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现代耽美>

民国之引狼入室(40)

作者:陈鲜 时间:2025-07-04 15:06 标签:甜文 豪门世家 情有独钟 HE 欢喜冤家 民国

  董鸣宇当即拍板要聘赵书翰为西岷大学教务主任一职,帮着他管理师资招聘、学科建设一应事宜。
  虽然是个不大不小的职务,但其实也是一副不轻不重的担子。
  赵书翰并不推脱,他在东瀛钻研工科三年有余,一直勤奋克己,以振兴华国工业为己任,如今能得赏识,兴奋异常,当即就答应下来。
  二人约定,等过完年,出了元宵节,便走马上任。
  方绍伦道,“届时恐怕行李不少,我派人来接你。”
  赵父大喜过望,儿子能得一荣职,离家又近,不止可解囊中匮乏,更添面上有光。
  第二日又摆了一桌筵席,另请了本家的几个叔侄作陪,与方董二人言辞恳切的深谈了一番,才放他们回去。
  董鸣宇自任职以来,可谓殚精竭虑,西南各界财政支持也到位,就是人手缺到了极点。
  昨夜与赵书翰一番深谈,只觉得此人并非夸夸其谈之辈,乃是有实力的人士。
  他感念方绍伦的推荐,一路道谢不迭,又道,“我已写信劝服本家表妹,等过完年让她一并入职。”
  方绍伦大表赞同,他一直觉得董小姐腹有诗书气自华,若能来西岷大学任教应是极适宜的。
  二人回到月城,他径直将车开到月湖的府邸,要邀请董鸣宇去家里吃饭。
  方学群一向欣赏饱学之士,对教育人士颇为看重,平时多有招待,董鸣宇也不过分推辞。
  两人开车至门前,却见热闹喧天,孙叔开了角门,十数进进出出的仆从佣人,正在杀鸡宰羊。
  “孙叔,怎么这么热闹?”方绍伦高声问道。
  “大少爷回来了?三爷和二少爷从沪城回来了,几个掌柜的都在,还有周家两位小姐,老爷命备两桌酒席。”
  狗东西还敢上门来做客,胆子不小!
  方绍伦停了车,和董鸣宇并肩走进客厅。
  一群人围坐在客厅闲谈,人头攒动间,他却一眼就看见了张定坤。
  这厮今日仍穿一件银灰色立领长衫,搭配一件及踝深蓝色大衣。
  大衣样式中规中矩却镶了一道银灰色绲边,垂坠的丝绒面料,让原本有些魁梧的身段看起来修长挺拔。
  没有披斗篷时那样气焰嚣张,却很有一分富家公子的矜贵自持。
  方绍伦看着他侧坐的身影,不免感叹,这是他捡回来的狗张三,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变成了百年世家、富贵窝里浸淫出来的张三爷。
  张定坤转头看见方绍伦进来,殷勤的站起身,扯开一个笑脸,“大公子真是贵人事忙,才回月城,又下县城去了?”
  他都站起身,胡启山、左云并另外几个掌柜,便都站起来,跟方绍伦打招呼。
  只有几位女士端坐不动,女士们在社交场合,向来是有特权的。
  方绍伦一张目,才发现他大姐也在座,正冲他招手,“绍伦,快来,启山刚还跟我说起东瀛,你快来给他解解惑。”
  她坐在胡启山身侧,一只手掌极亲热的搁在他膝头。
  张定坤翘着二郎腿,似笑非笑的睨了他一眼。
  简直是修罗局,方绍伦忍不住后退了一步。


第24章
  自方绍伦从东瀛回来,月湖的府邸第一次这么热闹。
  方学群这两年身体欠佳,不便饮酒,很少召公司的股东、商铺的掌柜们一同过来吃喝玩乐。
  方绍伦脑海里,是七八年前的情景,正当壮年的父亲和世伯世叔们坐在刚装修好的气派客厅里,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声谈笑。
  随着方学群的老去和身体的衰弱,这样的场面逐渐少见。
  方绍玮还没能完全的接管住这些班底,年龄大一点的几个叔伯很少过来吃饭了,最多探望一二。
  其下子弟或是出国或是自立门户,如今客厅里在座的几位都是后起之秀,是方学群为方绍玮准备的班底。
  而这一群人隐隐以张定坤为首。
  他在客厅真皮沙发上坐下后,翘起二郎腿与身边几位交谈着,一头黑发厚重而一丝不苟的服帖在脑后,在众人的包围圈中,展现怡然自得的领导风范。
  胡启山陪着方颖珊坐在另一张沙发上,似乎如坐针毡,浑身都透着一股不自在。
  方绍伦头一回发现自家大姐是颇有演戏天赋的。
  她坐在胡启山身侧,一只手时不时搭上他膝头,轻声细语的询问他要不要喝茶?要不要吃水果?亲热甜蜜的模样,就好像最初跟她订婚的人就是胡启山一样。
  胡启山在一边略显尴尬的应答着,“大小姐客气了,我不渴。”“大小姐你自己吃。”
  方颖珊嗔怪的看他一眼,“还叫大小姐呢,叫我颖珊就好。”
  她嘴里说得亲热,眼风却不时掠过张定坤所在的方向。
  而张定坤呢?毫无异样的与弟兄们谈笑风生,半个眼神都欠奉。
  这场爱情拉锯战,方颖珊输得很彻底。
  一个高个子掌柜站起来散了一圈烟,张定坤将烟叼嘴里,立刻就有一双手擦燃火柴奉上去为他点火。
  这一群人显然缺乏绅士风度,女士在场,也毫不顾忌的吞云吐雾。
  烟递到方绍伦跟前,他摆了摆手。
  坐在沙发另一头的周氏姐妹看到方绍伦过来,灵波抬头跟他打了声招呼,周曼英在一旁点头微笑。
  这对姐妹花好得跟一个人似的,不时凑一块咬耳朵,唧唧咕咕的谈论着她们自己的话题。
  好在还有一位董鸣宇,不时能与之攀谈几句。
  吞云吐雾的圈子里站起来一位,掐灭烟,走到方绍伦身边,淡笑道,“大公子,多年不见了。”
  左云是“月城三结义”之一,张定坤的义弟,方记名下的酒厂和酒铺一直是他在打理。
  他长相是袁闵礼那一挂的,但不如袁闵礼俊美,气质偏阴柔些。身条修长,面庞白净。
  方绍伦之前跟他交道不多,点头示意,邀请他落座,“左掌柜,一向安好?”
  如今年月,军政府形同虚设,月城日常维护多赖自治公所,自治公所也是左云牵头。
  方绍伦夸赞道,“我和董校长从县城上来,街道宽阔,两侧洁净,比沪城还要干净不少,自治公所功不可没。”
  这算一句恭维,毕竟沪城是大城,月城只是一座小城,占据地理优势,街头饿殍流浪汉要少许多,每年入冬后也会另辟收容所。
  左云自然也知道,“大公子过奖了。”
  厨房总算来请吃饭,方绍玮搀扶着方学群从楼上走下来。看样子是从沪城回来便到书房汇报工作去了。
  月湖府邸的餐厅,因为经常要预备宴席,颇为宽阔。仍是席分三桌,三姨娘领着女眷孩子们分开坐。
  主桌便是方学群领着这群汉子们。
  菜色十分丰盛,在座的几个掌柜都爱喝酒吃肉,厨房特意做了烤全羊,撒了厚厚的孜然、辣椒粉、香料,弄得喷香流油,分装在不锈钢的盆中,人人面前都有一盆。
  方学群咳疾未愈,饮不得酒也吃不得辣,说过一番场面话,提了提明年筹建棉纱厂的事宜。
  棉纱厂落地西郊,先圈了三百亩地,特意选在开阔的位置,以备后续扩建。
  “这次这个棉纱厂与以往面粉厂、酒厂、布庄都不同,不叫‘方记’。我跟几位老掌柜商量之后,定了‘博新’二字。”方学群徐徐道,“博采众长,万象更新。这个厂子要采取完全的股份认购制,这个事情早前已经商议过,具体细则章程回头绍玮你给大伙分说分说。年前把这事敲定,年后择吉日动工。”
  方家筹建棉纱厂已有两三年之久,先后派出不少掌柜赴通州、无锡、沪城学习,从股份认领到纱车进货渠道、人工管理制度都有较为全面的准备。
  西南自古产桑麻,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在华国名列前茅,手工小作坊并不少见,方家本身也有多家丝坊和布庄。
  但棉纱厂不同,要引进西方先进机器,取代人工操作。
  方家筹建之初,广邀西南地界的手工作坊主,向他们阐述利弊,邀他们入股,但响应者寥寥。国人对于机器的接受还需要时间。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民国之引狼入室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