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夫子家的卖鱼夫郎(70)

作者:稼禾 时间:2024-05-21 09:16 标签:甜文 种田文 穿越时空 市井生活

  杨鹊赶忙来护着:“好了好了,人家年轻人相处跟咱不一样。耳朵别拧着了,疼。”
  “你们一个个都护着,看看惯成什么样子了。”
  杨鹊嘀咕:“说得像你不护着似的。”
  方雾没好气地松了手。
  “明日可要去县里?”
  陶青鱼:“要去,得卖药材。”
  就那么点药材被阿修拿走了。
  说是他们正好坐马车回去,明日他若是要卖药材直接上门拿就行。
  陶青鱼想想也是,能省事儿何乐不为。
  “那我就不跟着去县里了。”陶兴旺像一头老牛专注着手中,闷声说道。
  “好,我卖完就回来。”
  ……
  天气愈暖,陶青鱼沿着大路往县里走的时候,已经能看到旁侧地里的油菜冒了尖。
  整片斜坡当中,绿油油的油菜田里点缀着几朵开了的黄色油菜花。
  春风一吹,它们是铆足劲儿地长。待到三月,这片油菜就会比人还高。
  因为不赶着卖东西,到县里时已经半个上午过去。陶青鱼去了进福巷,敲门就看阿修背着东西出来。
  “小鱼老板,走吧。”
  陶青鱼下意识看了他身后一眼。
  阿修笑:“主子上书院去了。”
  陶青鱼脸一热,道:“我又没看他。”
  “是,没看。”
  阿修笑眯眯的,瞧得陶青鱼心里发毛。
  陶青鱼:“我自个儿背。”
  阿修看他坚持,只得妥协。
  锁了门,出进福巷后陶青鱼直奔周氏医馆。一进去就见秦竹趴在柜台边,周小五挨着他,指着跟前的纸上不知道说什么。
  陶青鱼笑道:“阿竹。”
  “小鱼!”秦竹像受惊的鸟儿,一下抬起头。
  “小鱼小鱼我好想你!”
  秦竹一个飞扑,结果中途被横插过来的周令宜拦腰截了。
  “别跑,人多小心摔着。”他将人放下,顺带理了理秦竹的衣服,状似体贴道。
  小哥儿乖巧点点头,亲亲热热拉着陶青鱼又挨了过去。
  周小五看了他大哥一眼,拉着周小六一起嘀嘀咕咕。
  “他故意的吧?”
  “没看见。”周小六歪着身子,两只手还在有条不紊地整理着药包。
  “就是故意的。”周小五确信。
  周令宜:“小鱼老板,来做什么?”
  周小五啧啧摇头。
  夫郎那边拉不走,就叫走人朋友。他大哥有点护食了吧。
  陶青鱼笑着将秦竹拉开,拍了拍人脑袋让他站好。他将背篓卸下来,道:“山里采的药材,拿来卖。”
  “我瞧瞧。”
  “我也瞧瞧。”秦竹挤着周令宜道。
  两人亲热不似作假,陶青鱼见了欣慰不已。
  背篓里的枯叶被移出去了,鸡血藤扎捆严实,移开之后下面就是零散的药材。
  周令宜一眼看中那何首乌。
  “上年份了。”
  陶青鱼:“你估摸着多久?”
  周小六见了立马收了银钱围过来,他还没见过新鲜的老何首乌。
  “四十年有了。”
  陶青鱼放了心,他笑道:“那你看看,给个价就成。”
  陶青鱼不是第一次卖药材,周令宜给他全拿到后头去称重。
  铁皮石斛一斤二两,何首乌两斤六两。鸡血藤三十斤,再有杂七杂八的黄精、百合……
  “何首乌三年为药,七年为宝。上三十年的……按照我们医馆前几次收的价钱,八两可行?”
  陶青鱼:“可以。”
  比他预想的高个不少,不排除有方问黎跟竹哥儿的原因。
  “其他的,石斛贵些,一百二十文一斤。鸡血藤五文一斤……拢共算五百文。”
  陶青鱼:“可以。”
  八两五钱,这下鱼苗的钱是有了。
  药材换了钱,陶青鱼没了其他的事儿。
  阿修请他去院儿里坐坐就回了,陶青鱼则留在医馆里陪了一会儿秦竹。
  待看到那药柜的纸上写的小字,才知道秦竹在跟着周家人认药材。
  “想学医?”
  秦竹笑着,脸上的肉似乎又多了些。“打发时间,给自己找点事做。”
  “学一学也不错。”
  “嗯嗯!我认真着呢。”
  说完小话,秦竹将陶青鱼拉到一边。他低声道:“小鱼,最近县里有人在打听你。”
  陶青鱼看着医馆外来往的人,拧眉问:“谁?”
  “好像是姓赵。”
  陶青鱼明了。“好,我知道了。”
  他叮嘱小哥儿道:“最近要开始忙着春耕,我上县里的时间不多。你多注意着身体,顺带帮我多留意。”
  “但记住,绝对不能掺和。”
  秦竹:“嗯!我晓得。”
  “你放心,我有相公护着呢。”
  陶青鱼笑道:“行。”
  赵家打听他的事儿,无非就是那刁蛮小姐的主意。
  陶青鱼审时度势,自觉自己这样的小老百姓对上当官儿的只能任由处置的份儿。
  后头这些日子他打算不上县里来了。避避风头,那赵家小姐总不能找上他家门。
  因着这事儿,陶青鱼没久留。跟秦竹说完话就告辞离开了。
  他一身粗布,行走在人群中除了相貌优越一点,也不显眼。
  回到家,陶青鱼先将银子藏好。
  去看了他爹一眼,叨叨了几句就去自个儿屋里歇着。
  “鱼哥儿。”方雾找来,手里端着刚炸的小鱼,“尝尝味儿。”
  陶青鱼咬着小炸鱼,咔嚓一声。连骨头都酥了。
  “好吃!”他弯眼。
  方雾坐下,仔细打量了哥儿一圈。“有心事?”
  “没有。只是在想明日要不要出去挖野菜。”
  方雾:“村里的怕早被人挖完了。”
  “那我只能去找找笋子了。”
  方雾摸摸他脑袋,轻叹一声道:“你歇一歇吧,小爹爹看着心疼。”
  陶青鱼拉下他的手,脸贴上去笑道:“我又没什么事儿,做惯了的,停不下来。”
  方雾:“那就在家陪着你爹。”
  “好。”
  转眼惊蛰后,宝瓶村四周的田地里尽是农人。
  陶家十亩的田,除了种了油菜的一亩地,余下的都要翻耕。
  但陶家没水牛,全是人力拉着。
  家里缺了自家爹这个壮年劳动力,三叔每日拉犁头拉得一回家就坐凳子上,累得话都说不出来。
  陶青鱼见状,也不管他小爹爹让不让他下水田。家里就剩他力气大些,不干活在家等着谁来养。
  如此,每日早出晚归,陶青鱼也忘了县里的那一茬。
  等到方夫子上门时,他才后知后觉已经过了许久。


第39章
  二月初, 家里木柴彻底用完。
  方雾跟杨鹊就去找自家田地上的那些枯草回来烧。
  陶青鱼跟陶兴旺停了犁田的活儿,又连续上山几日。
  每日天不亮出发,天黑了才到家, 一人扛着一捆一捆的木柴往家里背。
  家里几个小的见状,也常跟着杨鹊出去在就近的地方捡拾干柴。
  一家人花了几日,一点一点才将院前院后放木柴的地方填满。
  难得有连续几日上山的机会, 陶青鱼也在山上布置了陷阱,期望能抓到些动物。
  但三五日下来, 日日空手。
  他算是明白了, 动物多半也看脸。
  方夫子不在, 他一个都没抓到。甚至于那些好药材也没有遇到过。
  余下的日子忙,没时间上山。
  他们一次性将木柴囤满,够用两三个月。
  如此,陶青鱼又跟陶兴旺急急忙忙继续耕田。
  二月过半, 宝瓶村里秦姓人家有牛的,田已经翻耕完了。陶家完全靠着人力,耕到现在如今还剩下两三亩。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