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人在古代,顺的不行(124)

作者:叶悠悠 时间:2024-06-08 09:26 标签:无CP 轻松 天之骄子 东方玄幻 三教九流 异想天开

  通过这种大规模的扫黑除恶,可以说整个汉阳郡一下就有些大治的味道。
  也因为这样,今年春、秋收虽然对刚刚分到田的乡民来说稍微还是有点困难的,毕竟不少人分到的时候也晚了一点,春种一茬有些人错过了。可即使这样,这回交税每家每户没人愿意拖欠,交税的时候还都笑呵呵的。
  这可是郡守大人给的好日子,这点税都不交,你让郡守大人怎么做这个官?郡守大人不做这个官了,他们能好过?
  不仅今年的税收好收,关键是陇县城外的生祠香火更是旺盛。不少人自己去不了,还托人去那儿烧一注生香。
  不求别的,就求郡守大人一家可都得好好的,长命百岁。
  还有人找到卫瓘,跟他商量想在自家县那儿也修建一座生祠,方便他们那儿祭拜。
  卫瓘还把这事告诉昀哥儿了,但昀哥儿跟他说差不多得了。今年陇县各地都很忙,特别是有些地方的灌溉水渠年久失修。这些年天公不作美,那自家就得引水灌溉。
  整个凉州地势平坦,非常适合农植。这里大河也不少,并不是缺水地区,真遇到夏季旱热是因为水引不过来。
  建筑队接下来主要是帮忙规划各县乡引水,不是建造生祠这些东西,昀哥儿不在意。
  卫瓘当时一愣,长叹道:“世人皆求名利,唯有您淡薄于此,世人不及公子也。”
  这话虽有点拍马屁的意思,但卫瓘也是真心的。
  昀哥儿习惯了卫瓘夸夸话,听完就让他去忙了。考虑修建沟渠的事老要跟昀哥儿商量,于是在六七月的时候,卫瓘竟然带着‘工程总局’的牌子以及他的小孙子,他直接把工作地点搬到冀县来了。
  跟着一起来的还有书生朱能几个跟卫瓘合作习惯的同事,比起几年前,朱能这个病恹恹的书生都胖了一圈了。
  昀哥儿看卫瓘办事牢靠,跟他开玩笑说好好干,以后他们这个工程总局早晚得成为国企,他卫瓘是第一代新国家建设人,历史会铭记他的。
  昀哥儿说话跳跃性太大,卫瓘当时听得迷迷糊糊的,回家躺了一个晚上翻来覆去都没想通。一直到第二天晚上吃晚饭的时候,他忽然喊道:“哎呀,我知道了。”
  谁也不知道他知道了什么,反正那之后,他看到昀哥儿就开始叫主公。这就跟布禁忽然开口喊主公一样,昀哥儿沉默了下,索性也不反驳,随他们去。
  而随着秋收的结束,对天水府用兵一事就摆到了面前。
  昀哥儿想在真正冬季之前结束战争,这样不仅郡兵可以轮番休假回家过年,整个汉阳郡过年的氛围能更轻松一些。更重要就是天水府也能用冬天无事的时候进行整改,到了明年开春能直接顺利并入汉阳郡。
  郡守府衙。
  这里跟陇县一样大致保持了原样,但后堂有一处被改造成了一个大大的会议室。
  会议室正对面的墙上,那里挂着一副坤舆万国全图,而在前面则是一张大大的长方桌,一共摆了十个位置。
  今天的昀哥儿没有在跟郑左生学习,而是穿着辛娘为他准备的秋衣早早就在前厅用餐了。今天要开战前动员会以及战前布置会议,不出意外,明后天郡兵就得出兵了。
  大概知道昀哥儿可能又要外出,而且又是用兵之险事,辛娘早餐都没什么胃口。
  吃完早餐,昀哥儿讲了几个冷笑话逗了逗自家娘亲,这才跟李复出门。一到了门口,就看到姜叔上前说道:“主公,赵越好像离开了。”
  “咦?什么时候?”这段时间以来,赵越一直‘悄悄’跟着他。其实也不叫悄悄,因为昀哥儿跟姜叔这些人基本都知道他的存在。
  但就像是姜叔他们的明面上保护他的,赵越是躲在暗处。
  “昨天晚上,赵越露了一面以后就走了,没留下什么话。本来以为他是临时有事,但到了今天也没消息。”随后姜光就不说话了,他在等昀哥儿的吩咐。
  昀哥儿摇了摇头,“随他吧,他都不要我给他的工资,人家之前可能只是单纯想报恩,现在觉得报得差不多要走也正常。”
  说完,昀哥儿就把赵越的事放下,跟着李复直奔府衙而去。
  估计骞珪、范旭等人应该已经到了。


第97章 大好山河,寸土不让
  骞氏三人,范旭、张玉、邓羌、谭德,李复父子外加一个汉阳郡本地出身的赵戎,十个人刚好把长方桌坐得满满当当。
  昀哥儿父子虽然不是本地人,可他们在陇县发家,直接自带精兵谋臣入主的汉阳郡,还直接掀桌子把汉阳郡上上下下清理了一遍。
  汉阳郡算是被治服了,因此李氏父子不像是别的外地人来当官一样,多少会跟当地豪族一起合治。哪怕是凉州牧,当初没兵,于是开始用计策给了凉州豪族一个下马威后,还是得妥协跟郭燕等当地豪族示好。
  昀哥儿虽然不受这方面的困扰,但真有才之人还是会把人聘请入府衙当值的,顺带也给外界一个信号。李氏虽然在汉阳郡办事大刀阔斧,可也没有说不给本地人发展的机会。
  将赵氏推举的赵戎拜为郡丞,这职位起步就是李复的助手了,可以说给足了汉阳郡本地人面子。
  说起来汉阳郡赵氏也是源远流长,他们是从始皇时期就移居来此,到现在发展都不知道第几代了。
  绵延至今,虽然祖上没有出现辛氏这种出了皇后、国舅老爷这样一时气运勃发的运道,可赵氏主打一个稳与可持续发展。
  历朝历代,赵氏都有培养族人入朝为官,但他们的治家之道就是中庸。
  家中人入朝为官,多是做到不上不下的位置就不再更进一步,遇到事也喜欢急流勇退。所以哪怕是遇到改朝换代这样的大事,赵氏最多就是偶有跌宕,总体却无损。
  比如现在的梁朝风雨飘零,可翻开赵氏族谱,就会发现他们还有不少族人是进入梁朝官僚系统的,但就是官做得不大,基本都止步在五品、六品。
  就是这样一个家族,其实他们总体软实力是强于辛氏的,其实也可以不舒服跟昀哥儿他们掰掰腕子。
  可在昀哥儿给他们三天擦屁股的时候,赵氏现在的族长是二话不说就把自己家的屯田份额给全让了出来,甚至还往郡守仓库里面填补了一些以前贪走的东西。当时过年去陇县送礼,他们家也是送得最多的。
  在辛氏等人联合刺杀吓吓李氏父子的时候,赵氏不仅没参与,还提前写了一封信交给了县衙,没明说但也拐弯抹角让李氏父子小心一些。
  总之,赵氏就这么一个稳妥的家族。
  也因如此,收田一事之后,赵氏推举赵戎入仕,昀哥儿也顺势一下就准了。而在赵戎入仕之后的第一件事,当时就是辅助骞珪一起分田。
  赵氏在汉阳郡落地生根多少年了,对汉阳郡的各乡的风俗人文知道得一清二楚,当时也减少了骞珪不少工作量。
  赵戎作为汉阳郡本地豪族代表新加入李氏造反集团,本人性格豪爽中又带着谨慎,小一年来也跟骞珪这些人很熟悉了。
  这会儿他面带几分笑意打量四周。
  长方桌对应的位置上,都放着纸跟笔,而在长方桌中间,则是放着一个不大不小的沙盘。沙盘上的山水都很精细,而在山、路之中,代表天水府的五县模型也摆放在其中。
  一年前就打算出兵,这一年来昀哥儿可不是什么都没做。
  最重要的是找本地向导,尤其是天水府中人。
  根据一些猎户、本地人描绘,早就把天水府附近大大小小的山脉、地盘走势给摸了一圈。就是天水府在异族的控制中,陌生面孔的凉州人不允许大量进天水府,进去了也被管制的很严重,对城中的兵力布防没法查看。
  赵戎又去看自己这个小主公,说真的,当他意识到汉阳郡这一大家子几乎是昀哥儿拉起来的,李复这个当爹的反而话事不多的时候他是惊讶的。
  不过这么长久相处之后,赵戎确实惊讶得不行,这个小主公未免太不寻常了。
  他见过三四岁就能聪慧地说出有条有理的话,用童言稚语将人驳倒,也有古之甘罗十二就拜相。
  可前朝古今对比,赵戎还是觉得昀哥儿过于独特。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