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谋士系统在三国(344)

作者:辣个糊涂 时间:2025-05-09 13:11 标签:无CP 系统 穿越 历史衍生 古典名著 三国

  又或者说,是指向了天子。
  天子,刘协?真的假的?
  你要说刘协有做这个事情的动机,陆离是相信的,但你要说他有做这个事情的能力,那真的是信一秒都是对曹操防范措施的不信任。
  要知道当年作为卫尉,曹操的防范措施可是他辅助办的。
  是他……辅助办的。
  有些热闹真的是不能看,看着看着锅好像就已经飞过来了。
  虽然有关这场刺杀源自许昌的说法,是个未曾得到官方认证的传言,但这个说法跟曹操命悬一线还不一样,这是真有点无风不起浪在里面的。
  一般来说,别管源头在哪里,按照曹操的谨慎,不是那种会被刺客轻易近身的类型。
  除非是他绝对信任的人,不然他身边的护卫从未少过。
  有一说一,这要不是孙刘还没有解决掉,陆离高低得怀疑一下这是不是曹操自导自演的。
  可是此刻外部敌人还没有完全解决完,曹操应该是最希望许昌那边风平浪静、保持安静的人才对。
  陆离拿着曹操送来的书信,其中除了保平安以及表达思念外,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
  那么此刻的他,到底是应该动,还是应该静呢?
  说起来,刘协的嫡长子如今似乎也好几岁了,虽然这个时代孩子长到这个岁数也不敢说一定能够平安长大,但四舍五入一下也算是立住了。
  皇后是怎么想的,国丈当真还如过去一般安静吗?
  那些被丢在许昌跟刘协一起“隔离”的人,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好不容易成了中央大员,当真甘心就这般让自己的仕途戛然而止吗?
  而刘协本人又是如何想的呢,安静认命,又或者孤注一掷?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到底还是天子。


第261章 递梯子
  邺城。
  收到了一大堆关切信的曹操,除了部分信件认真看了,大多信件都只是随意扫了一眼便放到了一边。
  实际上那场刺杀最后造成的结果真的没有什么,有些信送得比较的,信送来的时候,那个小伤口都要彻底好了。
  但结果不大是一回事,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则是另一回事。
  其实这场刺杀并不复杂,不过是曹操夜里着了凉,找来医工看一下,结果对方打开自己的药箱突然就掏出了一把匕首。
  当时真的很近的距离,但因为曹操身手好,加上对方或许是因为过度紧张,表现的确实有点废,再加上护卫立刻上前,最后一切有惊无险。
  可是能够这般进入内室给他看诊的医工,绝对是要能力有能力,要掌控有掌控,某种程度上可称之为心腹了,不说全心全意的信任,但也确实是有一定信任值在的。
  而且对方作为医工,明明有那么多手段,却偏偏学荆轲,匕首上也不带毒,好不容易能够近身的刺杀,搞得跟闹一样。
  刺杀失败的医工当场自杀,去对方家中查看,早已空无一人,更准确的说,是没有一个活着的人了。
  姿态各异的尸体,齐齐的将医工的所有家人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只从调查结果来看,这场刺杀其实并没有指向许昌,反而指向了荆州,倒不是荆州的陆离,而是荆州属于刘表的门客。
  可是说真的,荆州刘表的门客能够跑到邺城来收买曹操的医工行刺,你还不如说是邺城原本的主人袁绍的门客来帮袁绍报仇呢。
  抛开这个完全不能令人信服的调查结果,又突然出现了有关刺杀一事与许昌有关的谣言。
  谣言  一经出现就立刻传的沸沸扬扬,被抓住的绝大多数谣言散播源头都是当场自尽,而除掉了这些传播者,谣言也并未因此停下。
  原因说来也简单,一方面是不少人想要借此试探曹操的心意,另一方面则是大家是真的有点相信这个说法的。
  或许一切本也不是谣言,但不管是真是假,在这个时候,它都只能是谣言!
  曹操看着已经结痂的伤口,边缘处如今已经微微翘了起来,这种伤口放在自己最开始在行伍中厮混的时候,属于压根都不需要处的那种。
  可是现在,它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曹操再也不会让一个医工带着药箱,在毫无检查的情况下单独出现在自己面前了。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很容易被打破的,对于曹操而言,尤其如此。
  跟文若达成共识的好心情都没能持续多久,就被一把来自药箱的匕首划了个稀巴烂。
  虽然对外绝对是要辟谣,这种事情与陛下绝对无关,但曹操心里却忍不住想,这事真的是天子做的吗?
  他清楚自己的转变,若是以前,天子这般做他真的会很难以接受,有种被背刺的感觉。
  但现在不会有这种感觉了,取而代之的是审视,审视这场刺杀的背后蕴藏着的东西。
  天子的态度,支持天子的势力,大家对汉室的想法,以及对他的想法。
  说起来,他至今仍然没有给陆离一个答案,对方到底是怎么想的,真的愿意一直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后吗?
  其实在调查过程中,不少证据都或明或暗的指向了陆离。
  但就算刚刚被还算信任的人背刺过的曹操,也没有因此便产生怀疑。
  如果是伯安的话,怎么会这么容易被人查到呢?
  当然了,也不能排除对方就是在利用这一点来反其道而行之,但曹操选择不信。
  真要有这个心,多少机会可以进行呢,为什么非要选择这个时候。
  就好像那位医工,多少机会可以选择呢,怎么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呢?
  曹操想不明白,是有苦衷吗,会是被人威胁了吗,不管是哪一种,背叛就是背叛,或许本也不需要特别明白。
  看了一眼从荆州那边送过来的信件,每一封都非常具有个人特色,都不用对字迹,也不用看写信人,只看一眼内容就能轻松辨认。
  曹昂带着几分家书风格,吕布的看起来像是被人逼着写的客套话,充满着一股没有别的意思,单纯随大流跟你意思意思的感觉,而陆离的……
  必须得承认,有的时候人看人真的会带上滤镜的。
  很多人说陆离写作风格充满着很难评价到底有意还是无意的阴阳怪气,但曹操他有滤镜啊,他觉得吧,伯安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你们一个个的难道都是敏感肌吗,别天那么敏感。
  但是现在,也不知道是滤镜暂时消失了还是心思稍微变化,总感觉久违的回忆起了当年被陆离阴阳怪气支配的感觉。
  他,也不是一开始就对陆离拥有滤镜的。
  将陆离的信件放下,曹操拿起了一旁的一份文书,别管一场刺杀牵连出了多少事情,最重要的还是强大自己。
  两年灭孙刘,战事发展或许未必尽数如计划那般,但目标是很明确的摆在那里的,敌人也同样如此。
  若是所有敌人都能这般直接明了的摆在台面上,那该有多好啊。
  曹操短暂进行了一下不切实际的幻想,然后就将自己的经历投注于现实之中。
  非要在这场刺杀中找一找好处的话,其实也不是没有好处。
  比如说原本曹操还有点着凉,结果医工搞出了这么惊险的一幕,之前觉得不适的地方,被这么一刺激几乎消失殆尽。
  仅从医疗结果来看,对方也算是在死前完成最后一单了。
  ————————————————————
  襄阳。
  或许是因为距离原因,在邺城造成不小轰动的刺杀事件,在襄阳只是引起了短暂的震惊,然后就被曹操送来的解释说明迅速摆平了。
  真正意义上说,或许不能称之为完全摆平,毕竟这件事情不仅荆州刘表旧部被牵连进去,连陆离都没有逃过,但因为曹操对于这个调查结果并不信服,所以他们并没有多么困难的就从背锅的风险中解脱了出去。
  是真的解脱了吗?
  陆离心里清楚,事实未必当真如此。
  交流是很重要的,解释是很有必要的,但它也并非什么时候都绝对有用的。
  就比如这一次,陆离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曹操完全没有问的想法。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