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掌柜(312)
阿笙比划着,“您付过钱了?”
薛晟:“自然。”
阿笙:“……”
阿笙给爹爹写过信,爹爹在信中只问他薛先生可不可靠,若是可靠,这合作可行。
倒是二爷……至今尚未收到二爷的来信。
后来他看报纸,方知繁市至北城的沿路,多个地方在打战,应当是书信不通,才会导致他迟迟未曾收到二爷的回信。
“阿笙可是在等南倾的回信?”
阿笙一怔,薛先生怎么知道……
“我几日前也给南倾写了一封信,他也至今尚未回复我。不过你别太担心,应当是现在多个地方在打战,导致书信投递延迟。过些日子,你定然就能收到南倾的回信了。”
阿笙轻轻地“嗯”了一声,希望如此。
薛晟瞧着阿笙担心的样子,忽地说了一句,“果真是被南倾给猜对了。”
阿笙一脸茫然。
什,什么?
二爷猜对什么了?
“瞧瞧,这是什么?”
薛晟像是变戏法似的,从怀里取出一张折叠过的画纸,递给阿笙,“展开看看。”
阿笙一脸疑惑地接过,展开。
一幅酒楼的装修图,徐徐地在他面前展开。
阿笙的瞳眸渐渐睁大,他不可置信地看向薛先生。
这,这不是在符城,二爷问是否想要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酒楼,让他给画出他心目中酒楼的模样……那时他所画的稿图么?
怎,怎的会在薛先生的手中?
薛晟:“不瞒你说……南倾曾在信中问过我,可有做酒楼的打算,我当时十分纳闷,我于酒楼一窍不通,怎的南倾忽然问我这个。后来,我在报纸上瞧见吉祥居出了事的报道,方才隐约猜到原因。再后来,你南下,我还有什么猜不出的?
当然,酒楼亦是我自己看中的,我是当真有要投资酒楼的打算,不全是因为南倾的那封信。这张画稿,亦是南倾寄给我的。
他要我在事情都稳妥的时候,将这张画稿给你,可我想,你眼下正是需要这张画稿的时候。”
阿笙眼眶湿润。
他没料到,当初不过是随手画的稿图,二爷竟……竟一直保留着。
不但如此,还始终记挂着他的心愿。
半个月后。
阿笙依然未曾等来二爷的回信,倒是瞧见报纸上,报道了北城郊区驻守军队同东洋士兵再一次起冲突,北城很有可能会起战事的消息。
一时间,东洋士兵意欲攻打北城的小道消息不断传出。
北平的局势,急转直下。
第249章 做下决定
无论外界如何报道北城的局势怎样地紧张,生活在北城的百姓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感觉。
自打皇帝被赶出宫,今天这个将军占领北城,明日那个将军又被打跑,北城的驻军又换了一拨,百姓什么没见过?
无非就是乱一阵子,该吃吃,该喝喝。
日子么,总归能过下去。
大部分百姓认为,东洋人也不是第一天进的北城,要开打,早就开打了。说是要开战,无非就是虚张声势,又想要从当局那儿要点儿什么去。
风雨前夕的北城,便是处于一种诡异的平静之中。
有人对时局麻木,也有人对时局格外地敏感,嗅出这其中暗藏的凶险。
“老爷,这读报的时间要是太长,也费精神头。要不,您想将药给喝了,早些休息?”
韩管家垂首立在老爷子的身前,瞧了眼墙上的挂钟,轻声地问道。
受大儿子谢朝晞几次三番的荒唐行事的刺激,谢载功的身体较开春时的那场病还要差上一些。管家担心老爷子的身子。
谢载功坐于书桌后头,手中的报纸翻过另一页,“我还没有老到,连看个报纸都费劲的地步。”
听出老爷子话里的不悦,韩管家未敢再多言。
谢载功:“老二回来了吗?”
“给二少爷的院子递过话了,想来二少若是回来,定然会第一时间过来向您请安。”
韩管家的话声刚落,外头小厮通报,二少来了。
韩管家笑着对走进来的谢放道:“巧了,老爷子刚念叨着二少您呢。”
趁着谢载功不注意,悄摸地给谢放使了个眼色,又瞄了瞄桌上的汤药,意思是让劝老爷子早些把药给喝了。
谢放收到管家的眼神,微一点头,嘴上笑着应了一句,“这般巧。”
谢载功合上报纸,抬起头,“回来了?”
谢放拱手行礼,“父亲。”
韩管家识趣地退下,给父子两人私密的说话空间。
…
房间门关上。
墙上的挂钟叮叮当当地响了几声,是整点报时的声音。
谢载功从书桌后头走出。
谢放向前搀扶老爷子,被后者摆手拒绝。
谢载功走到圆桌旁,比了比凳子,示意谢放也坐,两个人坐着说话。
甫一落座,谢载功便开口道:“你今天回来的时间晚了一些。”
谢放并未相瞒:“去探望了一位朋友,耽误了些许时间。”
谢载功提醒他:“人言可畏,你也该注意一些。如今外头可是都在传,你在符城欠了风流债,如今正主找上门来了。”
自从康沛娴一行人在北城落脚后,出于过往情谊,谢放去探望过几回。
因着有一回谢放晚归,被谢载功问及去了何处,谢放也是话的话,便是去探望了朋友。后来有些言语传入谢载功的耳里,方知探望的竟是一位身怀六甲的女性,还是人家的媳妇。
今日谢放一提去见了朋友,谢载功自是心知肚明。
谢放:“儿子问心无愧。”
因着白天很忙,便只能晚上抽时间去。
今日,他是因为打探到了一些方铭扬的消息,故而去见了康小姐,也便是如今的方夫人回。
两人见面时,都是在大厅,康沛娴的婢女同她夫家的管家、随从也都在,从未存在过两人单独相处的情况。
谢载功:“我知晓,你素来行事知分寸。”
倘若南倾当真同那位康小姐有什么,不必等到他开口,南倾只怕就已经主动要他帮忙张罗婚事。
先前他亦想过,帮南倾寻一门亲,只是因着朝晞行事愈来愈荒唐,想着怎么才能领他重新走入正途,一耽搁,拖到现在,竟都未能办成。
从父亲的语气当中,谢放听出老爷子并不是不快之意,想来并不是要过问他同康小姐的事情。
于是,便安静地等着父亲提起正事。
果然,谢载功话锋一转,“我听闻,你在找人,接手出东郊铁矿的开采权?”
谢放笑着道:“什么都瞒不过父亲”
谢载功双目锐利地直视着他:“这开采权你好不容易才要来的,如何便要转让出去?”
“东郊铁矿本就是国家的,亦非我个人所有。咱们谢家既是要南迁,东郊铁矿的开采权,早日转手为好。”
北城于他,不是归乡,但对于许多老北城人而言,北城便是他们最后的归处。
“我已经征求了林市长的同意,目前有几位北城商会的老板同我在谈这件事,父亲请放心。”
“你倒是有格局。”
谢放笑了笑。
当初他执意要拿到东郊铁矿的开采权,很大一个原因,便是不能落入东洋人手中。
如今铁矿在顺利开采,又有盛将军为之保驾护航。接手者手腕足够,想来问题不大。只要这铁矿最后不要落入东洋人手中,开采权是不是归他,他并不在意。
谢载功:“我一直未曾问你,为何你会同意为父将谢家的产业南迁?可是不看好北平的局势?”
谢放直言不讳地道:“是。”
闻言,谢载功并未感到任何意外。
无论是对时局的判断,还是行事的果敢,老二都极为像他。不似老大……魄力不足,心胸不够,便是连最基本的民族大义,都不能守住。
时局飘摇,老大是定然担不起谢家这个担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