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越重生后我富可敌国(327)

作者:假酒喝了头疼 时间:2024-06-02 10:03 标签:爽文 种田文 轻松 穿越时空 宫廷侯爵 随身空间

  接下来,必然是会混乱一场的。
  像是战国公,便提前进宫找陛下报备过了他那些庄子。
  有其他那些权贵世家收到风声的,聪明一些的,便舍弃了一部分土地。
  因为他们知晓,既然陛下的命令已经下来了,就没有收回的道理。
  别看陛下年事已高,可是有不少世家都还记得,陛下年轻时整顿世家的雷霆手段。
  若是识时务,他们还能是这片土地的世家,无非就是舍弃一些田地罢了。
  若是负隅顽抗,那等待他们的后果将会是什么,他们简直不敢想象。
  他们之前也商量过要反抗一下,毕竟他们这些世家联合起来还是有很大的能量的。
  可先是战国公,这个武将之首,站出来主动上交了田地,紧接着又是傅正卿这个内阁首辅,站出来清点了自己的土地。
  后来皇后娘娘也出面清点自己嫁妆里的田地。
  一个武将之首,一个文臣之首,还有一个后宫之首,他们这种身份都站出来了。
  这三人几乎是除了陛下之外,都可以被称之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身份了。
  这样的身份,出来做了表率。
  文臣武将,哪怕是后宫的妃子,稍微聪明一点的,都顺了陛下的意思。
  多余的部分,先全部充公,而充公之后,又全部等待分配给百姓。
  这事情本来在春耕之前就应该定下来的。
  但陛下也是个鸡贼的,拖到春耕之后,才将这件事情落实。
  毕竟春耕需要用到的种子农具,都是世家粗的。
  那些佃户是不用出资这部分的。
  他们本身就已经被剥削的很严重了,世家心里知道那些佃户能不被饿死,就已经是万幸了,哪里还拿得出种子呢。
  还有那什么曲猿犁,那些普通的村子,一整个村子可能才两三架曲猿犁呢。
  都已经沦落成佃户了,哪里还用得起?
  所以这些世家为了不耽误农事,不得不自己出资购买。
  这下好了,田地收回来了,陛下就直接依法将那些土地分了出去。


第138章 承安
  百姓们分到的土地,都是已经播种了的。
  虽然,这下地的活儿,多半也是他们这些曾经的佃户出的力气,但这地里的粮食,成熟之后,就全部归他们了。
  只要一想到这里,他们连做梦都要笑醒。
  他们从前也是有地的,可能因为家里人生病,或者因为别的原因,把家里的地卖给地主世家了,只能沦落成佃户。
  每年,地里的收成,他们能足量拿到三成就已经很不错了。
  辛辛苦苦一年,家里人只能混一个水饱。
  想要多留点儿粮食,就得多佃几亩田,他们这些佃户就得起早贪黑,否则根本不够侍弄的时间。
  若是没种好,没达到主家的产量要求,他们可能又白忙活一场了,
  但是现在不同了。
  他们有一个好皇帝,皇帝即便是年迈体弱了,大家心里也有数,这位陛下在位的时间已经不短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估摸着,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了。
  他们虽然没有政治敏感,但也是知道的,一般的帝王,在老年时,能够不昏庸,哪怕变得平庸一点,都是万民的福气了。
  哪里会像现在这位帝王那般,到老年了,还给他们这些百姓谋了这么多的福祉。
  能有这样的帝王,真的是天下人的福气。
  百姓们不由得想,下一任的皇帝会是谁。
  不求能像这位老皇帝那般英明神武,能保住如今的繁荣昌盛,还有他们底层百姓的饭碗,就足够了。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关心起了关于立太子的问题。
  民间算是渐渐地有了风声。
  百姓们从前不关心,但不代表他们没有脑子。
  如今,所有的皇子都被派出去做太守了,听说有好有坏,反正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而做得最好的,就是七王爷的北宜州府了。
  不过,七王爷是佛子还俗,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所以,他们猜测,会不会是七王爷的胞弟。
  这风声大概是被有心之人利用了,居然有愈演愈烈的状态。
  朝堂上也收到了风声,早朝上,就有大臣提起了这个问题。
  这位大臣没有直接把晏承安拉出来说事情,只说了陛下可以考虑立太子的问题了。
  但是却有其他的大臣,直接上奏陛下,可以请立晏承安为太子。
  而且说得冠冕堂皇,说晏承安虽然是年纪最小的皇子,但这次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却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老皇帝哂笑一声,“朕还没有老眼昏花。”
  民间的事情,他自然也有自己的眼线来给他汇报,如今有人将这件事情利用,把晏承安拉入了大众的视野里。
  明显就是要把晏承安架在火上烤。
  朝臣,皇子,都没有一个人是傻子的。
  承安从前年纪小,他也刻意’宠‘了承安,那些人确实没怎么将承安放在心上。
  这次,他让承安去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本就是有意将承安送入朝堂。
  其他的皇子一般是十五岁才会送到朝堂上来历练一下,承安十三岁,不过只是提早了两年罢了。
  算不得问题。
  至于这些想要把承安架在火上烤的。
  老皇帝只能说,让你们失望了,朕非但不会忌讳承安,还要顺势而为。
  他看着底下的朝臣们的面容,轻嗤了一声。
  “承安确实是聪慧,至于爱卿们提议将承安立为太子的事情,朕会着重考虑的。”
  提出这个建议的,还有幕后操纵舆论的人,心底都是一沉。
  没想到陛下真的动了这样的心思。
  从前承安藏拙,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可事情都到这个地步了,他既然有心让承安走入朝臣的视野,那承安就必然不可能再藏拙。
  否则,真到了那一日,承安要如何让服众?
  老皇帝刚发话,底下的朝臣就有些坐不住了,特别是跟其他皇子党有关系的。
  如今,所有的皇子都被派出去了,远离京城,若真有什么变动,这些皇子都未必能赶回来。
  甚至,陛下是否会让他们回来,都是一个问题。
  “陛下,臣以为,十三皇子殿下年岁还小了一些,如今这只办成了土地兼并这一件政务,其中,还有陛下的辅助。”
  瞧,他急了,他急了。
  又有人继续跟着说,“臣以为,若是真的要立太子,是否将十三殿下也送出去历练三年?”
  “陛下,臣觉得,十三殿下确实年幼,还需要时间去证明小殿下的能力。”
  这说来说去,能攻坚承安的地方,也就只剩一个年纪了。
  这土地兼并的问题,如果交给其他皇子去办,未必能给出承安这么完美的解决方式。
  当然了,老皇帝心里也清楚,水至清则无鱼。
  这次虽然解决了绝大部分的问题,但肯定还有世家通过别的操作,把土地’隐藏‘了,没让他们查到。
  这也不急,再给他们几年的时间,看他们能浪得起多少水花。
  再说,把这事情交给其他皇子的话,这些皇子背后也不缺世家,皇子想要世家的支持,未必敢得罪他们。
  但是承安便是不同,背后顶多有一个战国公,而战国公底下的庄子,都是为了将士,根本毫无藏私。
  老皇帝优哉游哉地坐在龙椅上,看着他们互相争吵揭短。
  说实话,自此皇子们都被派出去了,朝堂上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还挺新鲜的。
  老皇帝也不催促,也不发怒。
  祁秋年那小子有时候给他送两封信过来,都是让他这个老人家保重身体,顺便再汇报一下铁矿和煤矿的开采情况。
  铁矿先不说,所有的都记录在册,伍锦发回来的报告和祁秋年的报告几乎是相差无几的。
  就说这煤矿。
  他从前是真没想到,这煤矿还能有这么大的用处。
  用来炼铁,能让铁器更坚固耐用,这种事情都不说了。
  就说那蜂窝煤。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