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前朝余孽只想卖烧烤(232)

作者:孟冬十五 时间:2023-02-14 12:12 标签:种田文 穿书 宫廷侯爵 美食

  这个时代正宗的参军戏更像双人相声,一唱一和间讽喻时事。
  楚溪客为了更好地展现当时的情形,利用参军戏这个壳子,排了一出小品,在符合事实逻辑的前提下,有包袱,有泪点,还有新奇的舞台设计和服装搭配,加上演员生动的表演,一下子就吸引了百姓们的目光。
  只演了一场,就轰动了平川城的大街小巷。
  第一场,百姓们只是瞧热闹,谈论的话题也是围绕在这种新奇的形式上;第二场,楚溪客安排的“水军”上场了,开始把众人的关注点引到内容上。
  演到第三场,便有“自来水”出现了。
  最初是那日亲眼见证了棉田事件的采棉人。前段时间气氛紧张,人人自危,谁都不敢出面说话。
  这时候,借着参军戏的由头,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当时我就在现场”,顿时就能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过去。
  原本默默无闻的人,陡然间成为人群中的焦点,谁不羡慕呢?于是,越来越多的亲历者站出来,还原了当日的情形。
  这下,百姓们才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幕后黑手不甘心,依旧暗中散播“不过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全家就被赶走”的恐慌。
  紧接着,楚溪客就颁布了一则诏令——
  首先说明,只要拿到平川户籍就人人平等,并没有什么“新平川人”、“老平川人”的区别。
  其次,明确列出做出哪些事才会被取消户籍,彻底消除百姓们的恐慌情绪。
  这下,再有人说“指不定哪天就轮到你们家了”,百姓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回怼:“我家一不卖国,二不泄密,小偷小摸都不会,担心个锤子哦!”
  当这种积极的情绪在百姓中蔓延开来,贺兰康手下的特种兵方才使出雷霆手段。
  那些躲在暗处搅弄风云的长安细作一个个被揪出来,捆起来游街示众。
  之所以会游街,就是为了让百姓们看清楚,这些他们曾经的“好邻居”、“好兄弟”,打着为他们好的旗号给他们出谋划策,其实只是为了利用他们而已。
  不知道多少人幡然醒悟,庆幸自己没有着了歹人的道,更多的人相互告诫,可不能再傻乎乎地被人利用。
  历经此事,平川百姓的防范意识嗖地一下拔高了一大截。
  《棉田记》还在上演,不过,已经从原本单纯的“说明真相”渐渐演化成了真正有血有肉有温情的故事,还是连续不断的折子戏。
  百姓们也渐渐知道了他们关心的那些人物的结局。
  比如,那位做事稳妥又富有同情心的书记官,后来被平川王殿下推荐到户部,从一个九品小吏一跃成为天子近臣。
  甚至,多年以后《棉田记》继续上演,这位彼时的小吏已然在金銮殿上位列首辅。
  还有那个父亲战死,母亲改嫁,和祖母相依为命的采棉小童,因为平川王殿下一句“草棚中缺个添水的”,书记官便理解了其中的言外之意,把那个瘦弱的孩子提拔为“添水小工”。
  这位“添水小工”见识到了平川军的威武,从此立志成为大将军,多年之后,他真的做到了。并且,他还主动放弃了去长安做大官的机会,一生都驻守在平川城,护佑着这方水土。


第146章
  一千亩棉田, 总共收了三茬,粗粗算下来棉花产量足足有二十万斤!
  楚溪客高兴坏了,不枉他想方设法找来牛羊粪便, 不枉他费尽心思改良草棉品种,不枉他苦口婆心地推广精耕细作的理念!
  那些曾经抱怨过“平川王屁事贼多”的屯田兵们彻底闭嘴了, 相反, 他们把楚溪客当成了神,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创造奇迹的神!
  更神奇的还在后面。
  在所有人都没注意到的地方,一片建筑群悄悄地盖了起来,直到正式揭牌运营的这天, 百姓们才恍然发现,城外不远处竟多了一个“平川棉纺厂”!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 这个棉纺厂被归在了工部之下,里面的工人拿的是官府的“俸禄”, 几乎相当于当官的了!
  而且,其中半数以上都是女工!
  消息一经公布, 城中百姓奔走相告,有人欣喜若狂, 有人哭爹喊娘。
  要知道,当初选拔工人的时候, 人人都可报名, 只有一个要求,需要先学习三个月,三个月内没有工钱,只管吃住。
  起初, 很多人觉得,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管吃管住还能学一门手艺,干脆去试试。于是,报名的人很多,官府照单全收。
  这时候,百姓们还不知道棉纺厂背后的主办者是官府,还以为和先前的“食品加工厂”一样,东家是楚记。
  所以,很多人学到一半就坚持不下来了。
  有的人是缺乏耐心,在纺织机前坐上一刻钟就屁股长刺,早早地溜之大吉。
  也有的人是禁不住诱惑,今日看到食品加工厂赚钱,就跑到食品厂了,明日看到采棉花赚钱,又跑去采棉花了。
  总之,头一个月就走了一大半。
  还有一批人不乏耐心,也禁得住诱惑,但是,少了点天赋。
  旁人学习使用纺纱机,一天就会了,稍稍反应慢一些的,三五天也会了。可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半个月、一个月下来,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时不时犯错。
  这样的人中,有的人承受不住被同伴碾压的落差,或者自身挫败感带来的打击,最终离开了;也有人凭借努力和毅力坚持了下来,第一个月没学会,第二个月就渐渐地上手了;还有人另辟蹊径,纺线学不会,我可以去搓棉条啊?棉条搓得好,照样可以赚到不错的工钱!
  因此,留下来的就是这些人了。
  这些人,不管是能力卓越还是心志坚定,都将在自己适合的岗位大放异彩。
  其实吧,也不是所有人都野心勃勃,想着绽放什么光彩。能有一份工作,可以赚些钱贴补家用,就已经很知足了。
  住在中三区的小花蛾就是这样。
  她家是从漠北迁入平川城的,去年雪灾,她失去了祖父祖母和一双弟妹,母亲也因此落下了病根,多亏了平川王慷慨收留,她和父母才活了下来。
  可是,他们却不敢再回到草原了,担心今年再遇上大雪,仅剩的一家三口都会死掉。
  幸运的是,她的父亲因为建造王城的功绩,获得了落户分房的资格,后来又加入了平川王的“施工队”,去云州赚钱了。
  家里剩下母亲和她,母亲每日出去放羊,她在家无聊,就出来工作了。
  听说其他地方女子都不能工作的,只有平川城才可以,小花蛾觉得自己真幸运,因此工作起来也很开心。
  今日,是正式上工的第一天。
  小花蛾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工厂,还没走到大门,目光就已经被吸引住了。
  一条笔直的水泥路通向大门,门楼仿佛有城墙那么高,门两侧还有士兵在站岗!
  这还只是给员工走的侧门,旁边的一位工友说,北面还有一个专门过车马的正门,更高大,更气派!
  进了门,就看到一个开阔的大院子,目光所及之处全是平坦的水泥地,不见一丝扬尘。
  路旁有一个高大的指示牌,上面钉着几块横木,每一个横木指向不同的方向,有的画着“车间”,有的画着“办公楼”,有的画着“食堂”或者“员工宿舍”……
  之所以是“画”而不是写,是因为工人们都不识字。不过,这些画他们在培训的时候已经学过了,因此一眼就能认出来。
  小花蛾依照先生的叮嘱,找到了“人事处”。
  人事处的领班也是一位年轻女子,态度温和周到,先是让她坐下来休息了一会儿,等到人凑到十个,便带她们去了换衣间,换上了统一的工作服。
  这时候就可以去厂房了。
  厂房是长长一排,仿佛望不到头,每一个车间前都挂着对应的牌子,门廊也涂成了不同的颜色。打头的那间是一个巨大的库房。
  小花蛾看到,已经有成堆的棉花堆在库房里了。
  领班笑盈盈地说:“今日诸位的工作就是把这些棉花全部织成棉布。”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