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谋士系统在三国(199)

作者:辣个糊涂 时间:2025-05-09 13:11 标签:无CP 系统 穿越 历史衍生 古典名著 三国

  况且这事其实也没有必要一味地悲观,谁知道袁绍那边要怎么做呢,不说对方如今可是朝廷册封的大将军,就说先前有机会迎奉天子的时候不动弹,如今找出了个死而复生的弘农王,难不成对方还想要效仿董卓,再行废立不成。
  对方要是真这样做了,他们再担心也不迟。
  这件事情中,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主动权的袁绍如今在做什么呢?
  他看着自己手下文武在那里争议不断,作为需要拿主意的存在,却个人一副游离在外,与我无关的样子。
  曾经劝说袁绍迎奉天子的沮授,此刻半点没有让对方立起少帝跟许昌那边对打的意思。
  原因也很简单,时机不对。
  太了,少帝“复活”的太了。
  如今的陛下已经当了八年多的皇帝了,如今明面上又无过错,你袁氏的袁公路前不久还称帝了,你这个时候要是搞废立,绝对比董卓还名声差。
  有几个人会认为这是拨乱反正,又有多少会觉得你袁氏果真狼子野心。
  再者说,万一陆伯安那边狠心一下,你都不好证明他们的身份。
  如果当初讨董联盟时,陆离救出人之后立刻带到联军这里来,一切或许会大不相同,可他偏偏不曾这么做。
  是那个时候就已经不再信任联军了,还是他另有打算?
  可如果是另有打算,他那个时候能够打算什么呢,总不能对方那个时候就已经想好了日后投奔曹操,帮着曹操迎奉天子吧。
  沮授不赞同,自也有赞同的。
  不赞同有不赞同的道,赞同自然也有赞同的原因。
  这原因说起来还跟袁术有着不小的关系,对方在面对曹操一败再败之后,终究还是选择了朝着袁绍低头,信中破天荒的对着袁绍就是一顿夸,总结为天命在你、玉玺给你,保我一命,中不?
  别看袁绍之前还被说动了帮忙对付他,但是面对倒霉兄弟难得一见的低头,袁绍还是选择了点头。
  毕竟这可是袁术的服软,况且对方还要带着传国玉玺来向自己低头呢。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无意中翻出了陆离的“陈年旧账”,袁绍绝对要好好说道说道这番“破天荒”的情况。
  不说大摆筵席,至少也会分出心力来得意一二。
  但现在,派一些人马去接应对方,就已经是袁绍全部的兄弟情了,反正他们之间本也没有多少这些东西。
  赞同的道之一,就是袁术那边即将带着传国玉玺而来,而好巧不巧的,他们正好就在这个时候发现了先帝仍存于世的嫡长子,这不是妥妥的天命在此。
  虽然对方曾经被废除帝位,但废除的那个人是奸贼董卓,因为敌人的奸邪,被废除的莫名就自带一股正义感。
  至于从未有过废帝再立的情况,这凡事都是从无到有的,过去没有,那就从他们这里首开先例又能如何。
  他们这才叫做拨乱反正,众望所归,顺天应命。
  况且如果不这样做,那何太后母子俩岂不是就这样砸在他们手里了。
  杀了是绝对不能的,这性质比董卓还要恶劣。
  毕竟人家都已经隐姓埋名藏于山野之中了,你将人找出来不说,还要再将人杀了,这未免太决绝狠毒了些。
  而如果不杀就这样养着,说不定就会传出什么他们明公当年便对何皇后有非分之想,所以非要将对方找出来养替身。
  别的消息或许流通起来总是各种麻烦,但是像这种带着低俗色情想象的东西,传播起来那叫一个快,而且传着传着就容易失真。
  真的按照后者来,说不定传到最后,事情会变成——其实少帝刘辨就是袁绍与何皇后的孩子,当年陆侍中就是知道了这件事情才跟他决裂的。


第145章 穷途末路
  赞同与不赞同的各自说完,还激烈掰头了一番,结果抬头一看,拿主意的那个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会他们的意思,自己一个人孤立了他们全部,现在正不知道在想什么呢。
  哪怕是已经有些习惯了对方某些执念的众人,这个时候也不由开始破防了。
  明公,你可千万别告诉我们,你这个时候还在思考陆伯安。
  你说你要是真的这么在意,上次人家来的时候,你强留下来不就行了,那个时候你非要搞风度,结果现在自己在这里没完没了。
  你这到底是要折磨自己,还是借着陆伯安在这里pua我们?!
  许攸忍不住道:“明公缘何不言?”
  他是站在不赞同党里面的,不过他不赞同的原因跟沮授的不一样,他纯粹就是对灵帝的恨屋及乌依旧没有结束。
  况且如今正统人心所在,皆不属少帝,何必非要做无谓之举。
  被众人等着给一个结果的袁绍,其实并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样因为陆离走神,他们说的话他都听到了,也正因为他都听到了,才为这些各有各的道的计策,迟疑难定。
  袁绍沉思片刻:“此事容后再议。”
  田丰见不得容后再议:“明公缘何迟疑不定,此番虽是误打误撞,但到底叫我等占尽先机,正该速定计策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如何犹豫辗转,坐失良机!”
  袁绍心中不快,却也没有立刻发作:“元皓言之有,只是此事陆伯安怕是已经知晓了,算不得占尽先机。”
  田丰道:“事以密成,言以泄败,陆伯安会知晓,不也是明公相告,明公缘何一而再、再而三对外人知无不言。”
  袁绍不由冷下了脸:“此番事前,谁曾想会有如此结果,元皓莫要本末倒置才是。”
  说完,袁绍说起了关于接应袁术的相关事宜,不愿谈论的意思表达的很明确。
  不过其实这次袁绍是真的被冤枉的,他可不是知道情况后主动跟陆离泄密,他一开始只以为那是陆离藏匿起来以策万全的家眷,后面觉得事情不对劲让人去调查,这才查出了所谓家眷的真实身份确实是家眷。
  只不过这个家眷不是属于陆离的家眷,而是属于先帝的。
  真要说起来,这番在田丰口中的“占尽先机”,还是源自袁绍对陆离的特殊关注呢。
  袁绍不准备解释这个,毕竟真解释起来,好像比田丰的误会还要让人觉得上赶着。
  大家顺着袁绍的意思说起了袁术,毕竟袁术也是有点重要的。
  袁术此刻的情况是如何的呢?
  自从来信向袁绍表达了服软求接纳的意思,并且得到了对方同意接纳的回复后,袁术这边就已经开始准备着去邺城了。
  他此刻正在扬州,要是选择从荆州那边绕,不说刘表的态度,这个距离也实在是拉得太长了。
  而如果从豫州走,袁术不觉得在正面战场打不过曹操的情况下,自己一群人有本事走过豫州,再穿过对方的大本营兖州,去到袁绍那里。
  最合适的行进路线,就是从徐州那边走,到青州跟袁绍那边的人碰头。
  袁绍给出的回复里面,计划的接应方案也差不多是按照这个来的。
  至于曹操会不会想到这一点,那八成是会的。可别管他想不想得到,这确实就是最佳的选择了。
  如今关于何太后母子的情况,消息仅仅只在曹操几人、刘协几人以及袁绍那边流传,袁术半点不曾得到消息。
  但是在收拾离开要带的东西时,除了绝对不可能不带的传国玉玺外,袁术拿过了一个锦盒,盒子里面装着的,是当年陆离为了让孙坚与他一起前往洛阳,来袁术这里要粮草时抵押给他的那块玉佩。
  哪怕得到了传国玉玺,袁术都不曾将其弃若敝履。
  事实上当年陆离刚刚跑到曹操那里去的时候,袁术还想过要给对方写信的。
  但后来一想到袁绍,他突然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倒不是因为有兄弟情所以顾忌对方的想法,而是如果他写了信真的把对方招来了,那自然是欢天喜地的大好事。
  可如果他跟袁绍一样都被拒绝了,这不瞬间就成了难兄难弟了。
  敌人的失败固然让人喜悦,自己的失败也很令人心寒。
  比起不能确定,又或者说很有可能失败的尝试结果,袁术宁愿不去尝试,这样还能有立场嘲笑袁绍心心念念却被人家拒绝,这不瞬间就赢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