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越重生后我富可敌国(390)

作者:假酒喝了头疼 时间:2024-06-02 10:03 标签:爽文 种田文 轻松 穿越时空 宫廷侯爵 随身空间

  曲子博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祁秋年,祁秋年回了他一个笑容,曲子博才放心,从运行原理,到制作原理等等,深入浅出,讲得头头是道。
  那些老大臣听也听不懂,但听得入神。
  火车的站台上,一时之间,热闹非凡。
  过了一会儿,晏云澈安排下属,先把工人们送了出去。
  住宿的问题,晏云澈也是安排好了的,说了要请工人们在京城玩几天,祁秋年也不会吝啬。
  有很多都是从前来过京城的,是了,是逃难来的,那次他们入城都困难,这次他们能光明正大地进城去看看了。
  这可是京城啊,有的人甚至还去祁秋年的照相馆,拍了几张照片,做了个纪念。
  这些都是后话了,工人们离开之后,站台上空旷了不少。
  如今,这地皮不值钱,祁秋年建设车站的时候,也没有吝啬,车站修得也气派。
  祁秋年:“陛下,皇后娘娘,诸位大人们,要不要进火车去参观一下。”
  大家早就等不及了。
  祁秋年和晏云澈带着笑,带着他们,又一次参观了火车。
  能载多少人,能载多少货物,几个不同种类的车厢,售票的价格等等,祁秋年都介绍得清清楚楚。
  平时,这火车能用于民用客运,但如果发生战事,这火车用来运输粮草,运送战士,那无疑是神器。
  武将们更是听得热血澎湃,纷纷开口,问其他地方什么时候能通上这个蒸汽火车。
  这蒸汽火车做出来一辆,第二辆就是依葫芦画瓢了,不难,之后都不需要祁秋年出马了,曲子博就能带着自己的学生去修建了。
  现在难的问题是铁,还有修铁路。
  北宜到京城,可以说是一马平川,这铁路自然好修,但其他地方就未必了,少不了要开山建桥。
  先说铁矿的问题。
  大晋是华夏某个分支,意思就是依旧在一片土地上,国土内的铁矿其实不少,但开采并不多,再则,如今都只靠人工开采,炼铁技术在祁秋年改进过后,也只能说马马虎虎。
  至于开山建桥,祁秋年倒是能给出一些技术上的支持,让他们自己去研究。
  再则,还有个资金和人力的问题。
  真要把全国大部分重要州府都通上铁路,没个十来年,估计是不行的。
  祁秋年琢磨了一下,“陛下,臣这两日写个策划案出来,到时候您看能不能行吧。”
  老皇帝虽然也想全国都通车,但大晋如今的能力,他心里也是有数的,不过按照祁秋年现在的话来说,显然是有可行性的?
  老皇帝也心潮澎湃的。
  参观完火车厢,祁秋年还带他们去了驾驶室去看了一眼。
  简单地讲了一下运作原理。
  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如同听天书似的,但他们给出的表情都是虽然听不懂,但是好厉害的样子。
  唯一能听明白的,还是晏承安。
  有时候晏承安甚至还能和祁秋年有问有答的,大臣们看得喜悦。
  从前,老皇帝纵容祁秋年耗费钱财,还有这么多的精铁,他们不是没有怨言,也都在朝堂上隐晦地提过。
  毕竟在有了水泥路之后,这铁路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个鸡肋,甚至他们都想象不到这铁路到底是什么路。
  幸好他们的陛下力排众议,没搭理他们这些见识短浅的,让祁秋年把这铁路给修起来了。
  如今,真的是给他们上了一课。
  一日的工夫,就能从北宜到京城,这是他们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祁秋年心说,老子要是有本事,把高铁研究出来,北宜到京城,也就是一两个小时的事情,要么把飞机弄出来,从大晋的最南到最北,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
  但他没这本事。
  不过,他已经把科技的种子给埋下去了,该拿出来的资料,他也不会吝啬,总会有适合吃这碗饭的能人异士出现。
  从前的华夏,从比大晋目前稍微好一点点的情况发展到世界科技大国,也不过只是用了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
  华夏能做到的事情,他相信大晋的能人,拼一把,也是有希望的。
  如今,又有了高产量的粮食,大米也培育出了杂交水稻,旱稻,虽然产量还比不上后世,但均田制也实施下去了。
  这些东西加起来,百姓们只要肯干,勤快一些,总归不会再像从前那般饿肚子了。
  能填饱肚子,接下来就是井喷似的人口暴增。
  这是必然的经过。
  他们现在把科技的种子埋下去,接下来只要发展重视教育,十几二十年后,那些孩子长大,就会成为发展的中坚力量。
  祁秋年简单地说了一下自己的设想,老皇帝听得那叫一个热血澎湃。
  恨不得自己再年轻二十岁。
  他年纪大了,祁秋年口中的美好未来,他恐怕是看不到了,所以他的目光落在了晏承安的身上。
  大臣们似有所感,目光也落在了晏承安的身上。
  从前祁秋年拿出来的那些东西,那些顽固不化的老大臣还能说一句那就是奇技淫巧,但这个蒸汽火车,还有这铁轨,如何能说是奇技淫巧?
  他们知晓晏承安和祁秋年走得近,如果晏承安当了皇帝,那祁秋年必然会继续掏自己的老本儿,大晋何愁发展不起来啊?
  若是换了个别的皇子即位,知晓祁秋年的本事,重用是应该的,但上位者都有一个毛病,就是会担心臣子功高震主,到时候这祁秋年,恐怕也没这么尽心尽力了。
  落在晏承安身上的目光,更加炙热了。
  晏云澈把这些大臣们百折千回的脑回路听了个清清楚楚,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尽管父皇现在有这个意思,但能得到大臣们的支持,日后跟其他皇子竞争起来,也会轻松许多。
  参观完了火车,预定的是三日之后返程。
  祁秋年邀请了老皇帝还有大臣们。
  特意给他们腾了两节车厢出来,老皇帝和妃子们,还有天子近臣,都住贵宾车厢,其他的,卧铺车厢就差不多了。
  反正也不是全部都去,老皇帝只点了几个大臣出来。
  其他的要去,那就自己买票去吧。
  到时候工人们,略微挤一挤,来的时候都没坐满呢,也不至于坐不下。
  趁着这时间,祁秋年也去处理了一下京城的生意问题,把后续的工作也交代了下去。
  三天之后,火车返程。
  老皇帝坐在贵宾车厢的单人小沙发上,旁边就跟了一个华公公。
  妃子就来了两个,一个是皇后,一个是潇妃娘娘,都在左右隔壁住着呢。
  祁秋年和晏云澈,还有晏承安,也挤在老皇帝的包间里。
  祁秋年把小隔间的门打开,从另外一边靠窗的地方,放下来一张小凳子,“华公公,你也坐会儿吧,这车上也没啥要紧的事情。”
  老皇帝点点头,“华伴伴休息一会儿吧。”
  华公公心底熨帖,皇帝待他好,是有自小就伺候在身边的情谊,但这小侯爷不同,他从前只是略微提点过两句,这小侯爷是个记恩的。
  祁秋年用车上的热水给老皇帝起了一壶茶,“陛下,这车马上就要启动了,臣也算不负所望,做到了带您一日领略京城到北宜的风光。”
  老皇帝目光慈爱,看着排队上车的百姓。
  先上了陛下这一行人,然后是臣子,最后还有那些玩得不亦乐乎的工人们,除此之外,老皇帝还带了一队亲卫,分散在各个车厢里。
  就连这贵宾车厢都腾了一个出来,一个小包间,放了十个侍卫挤在一起。
  这一点,祁秋年确实是忽略了,别说老皇帝了,那些身份稍微高一点儿的,什么公主皇子,郡王亲王,甚至是世子,高门小姐,出门都得带一堆人。
  其他人能安排到其他车厢,近身伺候的,还有侍卫,还是得安排在身边才行。
  不过老皇帝这做法,倒也给了他思路,这贵宾车厢,挤一挤,放十来个人也是可行的,给钱就行。
  包间里有个小床,带个丫鬟小厮,随身伺候,应该也够了。
  火车呜呜呜,噪音有点儿大,但丝毫不减初次乘车人的热情。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