃发的感觉。
  四月下旬,一辆马车噔噔地驶入了司州地界,看其行驶的方向应该是往洛京明都而去。
  “刀三,停一停。”忽然间,那马车中有人开口。
  驾车的个中年男子,其人不算高大,可双掌却十分宽厚,而且五指之间全是厚粗的老茧。粗看一眼,会觉得这人憨厚。再看,又觉得此人有一股刀锋凌厉的气息,让人觉得不好相处。
  听到动静,这名叫刀三的中年男子略微一扯缰绳,马匹立即听话地慢下了脚步。
  “姒公,抓紧些赶路,咱们明日一早就能进洛京了。”
  帘子被掀开,里面出来一个老者,他身旁还有个十一二岁的小童扶着他。
  听到刀三的话,老者笑着摇摇头,“何必如此着急,晚一天早一天于我也无碍。”说完,他就在小童跟刀三的搀扶下走下马车。
  他将马匹停在道路一侧,而后侧目看去。
  如今是四月底五月初,正是天气最好的时候。微风吹拂,只觉得浑身都舒坦。
  “好啊。”他往前看,就瞧见大片的良田,这会儿还有不少乡民在田间耕作。而在田间的两边,也瞧见一些少男少女都在挖一些野菜,或是趁着这个季节寻一些好看的花来做簪花或是花环。
  附近应该有村镇,偶尔有一些前来踏青的人,这些半大小孩就问他们要不要买一枝簪花。反正也不贵,有时候手头要是有一些糕点也能换好几朵去。
  老者都有些恍惚。
  他一路从楚都出发,再入吴国,而后才从荆州转入的司州。这一路他见多了饿殍遍野,民生艰难,唯有入了这明国治下,竟然感觉一下大变了天地似的。
  今日也是见乡民耕作、儿童卖花的情景实在如同盛世之貌,这才忍不住下了马车走走。
  “阿爷,买花不?野菜也有,要吗?”
  老者摇摇头,不过却摸出几枚大钱铜币递给小孩。
  小孩眨眨眼,摆手道:“阿爷,这钱不能用呢。要是进城了,你记得去皇家银行换。”
  小孩说完就跑,估计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老者笑着摇了摇头,他有注意到,那小孩身上的衣服虽然也是旧的,更有不少缝补的痕迹,可大小合适,穿在身上也利整。
  这样舒适的天气,这么点孩子都能穿上衣物、鞋子,不必光着身子跑,可见这明皇真的治理有方啊。


第253章 崔定老友入洛京见闻记
  老者站在田边看了会儿,这才卷了衣袖小心翼翼走到田垄上。他倒不是怕弄脏了自己衣服,而是怕衣物不小心刮到禾苗上。
  “老大人哪里来?”
  老者在田垄上看了会儿,就听到不远处一个中年人直起腰笑问他。
  这应该是洛京这边的人,地道的洛京话。
  梁国定都洛京,也就以洛京话为官话。因此各地凡是有意出将入相之人,这洛京话都是能说也能听的,这老者也不例外。
  “远着呢,天下乱,都说明皇治下是难得的太平之世,所以特意来看看。”
  中年人听这老者说话很有条理,他大概也猜出这不是寻常的老人。因而跟身旁的妻子、儿子交代一声,自己朝老者这边走了过来。
  “老大人喝点茶水?乡下的野茶,您别嫌弃。”
  中年人上了田垄,他在上面寻了下,找到一个茶壶直接倒出一杯温热的茶水递给老者。
  老者喝了几口,笑道:“好茶,不知道明皇治下取税之后家中可有余粮?”
  中年人当即道:“这什么话,陛下是当今圣人,活神仙。他老人家定的税可低,不过三十税一。你瞧瞧这一大片田,都是我家的呢。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