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越重生后我富可敌国(381)

作者:假酒喝了头疼 时间:2024-06-02 10:03 标签:爽文 种田文 轻松 穿越时空 宫廷侯爵 随身空间

  说时迟那时快,他直接把虎符放在了老皇帝处理政务的书桌上。
  生怕甩不掉。
  祁秋年继续说,“到时候您给那边的主帅下个命令,让他们配合我的训练,让他们不要干预就是了。”
  老皇帝敲他脑门儿,“这虎符交给别人,反而让你去练兵,那主帅心里会没意见?”
  祁秋年福至心灵,“您是想让我把兵练出来,然后再上交虎符?”
  这么一说的话,也能想得通了。
  老皇帝这才点点头,然后不着痕迹地观察着祁秋年。
  这祁秋年大概是个心大的,而且也是真的对兵权没有任何想法。
  他让祁秋年去练兵,这兵练好了,却要交给别的主帅,这不是让那主帅摘桃子嘛?
  要换个人,心里肯定就会不舒坦了。
  可偏偏这祁秋年,反而是松了一口气。
  老皇帝倒也没看错,祁秋年是真的不想碰兵权这种东西。
  练兵倒是不难,分批次搞军训就是了,大不了训练久一点,就像后世的新兵训练一样,先来三个月试试。
  训练完了,合格了,到时候再下连队。
  先前,他给刘猛训练了四千人,现在那四千人也能去做个教官了,也不用凡事他亲力亲为的。
  这事情,祁秋年算是应下了,不过那虎符,他还是没拿走。
  “陛下,我们还想着在京城过年呢,等我们回北宜的时候,您再给我吧。”
  免得别人知道虎符在他这里,又要开始琢磨对付他的事情了。
  祁秋年还是不喜欢惹麻烦的。
  老皇帝啧了一声,“就没见过你这样的。”
  祁秋年又是憨笑。
  晏云澈在一旁看着,没怎么说过话,有时候父皇问到,他才会回话,他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他家年年和父皇相处。
  说个实在话,晏云澈觉得,父皇对他家年年的态度,比对他们这些亲儿子的态度还要好几分。
  而且是十分自然地亲昵。
  想也知道原因,年年不会去争哪个皇位,父皇便不会去猜忌他。
  而且年年这些年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也确实对权势毫无眷恋,要真说触及父皇底线的,也只有搞断袖,搞到他这个还俗的佛子了。
  不过,这问题也不大,现在看父皇这态度,应该是完全想通了的。
  祁秋年又和老皇帝说了一会儿关于练兵的事情,然后主动说起来武器的问题。
  他‘实话实说’地交代,那些武器,从最开始就在南安县放着,是后来北方有了问题,他才找合作的镖局,暗中帮他送到了北方。
  他也说了,镖局那边根本不知道那是武器,只当是什么新鲜的铁质器具。
  这次回京也一起带回来了,都在宫外了,让老皇帝自己派人去接收一下。
  “既然是武器,之前为何不上交?”老皇帝睨了他一眼。
  祁秋年腼腆,“陛下,从前臣刚来大晋的事情,我这身份也是个问题,而且跟您还不怎么熟悉,这武器贸然交上来……”
  话没说完,意思表达到位了。
  确实是如此。
  如果一开始,祁秋年就借着上交粮种的时候,顺便把武器上交了,老皇帝可能会给他一个比县侯高一点儿的爵位。
  但祁秋年的自由,恐怕就要像如今的黑人阿普那般,会有一定的限制。
  祁秋年这性格,让他没了自由,可能比直接杀了他还难受。
  他有这样的顾虑,是正常的。
  祁秋年又说,“如果不是这次万不得已,我手上确实没什么人可用,那北方将士,虽然被陛下调走了十万,那剩下的那些,也不是我那几千人能抵抗得住的。”
  实话。
  他继续说,“而且,陛下,这武器的杀伤力,确实是强悍了一些,如果可以的话,臣是希望这些武器永远不见天日的。”
  老皇帝叹息,他也听说了。
  那武器,若是能生产出来,别说周边小国了,就连整片大陆,都可以纳入大晋的板块中。
  可是,这样真的合适吗?
  老皇帝从来都不是一个主战的帝王,他更希望能发展内政,否则也不会如此重用祁秋年,如此顺应祁秋年的想法。
  一个国家的内政搞好了,百姓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才会慢慢地让一个国家更强大。
  但若是换了个帝王呢?
  强大的武器,确实可以开疆拓土,但是对百姓的打击来说,也是毁灭性的。
  任何东西,任何事情,都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物极必反。
  老皇帝的宗旨,那就是不惧怕战争,但也不会主动挑起战争。
  祁秋年还是很佩服老皇帝这个思想的,从前,华夏也是如此。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祁秋年和老皇帝确实是合拍的,算得上君臣相得了。
  要换了个皇帝,想法稍微有些激进的,即便是那皇帝再怎么信任祁秋年,如果同样面对李家的这次问题,祁秋年可能就要另想其他的办法了。
  武器被老皇帝派人收了回来,全部送到了御书房。
  祁秋年也演示了一下怎么使用,当然了,子弹都没上膛。
  可不敢随便在皇帝面前摆弄武器。
  老皇帝倒是挺感兴趣的,找了个空旷的地方,打了两只鸟儿,不止如此,他还特意把老花镜给戴上了。
  别说,枪法还挺准的,是有点儿天赋在身上的。
  祁秋年看得有些可乐。
  虽然他这么长时间没回来,没能及时给老皇帝补充异能去滋养身体,但瞧得出来,老皇帝的精气神还是很不错的。
  他还是很希望老皇帝能多支撑几年的。
  至少等到承安二十岁吧,到时候,朝臣们也无法指摘承安年纪小了。
  二十岁,极冠了,在这期间,也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学习,能让大家在承安登基之前,看到承安的本事,朝臣们也能更信服一些。
  晏云澈略微看了一眼他们家年年。
  赤子之心,用来形容他们家年年,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木仓玩了一阵,老皇帝自己又说起了关于如何处置李家的问题。
  跟晏云澈之前预想的一样。
  前几代的李国公,确实是有功劳,这一代的李国公李铆,即便是没打几场硬仗,军功不多,但就像李铆自己说的那样,李家带领将士驻守边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若是李铆没有跟李国公勾结,没有派人刺杀晏承安,老皇帝原本是打算收回兵权之后,放他一马的。
  但现在情况都不同了,李铆有造反的心思,为了顺理成章,还想从八皇子和九皇子当中选一个出来,方便他挟天子以令诸侯。
  幸好,八皇子和九皇子还算是脑子清醒,在察觉到自家舅舅不对劲之后,就尽量远离了。
  或许,还是跟他们的母亲静妃有点关系。
  虽然没有主动检举,但也没有跟李国公同流合污。
  这八皇子和九皇子本来也不算聪明,往后也就是找个地方当武将了。
  老皇帝也有打算,把他们送到南方,西南或东南,选两个封地,让两个皇子分开驻守。
  那边也和平,给他们十万兵马顶天了,而这点儿兵马,他们也闹不起事来。
  到底是老皇帝自己的亲儿子。
  但李铆,是万万不可能留下的了。
  至于李家的家眷,就如同晏云澈之前分析的那般,十岁男丁全部流放。
  至于那些女眷们,还有那些十岁以下的孩子,陛下倒是给他们留了一条活路,女眷没有被充入教坊司,反而给他们弄了一个农庄,以后凭个人本事吃饭吧。
  但也只能世代为农了,但凡大晋还在,李家的后人,都不可以参加科举,甚至去当兵,也只能永远当个下等兵。
  对于这样的结果,祁秋年其实也有一些唏嘘。
  如果那李铆能尽早迷途知返,整个李家,也不会落到如今的地步了。
  别看陛下仁善,给女眷们留了一条活路,可是这个世道啊,弱女子带着几个孩子,怎么活?
  而且那些女眷从前也娇生惯养,哪里会种田养猪?
  不过,祁秋年还是那句话,他又不是圣母,李家从前作恶多端,如今也算是得到应有的报应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