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系统在三国(327)
刘璋这边做好了防范准备,然而刘备一副要冲着他来的架势,结果最后实际上却奔着张鲁而去了。
这——
刘璋觉得刘备这人真是有病啊,不过这不妨碍他看着这俩自己都不喜欢的存在狗牙狗一嘴毛。
刘备那边地盘是突然得到的,兵力是以旧日残兵为主,比不得张鲁那边在汉中经营日久。
可是对方去的突然,也算是打了张鲁一个措手不及,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部分劣势。
现在但凡有个第三方势力掺和一下,基本上可以说是帮谁谁赢。
刘璋作为益州牧,显然是最合适的第三方。
然而这两方没有任何一方是他想要帮助的存在。
跟张鲁最开始是张鲁骄纵不愿听从他的,然后他干脆杀了张鲁的母亲与家室,张鲁又煽动一些人进行反叛,反正现在是血海深仇状态的。
至于刘备,刚刚夺走了他几乎一个郡的地盘,刘璋又不是什么健忘症,不至于刚刚发生过的事情转头就忘。
反正这俩人,对于刘璋而言算是将新仇旧恨都集齐了人,但凡帮了谁,对刘璋而言都是一件恶心事。
所以他当然是选择两不相帮了,不仅不帮,他还趁着双方打起来,开始夺回本该属于益州的地盘。
在你打我,我打你,他打我俩的情况下,益州成功乱成了一锅粥。
作为益州的好邻居,如今的荆州牧陆离见到这个情况,简直不要太高……太令人悲伤了。
人家益州牧好心收留你,却不曾想你竟然反客为主,恩将仇报,刘玄德你这可太不当人了。
曹操那边在张松回来后就有过军事方面的提前安排,虽然刘备得到巴郡的速度超乎大家想像,但是也概括在提前安排的可能性之中。
提前安排的部分,说的是如果刘备在益州动手,他们就以对方擅自聚揽私兵攻打地方为由,直接对着对方动手。
毕竟在曹操看来,个益州,刘备是最不确定的那个因素,也是最有威胁力的存在。
哪怕对方处于一个狼狈落脚的状态,曹操那边制定计划的时候,都是将对方划分到威胁因素中指定的。
现在看来,这显然制定的非常有先见之明。
事实上对于刘备得到巴郡最快接受的,甚至不是刘备那边切实行动并收获的一群人,反而是在荆州的陆离。
他都有诸葛亮了,他得到一个巴郡难道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吗?!
陆离也不是过度神化诸葛亮,而是刘备那边有诸葛亮的同时,也不乏可战之人。
不说关羽、张飞、赵云这几个后世几乎无人不知的,就说他手底下那些兵,那可算是跟着他南征北战好多年了,固然有众多战败情况,但是能够在众多战败中成功存活下来,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证明。
而且居安思危,居危亦思安,他们跟着刘备颠沛流离太久了,之前在江夏更是尝尽了无后方补给的忐忑,为了能够有一块地盘,不至于继续朝不保夕,那是真的会拼命的。
一方文武具备、军心可用,一方毫无作为,战备松散,两相对比,刘备那边要是不能赢,似乎才是需要让人怀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248章 四方情况
荆州如今的文武分工是很明确的,有关军事方面的事情,陆离负责管后勤相关。
倒不是说曹操认为陆离只能管后勤,而是陆离明显更加擅长管后勤,而且在这方面拥有充足的经验。
相比较起来,在行军打仗方面,陆离显然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
这种没有不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纯粹就是完全没有机会去做,故而没有经验,而没有经验,没有成败,自然也无从得出能力优劣的结果。
在这个时候,也差不多到了要求稳的时候了,曹操不可能放着有经验的不用,去赌陆离到底是不是个被埋没的军事奇才,而陆离自己对自己知根知底,也完全没有在这方面出头的想法。
大家彼此都对自己心里有数,也都走自己最擅长的路,为所在阵营奉献着自己最大的力量,并且会从领头人那里得到应有的报酬,完全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正面循环之中。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公平二字,这样的他们没有任何由不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可这个世界上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意想不到、天意难测倒是时时刻刻。
我们能赢吗,我们会赢吗?
陆离以为自己会很忐忑,他以为自己会焦躁不安,他以为自己会日夜难眠,可一切他以为的情况都不曾发生。
他就只是按部就班的将一切做到自己能够做到的最好,然后,不是静待命运给出答案,不是期盼天命的垂怜,而是相信自己的同僚与老板不会令人失望。
他们从未让人失望过不是吗。
比起尽人事听天命,果然还是听人命更加好一些吧,陆离忍不住想到了自己前世看过的热血漫画,这也就是穿越到了历史频道,换成是热血频道的话,只要喊着友谊啊,羁绊啊冲上去,一般很难会输吧。
小小发散了一下思维,陆离又忍不住想要叹气了。
乱世非常不好的一点就在于,战争说开始就开始,完全不遵循避开春耕的种田规则。
虽然也能够解,毕竟战机转瞬即逝,打之前要先说一声的形式主义战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发展不下去了。
可是……
只能说幸好不是在荆州打,至于益州,先让刘璋头疼着吧。
不,考虑到对方那个做派,对方可能并不会感到头疼。
明明还不是曹操的地盘,陆离却已经忍不住开始贷款担忧上了。
那或许还不是曹操的地盘,但迟早会是的,实在很难不担心那群人将地方糟蹋的太过,之后收拾烂摊子都不好收拾。
毕竟陆离干得,真的是收拾烂摊子的活。
陆离在这边做着后勤保障,前方搅入益州大乱斗的主力目前是夏侯渊,而曹操正在准备赶来的路上。
刘璋那边原本是浑水摸鱼的一个状态——两方都不帮不说,还两方都要趁机偷偷摸摸打。
但是有张松在,刘璋那边很快就变成了准备配合着曹操打,说不定还能一步到位成为对方的自己人,然后让他继续做一州之主也不是没希望啊。
就算他这边官路断了,但他又不是没有儿子,子嗣的官路不断,这不就是往上走的一个象征吗。
考虑到曹操很可能要改朝换代,汉室宗亲怕是没有办法继续当下去了,做一做新朝的世家豪强也是一个不错的奋斗目标嘛。
刘璋这个汉室宗亲看得很开,他没有什么光复汉室的想法,毕竟天子都有子嗣了,就算绝嗣,这皇位也轮不到自己身上来不是。
况且天下汉室宗亲何其多,他们这一脉是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的后裔,真的是远到没有什么爵位或者封地可以继承的那种。
当初他亲爹靠着汉室宗亲的身份也没有谋得多么大的官职,后面主要还是靠着自己努力向上奋斗得到了一切。
这里面汉室宗亲的身份不能说没有起到一点帮助作用,但帮助作用确实没有那么大。
换到如今这个时候,汉室宗亲的身份反而成为了一种枷锁与危险。
反正刘璋没有非要对得起列祖列宗的想法,他也没有这个本事,他认了。
就这样,在刘璋的“认命”下,很神奇甚至可以称之为很荒诞的一幕出现了。
原本大家都以为接下来要么是曹操打扬州,要么是曹操打益州,结果现实情况是益州牧配合着曹操一起打汉中与刘备。
嗯,这场面谁看了不说一声长见识呢。
反正陆离也觉得挺长见识的,刘焉要是知道自己儿子是这么样子的一个儿子,也不知道当年还会不会据力争的非要在地方上设置州牧了。
哪怕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陆离依旧记得那场自己在朝堂上失败的辩论赛。
虽然说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有着陛下帮忙拉偏架的他妥妥的虽败犹荣,可陆离半点不这么认为,失败就是失败,不会有什么可光荣的地方。
更何况那一场失败带来的东西太多了,比如跟董扶之间的一拍两散,比如说直接意识到自己其实根本没有办法改变刘宏任何已经真切定下来的事情,再比如说他深刻明了大势难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