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王爷(113)
热烈到他感觉等他们再见,他只是抱他一下,苻晔就能瘫软在他身上,任凭他为所欲为。
苻煌将信收了,身上铠甲凛凛,坐在大帐之中,雄姿英发,宛如一把利剑。
成了人夫,家国责任在肩,自己都想做一代雄主。
以前想要在苻晔跟前孔雀开屏。
男人都有这心思。
如今想开个大的给苻晔看。
第61章
虽然皇帝几乎每日都有信来,但随着大军距离京城越来越远,往来传递的讯息也越来越不及时。太后大概忧虑过度,选择了去福华寺斋戒祝祷。
苻晔则正式开始监国工作。
虽然有秘书省帮他,朝中也有谢相等人协助,但他每日公务依旧十分繁忙。他每每天不亮就爬起来,要到凌晨才能睡。
人人都想做皇帝,但皇帝这个位子,不经过多年培养,一般人还真做不了。
忙倒还好,世人都辛苦。
主要是心理压力大。
想到自己一个想法一个举措就干系到国事民生,特别怕自己没做好。刚开始真的是食不下咽,夜不能寐。
他希望苻煌早点回来。
苻煌比他更适合当皇帝。
他还是打辅助比较好。
除了这些日常办公,他得闲还要去京中各地巡查,因此他出宫的次数很多。
这种例行公务除了起到巡视的作用,也是为了安定民心和提高皇室威望。他如今是京中风云人物,无论到哪里都是人山人海。
赵紫英给章珪写信,也有提到他,说他去京郊巡视农田收种,“填塞于道,观者如云”,“桓王脱了鞋袜,亲自下田刨耕,百姓莫不称赞。”
章珪自然要把这话转给苻煌。
他发现最近每次京中来讯,都有一封信用的是洒金纸,信封里都会寄来一朵蔷薇花。
如此风雅之事,显然不是谢相等人,只能是王爷了。
他将此事给赵紫英讲了,他们夫妻俩都觉得此事并不简单。
一想到陛下和王爷也如他们夫妻一样,他们俩就又震惊又兴奋。
兴奋的是天子和王爷居然和他们一样,震惊的是……这可是陛下和王爷啊。
相比较来说,他们俩这名动京城的恋情反倒不值一提了。
他将赵紫英信中之事对陛下说了,细看陛下神色。
陛下身材高大,喜怒不形于色,大多数情况下都没什么表情。如今听他讲了这些,眉目间竟流露出难得的温情,道:“他倒惯会做这些。”
章珪忙道:“王爷以前曾与微臣讲,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一览大周江山,王爷善言谈,美姿仪,等将来天下太平,海晏河清,陛下可以带王爷巡视全境,既能满足王爷夙愿,又能让四海观瞻天家圣颜。”
好啦他其实一直想进言说当今陛下实在过于严厉,名声也差,亟需要王爷这样长得美脾气又好的皇室子弟多出来走走,对整个皇室包括对皇帝都有莫大的好处。
苻煌想了想章珪的建议,觉得甚好。
若天下平定,他就陪他一起周游全国好了。
苻晔就好出风头,他可以陪他出个够。
他想做的事实在太多了。
他想回宫去亲他爱他,想与他长相厮守。他这些时日细想他们相识相知,愈发觉得这是上天眷顾他,才在他暮气沉沉之际给他这样的恩赐,他若不鼓起精神奋力一搏,都对不起上天这份仁慈。
他将那信中的蔷薇花揣在怀中,然后将曾随他征战多年的乌鞘长剑背在身后,从大帐之中出来。
数年不曾闻过血腥味,此刻倒有些兴奋。
此刻龙纹金帐之外诸多大将都在,陛下要率精兵远离大军,提前奔赴虎谷关前线。皇帝御驾亲征,呆在后方做个定海神针就够了,如此实在冒险。
他们都很担忧,但陛下说一不二,他们也劝不住。
要是王爷在这儿,恐怕还能劝劝。
此时天色已黑,众人看着皇帝上马。
章珪站在篝火旁,衣袍被风吹得簌簌作响,今日无星无月,最宜趁夜出击。
赵紫英在信中说,他夜观天象,这两日京中有雨,也不知道此刻下了没有。
又想战场生死都在瞬间,陛下骑马远去之际,王爷远在千里之外不能知晓,若真天命不顾,只怕陛下身死之际,却还是王爷梦里人。
也真是叫他同悲。
南北相距千里,时间差都有好几天,京中这几日频频有坏消息传来,据说大梁的军队已经快要进入河北一带了,如今都是徐宗源等几位大将在前头拼死守着最后一道天堑,虎谷关。
不过最近京中反倒偷偷流传起一个比战事更吸引人的传闻。
有人说当今的桓王殿下,不是真的六皇子。
第一就是他长得实在太美了。
不说和当年齐王他们几个比,就是跟当今陛下站一块,身高长相也毫无类似之处。
第二就是他失踪多年,身份多少存疑。
不过这个传言大部分人都不信。
“那是因为桓王殿下比较像他母亲昭阳夫人吧?”
“就是,你以为是个人随便进宫说自己是皇室血脉就能蒙混过关的?当初桓王回宫,可是经过好多人检验的。”
“就是。我看是有人趁陛下出征,要散播谣言动摇民心吧!”
安康郡王:“……”
他在家气得差点砸了下头人刚送给他那幅金线密织的猛虎屏风。
他当然没有要这时候趁机造反的想法。只要苻煌还活着,谁敢反啊。
他只是……先铺垫一下。
万一苻煌回不来呢?
这还是这两日他几个心腹门客给他出的这个主意。
“如今陛下出征,结果未知,如果陛下出了事,难道郡王真的想把万里江山都轻易让给桓王?”
“桓王才回来多久,朝中根本没有自己的势力,根基不稳,咱们与陛下争,自然争不过,但和他争,不是没有一点胜算。”
安康郡王做小伏低战战兢兢活了那么多年,害怕的同时多少也有点小期待,毕竟任谁做几年第一顺位继承人能没有一点幻想。这个位置凶险,活在苻煌这样神经病的皇帝手下,时刻都怕会丢了命,这样的日子他实在过够了。
“自古以来废太子都没有好下场,郡王当初作为第一继承人,形同半个太子,太后等诸位重臣也曾对郡王寄予厚望,假如新君登基,会容得下郡王么?”
很有道理啊!
难道将来要比过去过得更提心吊胆吗?
他这血统出身真是害惨了他!
桓王论身份血统和声势如今都在他之上,要说桓王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身世存疑了。
他只是找人先传点有的没的,为以后做打算。
没想到居然没几个人信!
他说的也都是实话吧!
那桓王看起来的确不像他们苻氏的子弟吧!
如今居然有人开始猜是不是幕后有人散播流言。
吓得安康郡王缩在府里不敢出门了。
他底下那几个心腹门客胆子却比他大,见他吓得不敢出门,于是便带了一位贵人给他。
那贵人看起来也不过三十来岁,短须,长得其貌不扬,但气质不俗,说是浙州人,愿做他的谋臣。
他在京中谨小慎微过了这么多年,如今妻妾成群,儿女也都有了,自然不会轻信外人。
那人却道:“郡王可知道我是谁?”
安康郡王看了看他的门客,发现几个老人居然都站在那人身后,神态恭敬。
他心中一惊:“你到底是何人?”
那人拱手作揖,道:“我乃大梁天子谋臣何彦。”
!!
安康郡王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怒目看向他的心腹门客:“你们……你们这是要害死我?!来人!”
那叫何彦的道:“郡王不如想清楚了再喊人来。”
他话音刚落,郡王府的管家便带人进来了。
那人却丝毫不慌乱,道:“我劝郡王三思,我既然敢自爆身份,自然是有备而来。郡王杀了我等不要紧,却不知道如果宫里知道郡王私通大梁天子谋臣,这满府上下,可要如何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