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是咸鱼[快穿](195)
沈应:“……”
沈应把女儿夺回来,“想要自己生去。”
沈明烛眼神控诉:“皇叔都已经有两个孩子了,侄儿一个都没有,分朕一个怎么了?”
沈应说:“滚。”
“怎么还骂人呢皇叔?”沈明烛嘴上嬉笑,然而已经潇洒地转过身。
他背对着沈应挥了挥手:“皇叔,朕不会放弃的,朕还会找你要的。”
第157章
主贴:【理涛, 沈明烛究竟是不是元复举?】
【都21世纪了,怎么还有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以为这都已经是默认的答案了。】
【也不能这么说吧,到现在还没有证据不是吗?】
【史书都不敢下定论, 景和年间的大臣也对此讳莫如深,目前找到的所有能定论的史实都没有能明确证明这一点的。毕竟都过去了一千年,还是不要这么容易先入为主好吧。】
【emmm虽然但是,元复举如果不是陛下自己的马甲,这种才能的人,指定已经被他薅到朝廷里干活了。】
【?】
【救命, 好有道理。】
【有道理+10086】
【说的是啊,元复举就如流星般出现了一年, 后半生籍籍无名,本来就能说明许多问题。】
【嗨呀, 把陛下代入黑心资本家之后, 一切都说得通了呢。】
沈明烛的脸黑了,“污蔑,这是赤裸裸的污蔑!”
今日是沈明烛的生辰。
他不爱大动干戈, 要不是沈应等人盯着, 他连生辰都不过。
只是拗不过他, 因此每年也只是几个心腹重臣思忖着筹备一个小小的私宴,算是为沈明烛庆生。
眼下恰好沈应、郑孟贤等几位重臣联袂前来御书房拜见,刚入坐,话还没说上几句,此光幕突然出现在殿内。
几人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一开始的慌张之后,很快冷静下来,并且从这些字眼里猜到光幕约莫来自后世。
不知后世是个什么光景, 但看他们说起皇帝与三公九卿时用词如此随意,料想应当过得不错,或许他们的世界里已没有了皇权。
一千多年……
一千多年后显然已经没有了雍朝,但后世既然过得不错,那也不错。
不过这“资本家”是什么意思?
既是用“黑心”来形容,看起来不是什么好词。可是看光幕上讨论的语气,又不像是在骂他们陛下。
几人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沈明烛,然后又默契地移开目光。
只有崔循和韩宜一脸愤慨。
——后世子孙当真不像话,怎么可以对陛下这么不尊敬!
【什么资本家!当皇帝的事,能叫黑心吗?】
沈明烛深以为然地点头。
【有一说一,说是资本家有点委屈陛下了,陛下有钱是真给啊,在陛下手底办事,只要办得好,钱、权、名是一点都不会缺的。】
沈明烛用力点头。
【就是太任性了点,每次微服私访总要偷跑,偏偏他武功高,别人又抓不住他,我要是他的手下我也头秃。】
沈明烛疯狂摇头。
几位大臣深以为然地用力点头。
【只有我觉得沈明烛其实没什么本事吗?全靠他有一群好大臣。文有郑孟贤许瑞章,武有秦铮钟北尧,宫内有崔循保护,宫外有韩宜监察,还有一个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好皇叔帮他处理朝政,我上我也行。】
【是是是,只有你这么觉得。】
【真要穿越了你又不乐意。】
【被韩如海抽一顿就老实了。】
【我再给你放松一点要求,明烛现在几乎已经是满分答卷,你就照着抄,能做到吗?光是那个雨夜你都没办法出皇宫,出了皇宫你都没办法进天牢。】
【真以为韩宜指挥使是傻子,什么人都效忠吗?他会效忠陛下,是因为陛下值得。】
【狄戎灭国之前,宗阶说,只要秦铮将军放他们一马,狄戎愿意成为秦将军用之不竭的军功章,他连退路都给将军想好了,说可以佯战,他也愿意献上自己的头颅做担保。话说到这份上,是个人都会心动吧?秦将军偏不,说打就打,毫不留情,他是真相信陛下,而这个陛下只能是沈明烛。】
几位被点名夸赞的朝臣心中没有喜意,惟余怒气。
隔着千年光阴不是无知的理由,不该这样抹消陛下的功绩。
但见说出这话的人被群起而攻之,他们才稍稍安慰了些许。
又见光幕说起秦铮,方诧异地看了眼冷静稳重的将军——这件事他们之前也不知情。
【只是“相信”吗?(狗头.jpg)】
【我说话脏,我就不说话了。】
【满朝文武为何支支吾吾?都不说是吧,那我说!】
【灭国之战打完,商九安私下问秦铮为何不同意,“将军就算信得过陛下,三公九卿人言可畏却也不得不防”。要知道当时秦铮的声望已经很高了,“大将军”的职称也已经是武将之首,而秦铮当时才三十出头。】
【他还这么年轻,已经面临赏无可赏封无可封的境况,何况青翼军说是他秦铮的私军也差不多了。再往上一步,帝位也不是不能够一够。】
【秦铮只说了四个字:心甘情愿。】
【这句话在后来他也做了解释。古往今来所有的君王最后似乎都走上了残害忠良的老路,哪怕有时并非君王之意,可为了稳定朝纲或是利益权衡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总是难以避免。】
【秦铮不是认定沈明烛永远不会变,他只不过是做好了,哪怕沈明烛变了他也接受的准备,所以他说——他心甘情愿。】
【磕死我啦磕死我啦。】
【君臣饭好香好香,有没有人写文啊?】
【猜你想看:《雍史》】
【后来果然有一次,秦铮被污蔑私藏龙袍,意图谋反。当时人证物证俱全,郑孟贤老大人已经致仕,满朝文武请求追究秦铮的罪过。众所周知,秦将军有一枚免死金牌,但是免死金牌不免造反死罪。】
【秦将军给陛下亲手写了一封信,大意是他愿意认罪,请陛下将他处以极刑,然后善待他的家人旧部。】
【这封信是什么意思?我给大家解读一下。】
【——我的陛下啊,不必担忧史官说你残忍,不必担忧留下残害忠良的骂名,我自愿认罪。我死之后,你可对我极尽哀荣,加恩我的家人,你尽可以踩着我的尸骨做尽一切使你的声望更加鼎沸的事。凡于你有益,便是我之所愿。】
这件事情还没有发生,故事里已经致仕的郑孟贤老大人正坐在御书房里,此时目光诡异地朝秦铮投来一眼。
冷静稳重的大将军几乎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苍天为证,他说不出这种话!
唯独沈明烛看得津津有味。
【这封信送到陛下手里,陛下很生气,直接烧了。然后让钟北尧带着秦铮出京散心,让他们把方圆八百里内的山匪都剿一遍。】
【陛下说大将军就是在盛京太闲了才会想东想西。】
【总之等大将军回到盛京,事情已经解决了。那套龙袍实在找不出是谁干的,陛下就说是他自己送的,最后也没有收回。】
【这套龙袍后来成了秦将军的陪葬品,秦将军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不是皇帝但是有龙袍陪葬的人。】
【好小众的文学,“实在找不出是谁干的”,所以陛下一点儿都没怀疑过可能真是秦铮将军干的吗?】
【那陛下可能也只会问:你喜欢这套衣服?】
【秦铮将军一直到死都是大将军,从三十万大军到八十万,陛下从来没想收回他的军权,连暗示都没有。】
沈明烛心想那当然不能收回,收回了让谁来管这些大军,他自己吗?
秦铮能干那就让他干呗。
秦铮看得心中熨帖,正觉得感动想要说些什么,就见光幕上那些不知羞耻的后世子孙又开始口无遮拦。
【我要是秦铮我都得爱死沈明烛。】
【从今往后,陛下的鱼塘里又多了一条至死不渝的小鱼。】
【大将军,你完了,你要给陛下打黑工打到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