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掌柜(93)
谢放收到阿笙关心地眼神,既是同李楠、姚关月他们几个人解释,亦是同阿笙解释。
谢放是打定主意,这一辈子,绝不会再让自己染上酗酒的毛病。
最好的方式,便是从此再也不去触碰。
只是他过去喝酒喝得实在太频,倘使他忽然告诉大家他要戒酒,大家必然会觉得突兀。
谎称是大夫的交代,合情合理,且归期他们亦不会起疑。
姚关月恍然:“难怪。我说么,你怎么连酒都戒了。”
李楠纳闷地问道:“莫不是少少喝一些也不行,需得是滴酒不沾才行?”
姚关月亦道:“这人生要是不能饮酒,那该少了多少乐趣啊。”
谢放:“喝茶亦是一样的。”对阿笙道:“给我们来一壶咱们府城当地的白毫吧?”
阿笙是希望二爷少饮酒,未曾想,二爷竟是戒酒了。
阿笙心里头虽替二爷觉得遗憾,但想到是大夫的吩咐,认为二爷做得对,既是大夫有所交代,最好日后还是不喝了。
他可是每回给祖宗磕头上香时,都会暗暗求祖宗保佑,二爷长命百岁。
二爷将酒戒了,于二爷身体而言,兴许当真是件好事。
…
“怎么样?阿笙,二爷今日都点些什么菜?”
阿笙回到厨房,师父乔德福便迎了上来。
实在是今日中午,厨房没什么活,可见前头生意大大受了福满居的影响。
乔德福自是希望二爷能够多点一些,进项什么的暂且不提,好歹今日的食材,用去一些,否则今日进的生鲜可就砸手里了。
掌柜的事不会责怪他,可要是今日亏空太多,他心里头过意不去。
阿笙便将菜单一一告知师父。
这可是今日最大的一桌了,乔德福问道:“点了这么多?这可不是一个人的量,是二爷今日在我们店里,宴请朋友?”
这顿饭,应当是二爷做东,毕竟是二爷提出的上楼上包间吃饭,遂点了点头。
乔德福笑容满面,“还是二爷够意思啊。今日在我们长庆楼宴请朋友,旁的不说,真真是给咱们添人气了。“
阿笙晓得师父的这种高兴。
事实上,对于二爷的到来,他亦是备觉惊喜。
乔德福拿过手边的围裙,重新给系上,对阿笙道:“阿笙,厨房这边不用你帮忙,你去楼上包间看看二爷他们还有什么需要的。”
阿笙是要去泡茶送到楼上去,也便点了点头。
出了厨房。
阿松盯着少东家离去的背影,脸色沉沉。
师父实在太偏心!
…
阿笙手里头端着托盘上楼。
除却二爷点的一壶符城白毫,还有一碟花生、玫瑰瓜子、薄肉脯、红枣、开心果等几样吃食。
李楠一下子注意到了多出来的几碟小吃,“嗯?怎么还有瓜子?我们似乎没点瓜子?”
阿笙将手中的茶壶、茶杯,以及吃食一一放下,脸颊微红地比划道:“我请几位公子的,希望几位别嫌弃。”
他是不敢奢想二爷的这几位朋友当真将他视为朋友,不过来者是客,自是希望能够好好招待客人。
其他人瞧不懂手势,便巴巴地去看谢放。
谢放便笑着帮着翻译了一下,“阿笙说是送我们的,希望我们大家别嫌弃。”
姚关月:“哪里,哪里。心意无价,我们怎会嫌弃。”
阿笙感激地瞧了姚公子一眼,拿过茶壶,给大家斟茶。
“我来吧。”
嗯?
阿笙尚未反应得及,谢放已经将茶壶给拎了过去。
梁学义、李楠、孙瀚宇,便是姚关月,都愣愣地盯着给他们斟茶的南倾。
他们几个人从前聚会时,要么由堂倌替他们斟茶,若是在他们各自家中,便是小厮代劳。
何曾见南倾亲自斟过茶?
姚关月忙道:“我自己来便……”可。
见谢放端拎起茶壶,由于姚关月就坐在谢放左手边,便以为谢放是要给他斟茶,毕竟,南倾的右手边是云平。
按照今天这情况,怕是得最后一个才能轮到云平。
姚关月哪里好意思当真麻烦谢二公子给他斟茶。
欲要将茶壶接过,但见谢放倒了一杯,又拉着阿笙在他身旁的空位坐下,“忙了一上午,喝杯茶,先润润喉。”
说罢,将茶壶放在了中间,对桌上的其余三人道:“大家随意。”
第52章 是您的了
阿笙瞧着被推至他眼前,冒着热气的茶杯,只觉脸上都要烧起来。
二,二爷怎的先给他倒了?
他是少东家。
哪有,哪有先给主人家倒的道理。
二爷哪里会管这些。
像是半点未留意到桌上其他人或震惊、或错愕的表情,二爷小声提醒阿笙,“记得吹凉,小心烫。”
阿笙红着一双耳尖,比划着,“谢,谢谢二爷。”
姚关月、梁学义、李楠以及孙瀚宇四人面面相觑,眼底错愕一片。
怎么个情况?
姚关月最先反应过来,他爽朗地笑了两声,“哈哈,随意好,随意好。来,我们大家都随意么。谁要喝茶,谁要吃点吃食,都自取,自取。”
…
姚关月给自己斟茶的时候,顺手替离他近的在梁学义同李楠将茶给满上了。
“多谢归期兄。”
“谢谢归期。”
梁学义同李楠相继向姚关月道谢。
“客气,客气。”
孙瀚宇坐在姚关月对面,姚关月实是够不着,便将茶壶给放在了中间。
这让手里头拿着茶杯,刚要递过去的孙瀚宇动作倏地一停。
孙瀚宇是家里的嫡子,除却跟长辈一起同桌吃饭,哪里自己斟过茶。
他原先想等着李楠斟茶的时候,顺便将自己的茶杯给递过去,毕竟过去他们几个人一桌吃饭,只要是李楠在,倘若小二在忙,斟茶递水的事都是李楠在做。
哪里想到,姚关月替李楠将茶水给倒了,只好自己去拿茶壶。
刚烧开的茶水自是烫的,孙瀚宇倒茶的时候没注意,被茶水烫了手背,其他几个人在说话,也没注意到他,孙瀚宇被烫得险些喊出声,唯有忍着。
孙大公子何曾受过这份委屈,脸色铁青,掀了这桌的心思都有。
只是不敢得罪谢南倾,便唯有忍了下来,便是脸不悦都不敢流露出一丝一毫。
…
姚关月将茶给吹凉,先是放在鼻尖轻嗅了嗅,一股茶香扑面而来。
缓缓地吹凉,浅尝了一口,甘冽入喉,姚关月眼睛亮了想,对阿笙道:“阿笙,这白毫不错。”
今年的白毫都是新茶,他跟爹爹两人在二三月份就去找茶农购买了,后头又放了好几个月,这个月拿出来,味道正是最好的时候。
阿笙弯起唇,比了个谢谢的手势,“谢谢姚公子。”
“是吗?我赶紧也尝尝看。”
梁学义说着,端起桌上的酒杯。
姚关月见他这般急,笑着提醒他,“记得稍稍吹凉,要不然小心被烫着舌头。”
梁学义面露尴尬,他确实方才端杯子的时候太急,指尖还被烫了一下来着。
听从了姚关月的提醒,他慢慢地将茶给吹凉,喝了一口,入口回甘,梁学义抬起头,望向阿笙:“是今年的新茶吧?果然很香。”
阿笙笑着点了点头,竖起大拇指,“梁公子真是个行家。”
梁学义瞧出阿笙是在夸他,只是后头比划着什么,他却是未能看懂,只好将眼神投向南倾。
谢放没有胡乱“翻译”,如实地道:“阿笙夸你是个行家。”
梁学义在家中虽是嫡子,可不是嫡长子,他上头还有两个哥哥。他两位兄长年长他许多,平日里对他学业、私生活都管得极严。
有良玉在前,他这块顽石在长辈心目中自是不够瞧的了,从来都是被责骂多,正面夸奖少。
便是同谢放、姚关月、孙瀚宇等几个朋友在一起,他也大都是担任“绿叶”的那一个,不大被人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