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夫子家的卖鱼夫郎(109)

作者:稼禾 时间:2024-05-21 09:16 标签:甜文 种田文 穿越时空 市井生活

  陶青鱼眼巴巴地看着人,急得脸都红了。
  方问黎停下步子。
  陶青鱼立马抱紧了他的腰,仰头看着人。
  他从来没觉得哄人这么难过,说话真诚得不行:“我错了,没有下一次好不好。相公?”
  方问黎压低眼睫。
  紧盯着哥儿,声音暗哑:“只此一次。”
  陶青鱼立马点头。
  “只此一次!”
  方问黎脑袋往哥儿肩上一放,拥着人手臂收紧。
  紧得陶青鱼发疼。
  陶青鱼从这个拥抱里,感受到了几分后怕。他微微滞住,心里愈发自责。
  真是奇了怪了。
  犹豫了下,他缓缓抬手顺着男人后背,展现出了在他小爹爹面前才有的乖顺。
  “别气了。”
  “嗯。”方问黎闭眼,额头轻蹭哥儿的脖颈。
  书院忙了一天,下山后在家不见人又着急一阵。后面不放心,又摸着黑赶过来。
  他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情绪剧烈起伏,这会儿确实累了。
  这么安静地抱了一会儿。
  感受到哥儿的存在,方问黎才放心。
  没多久,他直起身。
  还有长辈在家里,与哥儿在一边呆久了不合适。
  他与哥儿出去,知晓明日一早陶青鱼就要起来去卖鱼丸。自己也打算跟着他早起。
  “没什么事儿了,快去歇息吧。”方雾将煮好的鱼丸仔细存放好。
  杨鹊打了个呵欠,率先离开。
  灶屋里的灯灭了,陶青鱼带着方问黎进自己的卧房。
  屋子小,床也小。
  两人脱了衣服躺上去,身体轻微一动就能挨着。
  方问黎干脆将哥儿直接搂进怀里。
  陶青鱼也不挣扎,额头抵着他的肩膀,不一会儿就睡熟了。
  许久没闻到方问黎身上的味道,这会儿还真有点习惯了。
  *
  次日一早,天不亮陶青鱼就爬了起来。
  方问黎睁眼,随着哥儿一起起身。
  屋外陶兴旺已经将东西都放板车上。两人只稍微洗漱,垫垫肚子后立即出发。
  这个季节已经不冷。
  要是天气好,走着走着就能在路上看到东方一点点升起的太阳。
  不过今日云多,多半看不见。
  路上也不好走。
  虽是来往村子与县里的大路,但也是泥土路。
  下雨后道路泥泞,行人跟牛马将路踩得坑坑洼洼,干了之后保持着原样,颠簸得不行。
  方问黎第一次跟着哥儿起这么早赶路去县城。
  他跟在哥儿一旁,帮忙在后头推着板车。
  天还黑着,方问黎只能听见哥儿的喘息,偏头看到那格外明亮的眼睛,他道:“以往也是这么早起上县里卖鱼。”
  “是啊。路上要走一个多时辰,不赶早到县里客人就没有了。”
  方问黎呼吸稍乱,问:“累吗?”
  陶青鱼转过头,看着方问黎的轮廓他笑了一声道:“你累不累?”
  方问黎道:“现在还好。”
  “那我也还好。”
  “都做习惯了的。”
  方问黎轻笑了一声,夸道:“哥儿真厉害。”
  他的哥儿像野草,在荒芜中生长。
  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不甚起眼,但他却因缘巧合与哥儿有了交集。
  越是了解,越偏爱得紧。
  *
  走到县里,天已经亮了。
  交了摊位费后,陶青鱼将东西直接摆放在人流量大的菜市口。
  将板车停好,车头矮下去的那一方用背篓垫一垫弄平了。上面再搭上几根凳子加木板,现成的案台就做好了。
  陶兴旺那边生火,将锅里的水烧开。
  陶青鱼在背篓里翻找出以前用过的木板,上面的痕迹被用水擦干净了。
  他往方问黎跟前一放,弯着眼将笔递上。
  方问黎笑看他一眼。
  “写什么?”
  陶青鱼立马道:“现打鱼丸,十文一份。今日开业特价,八文。”
  粉笔擦着木板,沙沙声似暗杂着韵律。
  陶青鱼看他笔走龙蛇,不得不再次感慨方夫子写得一手遒劲好字。
  待他写完,他手指点了点最下面。
  “再写两个八文。”
  “要明显。”
  方问黎扬眉,听了哥儿的话落笔。
  如此,一块新鲜的标价牌就出来了。不识字的见了,怕是以为这里可以代写书信。
  陶青鱼将其支在摊位前。
  锅里的汤沸腾,陶青鱼将用纱布遮盖的白色丸子揭开一角。
  有见了新奇的客人走上来,看了一眼木牌就叫上一份。
  这种的一般就是不差钱儿的。
  陶青鱼招呼客人,陶三叔便煮鱼丸。
  要说厨艺,三叔都比自己强点儿。
  不过按照他小爹爹的配方来,加上今早方问黎尝了之后点了头,这味道就错不了。
  哥儿忙着,方问黎看了自己一身脏污。跟哥儿说了一声先回去换身衣服。
  他上课穿的是长袍,去哥儿家不便,也就没换。
  来时帮忙推了板车,衣摆沾了灰尘。这般不干不净坐在这儿,有些碍食客的眼。
  陶青鱼抽空对他道:“待会儿我要吃芋头烧鸡。”
  方问黎一愣。
  随后笑开。
  “好,我给你做。”
  “回去吧。”陶青鱼看着方问黎笑了,也跟着弯了弯眼。
  方问黎走这一趟肯定有些累了。
  说想吃芋头烧鸡,一是因为他真的想吃,二也是哄着人不要出来跟着他忙。
  方问黎一走,陶青鱼专心招揽食客。
  他瞧着那第一个已经端上了碗的客人,看他试探着咬了一口。吃着眼睛一亮,他就知道错不了了。
  “如何?”旁边没吃的客人问。
  “好好好!肉质紧实,弹而不散。鲜香顺滑,实乃丸子中的精品。”
  陶青鱼听到这评价扑哧一笑。
  这岂不是活生生的招牌。
  客人陆续围过来,这买卖成了!
  一份五个丸子,里面还加了新鲜的蔬菜。
  虽然看起来稍微贵点,但纯鱼肉做的。冲着今日开业这两文的优惠,来尝试的客人也不少。
  陶青鱼特意看了,十个里面至少有八个都是喜欢。
  尤其是小孩,见到丸子都走不动路。
  一份五个,一个上午过去,带来的一桶两百个丸子被售卖一空。
  今日卖的八文。有的顾客买得多的偶尔送了一个两个,营收就是差不多有三百文。
  才半个上午的时间就能做到如此……
  陶青鱼跟自己三叔对视一眼。
  下次得多做。
  卖的过程中不乏有质疑这丸子不是鱼肉做的,陶青鱼只道是祖传秘方,是不是尝尝就知道了。
  多的他也不说。
  他一个做小本生意的,何必与人浪费口舌。
  今日头一天,没敢做太多,有些客人没吃到。陶青鱼再三保证还会来,客人才放他们离开。
  “三叔,去小院用了饭再回去吧。”
  陶兴旺笑呵呵道:“好,三叔去。”
  走过了人多的巷子,陶兴旺闷声问:“哥儿你说,这买卖会不会像上次那样,一下就被人学去了?”
  陶青鱼摇头道:“可能被学过去,但应该不会这么快。”
  “咱快点把生意做出名气,做成招牌,就算以后有人竞争也是咱家先做出来的。也还算有优势。”
  陶兴旺绷着脸道:“那回去再多做些。”
  陶青鱼叮嘱道:“这东西不好存放,两天就坏。按照现在这个情况,估摸着每次大集一千个差不多。”
  半个上午两百个,卖一整天一千个顶天。
  做出来卖不完的还可以直接按斤卖鱼丸。
  一斤鱼肉约莫二十个丸子,一千个要五十斤鱼。
  他们不打算每天上县里卖,那样做不出来,家里人也累。顺着大集来刚好挺合适的。
  到了进福巷,还没进屋就闻到各式各样的饭菜香。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