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人在古代,顺的不行(144)

作者:叶悠悠 时间:2024-06-08 09:26 标签:无CP 轻松 天之骄子 东方玄幻 三教九流 异想天开

  这么过了两天,范旭那儿因为接管锦衣卫,这段时间正在对锦衣卫人员大力到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归纳,然后根据重要程度呈现给昀哥儿。
  这段时间,汉阳郡倒是对一件事谈论得相当多,甚至有些过于喧嚣的味道了,那就是招收女官的事。之前郑左生他们就依照昀哥儿说的事刊登了不少文章在杂文且说报上,再有一个月开春后,四方学府就正式招收学员。
  因为昀哥儿对这事很看重,所以汉阳郡上下都算是知道了这件事。这不刚好是冬天,是一年中最休闲空的时候,因此这事一下就被抬到了风尖浪口上。
  锦衣卫收上来的消息看,大部分人都在表示反对。不仅是中产阶级反对,关键不少普通乡民都在反对。
  女子与男子一同入学,还能为官为吏,他们从没听过这样的事。
  就算是燕朝女帝时,那女子也是不能同男子一起被举荐或者科举入朝的。当时大部分的女官是来源一些朝中大臣的子女,或者是通过女帝专门开辟的梅花考筛选出来的。
  所谓梅花考,是女帝在皇宫中的一处大殿设置成了考堂,然后将众人外选来的女子置于考堂亲自测试。因这大殿之外种植了不少梅花,又加之梅花有傲骨之意,女帝也希望这些女子能如同梅花一般经过一番寒冬打磨后,依旧不屈不挠展现自己的风骨。
  因此这考试又被称为梅花考,而女子状元也被称为梅花郎。
  可惜就算是这样,大多选出来的女子基本都是在女帝身边为官,站在朝堂之上或是外放的都极少。
  女帝一朝,那些女子都没多少走到台前,更没有跟男子一同入学、科考,汉阳郡李大人这儿却出了这样的政策?
  也就是李氏父子的威望很重,之前更是在整个汉阳郡杀得人头滚滚。再则,汉阳郡治理的相当好,昀哥儿父子的名望极其高。
  所以大家都是嘀嘀咕咕声得多,但还没有人敢真正闹出来反对。当然就算是嘀嘀咕咕的人,最多是反驳这条政策的,却没人说李大人他们不好。
  这要是说出来了,是要被别人吐唾沫的。
  “主公,这事要处理吗?就怕有心人故意搅乱民心,引起什么乱子。”范旭缓慢道。
  他的意思是杀鸡儆猴。
  谁质疑或是虚假解读招生政策,领头之人抓到几个就直接杀,其他的重罚。
  乱世当用重典。
  一轮下去,这事很快就能解决好。而大部分的人都只会关注今年的收成、明年的收成……没人议论了之后,这事很快也就过去了。
  昀哥儿反而笑了,“不用,回头我让郑老头去再写个文章,然后让锦衣卫把消息传一下。就说这事大家不用私下讨论,有什么想说的都写成文章,然后投到府衙来。
  要是文章写的好,我给他们直接刊登在杂文且说报上,而且还会根据文章的字数、内容好坏给稿费。另外女子也可以写,好的一样刊登在报纸上。
  关于汉阳郡民众的意见,咱们府衙会听会看的。但若是除开正常讨论之外,还有些人要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或者极其反动的言论,那就全抓了给关起来。”
  男女battle起来,畅所欲言嘛,有些东西只要把控好上限,反而会谈着谈着就解决了。
  加上好的文章还可以刊登报纸还有稿费…对有些人而言,稿费不重要,关键是能刊登报纸啊。
  激动不激动?看到自己的文章刊登上去了,那不得自得的不行?
  到时候恐怕‘反对这事’本身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的文章登上去了啊。昀哥儿没别的想法,主打一个模糊视线。
  反正现在是冬天,无所事事,大家都给我热闹起来。给这些人一个发泄的渠道就完事了,憋着才会越憋越‘叛逆’,但热闹过了也就冷静下来了,开春就给我老老实实春种以及招生开学去。


第113章 纯钧为引,举旗造反
  然后原本平平无奇的一个冬天忽然就热闹了起来,在所有人都夸赞着李氏父子为民着想,聆听民心中,一份份关于女子入学为官为吏到底好不好的文章也被送入府衙之内。
  这几天昀哥儿跟李复还有骞珪几个人都直接住在了郡县府,实在是这些文章量太大了,他们每天每个人起码看二三十份。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些文章的有的竟然还不是来阐述女子入学好不好的,反而是以上位者的角度剖析了郡府建造这样一个学府的用意。
  其实这次四方学府的建立、招生,改革相当多的。
  不不仅仅有女子入学这一件事,还有吏可以为官,以及所谓的百家学科…有心人早就注意到郡府开办这样一个学院,根本上来说所图之大,也能揣测出几分李氏父子的野心。
  “这篇文章写得有意思,乔龄…这人你们听过吗?”
  “是他啊。”一旁也在看文章的赵戎抬起了头说道:“我倒是知晓,这乔龄出自武威郡乔氏,只可惜是旁支,祖上没出过什么为官之人。他稍大一些就随父亲迁居至宣威县,而后就在宣威县耕读养望。
  在他年轻时曾经有大儒杨哺来凉州拜访好友,乔龄听了之后就去拜见杨哺。可当时想跟杨哺见面的人太多了,也就没人注意他,乔龄就每日去杨哺家门口等,极为有诚心。
  后来是有仆从议论起他杨哺才知道有这么个人,于是就把他叫进了屋子。随后杨哺问他有什么事,乔龄就谦恭地说他是读书读到了一些不解的地方,心中感到迷茫,然而又没有良师可以为他解惑,所以他才在杨哺门外捧书而立。
  杨哺就为他解答了疑惑,而后又发现乔龄思维机敏,非常人所及,于是就收他做了门生。
  杨哺离开时还送了家学经书给他,并向着送行人的称赞乔龄是渊雅清正,长于谋略,是一时人杰。
  之后乔龄就在凉州名气大涨,于是就有德高望重之人举荐他入梁朝为官。但是不凑巧,那一年乔龄母亲病逝,于是乔龄就在家中守孝。再之后,他就以守孝为名始终在家中后山耕读,没想到他竟然来了冀县。”
  昀哥儿认真地听着赵戎介绍这个乔龄,听完了才道:“有意思,他现在写了这样的文章投到府衙,是投名状吗?”
  赵戎笑道:“应该是的,恭喜主公又要得一位大才了。”
  昀哥儿高兴了,这会儿还真有点王霸之气散发,别人纳头就拜的意思。不过昀哥儿心里也清楚,这就是滚雪球模式。
  他跟阿爹前面是资本积累,等到了现在有一郡之地,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本,而天水府的收复更让人看到了他们的兵锋之盛。有地有兵,再加凉州这种地方偏僻得很,想要选个人主的话,李氏父子已经是相当突出的了。
  昀哥儿笑嘻嘻地把乔龄的文章单独拿出,这一篇肯定是要刊登的。等到了明天,他再趁机去拜访一下这个乔龄。
  “姜叔,孟老头那儿的文章飞鸽传书拿来了吗?”搁下乔龄的事,昀哥儿忽然问了另外一件事。
  虽然让其他人畅所欲言,但这个舆论还是需要引导的。
  因此昀哥儿让郑老头写文章,但文章角度从中立的角度出发,主打一个解读政策的好坏,但总体还是稍微偏向郡府这样一个角度。
  然后又让孟老头写文章大肆批判那些反对女子入学的言论,从极为犀利的角度出发,如你们嚷嚷什么,你们这么反对是怕学习学不过女子吗?你们要是不怕,就让她们去学。要是学不好,她们自然就会被学府清退,毕竟学府也不收留蠢货笨蛋。
  还有什么之前天水府被外族占据,没见你们这些叫嚷的最厉害的人去杀敌收复失地,现在跟自己人哔哔,真是有出息。主打一个站在女子的角度,给予这些人一种痛击灵魂的破口大骂。
  这活就得让孟幞来,这老头贼会抬杠,关键还会有文化的骂人,骂人的文章写的犀利又激烈,有时候都要把人气的人心肌埂塞了。
  代笔笔杆子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昀哥儿都打算好了,以后孟幞非得给他调回郡县不可。
  别问,问就是要用他的笔杆子骂人。
  郑老头虽然也能写,可他写的文章都带着一股儒雅气,而骞珪则是有一大堆的事要处理,昀哥儿实在不忍心再压榨他了。再则,骞珪比较适合写堂皇大气激发人心的文章,比如之前写李氏父子出兵解救凉州牧的文章,那写得人热血沸腾。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