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越重生后我富可敌国(75)

作者:假酒喝了头疼 时间:2024-06-02 10:03 标签:爽文 种田文 轻松 穿越时空 宫廷侯爵 随身空间

  祁秋年点点头,“本身我是不擅长吟诗作对的,让我去评价打分,难以服众,我们也不好请真正的大儒来参与,只好让他们自己评价了。”
  这法子做得绝啊。
  即便是有那种人气高的举子,身边狗腿子簇拥多的,也不用担心,因为他们不可能堵得上所有学子的嘴。
  小承安深表佩服,他祁哥是个腹里黑的。


第47章 对子
  食之禅源源不断地融入各地的学子。
  墙上都挂着画卷,卷起来的,还没放下来。
  至于那所谓的千古绝对,更是影子都还没见到。
  “该不会是拿我等开涮吧?”
  “就是,侯爷呢?我们要看那所谓的千古绝对。”
  “怕不是哗众取宠,见我等来了,又觉得那‘千古绝对’拿不出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店小二们面对各种声音,也不恼,依旧带着得体的笑容。
  “诸位举人老爷稍安毋躁,请先落座,对上代金券上的对联的,可以用桌上的笔墨写下来。”
  店小二解释,“代金券总共有一百副对联,但我们今日总共会发出去三千张代金券,先到先得。”
  要送一道招牌菜呢,不少没来过的,想尝鲜的,当即就写了下联去交差。
  还有的贫苦学子,也想见识一下,只交了十文的入场券,喝着免费的茶水,还有一点小食,他们吃不起招牌菜,自然是要尝一尝的。
  代金券上的对联不难,都是祁秋年在一本杂书上抄下来的,经典对联一百对。
  来接下联的水平参差不齐,不过大部分都是举人,多少还是愿意卖弄一下文采的。
  下联只要不是很离谱的,都会给予通过,然后送上招牌菜,这给了不少学子‘水平也不过如此’的印象。
  等到一楼大堂人满为患,重头戏这才开始,精美的绢布画卷缓缓从二楼落下。
  画卷上的上联,逐渐落入学子们的眼睛里。
  烟锁池塘柳。
  就短短五个字。
  有人第一反应:就五个字,这有什么难的?他们还以为是什么长篇大对呢。
  可细看之下,才知道这上联的精妙之处。
  对联中意境缥缈,联想画面,烟雾缭绕,池塘边的垂下的柳枝在烟雾里若隐若现,多么美妙的一幅画卷。
  再细看这五个字,部首居然还运用了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
  这下联要如何作对?
  原本看轻这对联的,都面露难色,一时之间,竟然无人发出一点儿声响,都木愣愣的看着这幅上联。
  果真是一副千古绝对。
  祁秋年在二楼,推开窗户,“诸位学子,春闱在即,本侯读书少,却也想跟随大家附庸风雅一番,所以只能拿出本侯家乡的对联抛砖引玉了。”
  学子们的脸憋得通红。
  有人胆子大的,“不若侯爷再抛砖引玉一番?先来对一对这烟锁池塘柳,也好给我等书生做个榜样。”
  前脚祁秋年才说了他读书少,后脚就有人要他先打个样。
  祁秋年也不恼,实话实说,“本侯确实文采有限,我家乡倒是有人对出了下联,只不过勉强及格罢了,诸位要是好奇,本侯也可以先说一说。”
  “侯爷但说无妨,我等都好奇,是什么样的下联能及格。”
  对对子,要讲究平仄,还有意境,甚至这幅千古绝对里的金木水火土也不能少。
  祁秋年清晰吐字:“灯深村寺钟。”
  其实网上还有个人气最高的,也是流传最广的,炮镇海城楼,部首顺序到是对上了,但先不说意境,平仄就不及格。
  相比之下,祁秋年更喜欢灯深村寺钟。
  学子们若有所思,这灯深村寺钟,平仄与烟锁池塘柳也对上了,金木水火土也用上了,一个白天的景,一个是晚上的景,也对上了。
  只是这意境,似乎相差甚远。
  确实只能说勉强及格。
  但是这种只能算勉强及格的下联,他们也对不上来呀,不少有想法的都开始退缩了。
  还是别上去丢人了。
  祁秋年又道:“诸位学子若是有妙想,尽可写下来,店小二会替你张贴到榜单上,直到活动结束之后,整体评选出最优。”
  学子们面面相觑。
  呼声最高的万举人万言之,他张了张嘴,还是没能说得出什么。
  他心里是有想法,可是他笃定,若是他这下联说出来,他好不容易才得来的美名怕是要在此刻跌入尘埃了。
  还是先别丢人现眼了,他想着,要是有其他人接上了,如果水平不如何,那他到时候再去接。
  即便也只能算及格,也能和前面的高低有个对比,到时候不至于太丢脸。
  他心底暗叹,不愧是千古绝对。
  其他学子暂时也没有更好的想法。
  食之禅通通陷入了沉思。
  祁秋年带着笑。“既是千古绝对,短时间对不出来也正常,本侯也不会让大家白来一趟。”
  店小二走到墙边,随着祁秋年的话,又揭开了一幅画卷。
  上面是一首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昨夜雨疏风骤,......应是绿肥红瘦。1
  学子们自发的默念画卷中的文字,不约而同的被文字里的意境感染。
  这遣词,雨疏风骤,绿肥红瘦,画面感一下子就上头了。
  “这是可流传千古的大作呀。”有个老举人神情激动,“不知这易安居士,是何方人士?侯爷可愿为我等引荐一番。”
  祁秋年笑道:“这是我家乡著名的女词人的作品,只不过这位女词人早已作古,无法为大家引荐了,但本侯来带了她的作品,以供诸位品鉴。”
  “什么?女词人?这词居然是女子所著?”
  “不,这不可能,闺阁女子如何能做出此等大作?”
  “这有何不可?你瞧这词中的试问卷帘人,海棠花是否依旧,如此婉约,定然是出身书香门第的女子。”
  有混迹其中的女子,“我们女子如何作不出大作了?你们这些书生,不会是读书读傻了吧?”
  这让人完全说不出反驳的话,也不敢反驳,今日来的女子不多,但都是权贵人家,身旁丫鬟护卫都是好几个。
  有的摸着良心,其实他们也曾见识过或听闻过某某才女的才名,偶尔有作品流出,也会让他们自惭形秽。
  若是出身书香门第,耳濡目染,不说其他学问,诗词一道,比男子强的女子并不少。
  有人激动道:“侯爷,是否还有易安居士的其他作品?”
  祁秋年稳坐钓鱼台,“自然是有的,不过今天就出这一篇,还有另外一篇是青莲居士李太白的作品。”
  这李太白,他们也没听说过呀。
  店小二适时放下另外一幅画卷,《将进酒》三个字映入眼帘。
  “是七言歌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1
  这一开篇就如此拔高豪放,接着看下去,整颗心都沉沦了。
  全诗豪迈,热情激荡,恣意洒脱,他们从未想过劝人喝酒的诗还能这样写。
  侧面的,也能从诗里认识到这位青莲居士那潇洒不羁地灵魂,又该是何等的风姿绰约?
  “诸位以为如何?”祁秋年出声,打破了楼下的沉寂。
  学子们自惭形秽,佩服从心底出发。
  一位胡子花白的老举人仰天大笑又涕泗横流,“当浮一大白,当浮一大白啊,哈哈哈哈哈……老夫有生之年能见识此等大作,死而无憾了啊。”
  竟是直接疯魔了。
  想想也正常,李白的小迷弟杜甫还写过一首诗称赞李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祁秋年觉得这形容简直贴切极了,如果不是初高中需要全文背诵李太白的诗词的话,那李白绝对是他最喜欢的诗人了。
  有人弱弱地问,“侯爷,这些诗词,我们能摘抄带走,回去与好友一同品鉴吗?”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