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现代耽美>

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533)

作者:寻光小筑 时间:2025-05-04 21:38 标签:娱乐圈 系统 万人迷 升级流 成长 治愈

  兰玉修终于勾起了嘴角,他像是被取悦到。
  “叔叔,您太刻薄了。就算是蠢人,只要活着,也是有用的,不然战场上哪来那么多英勇的无畏者呢?”
  他的表情又变得惆怅,声音伴随着情绪一同低落。他像是在喃喃自语:“如果能够发挥作用,我愿意去做这样的蠢人。”


第203章 少年不死
  虽千万人, 吾往矣。
  和苗连凯一样,兰玉修同样傲气,可他身上也有一种奉献精神, 所以他和苗连凯的底色终归不同。
  同时, 兰玉修也不像大多数学生那样脑袋空空。
  在兰玉修入学后,个性迥异的学生们开始登上舞台。他们因不同的立场、个性、思想而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又因台词的表述而激化。
  武晨远写的台词并不晦涩,虽然量大,但很好理解。角色们在输出观点, 观看者也在心中衡量。他们无意识地把自己放在了评委席, 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学生们说出的理论。
  人都是从少年时期走过来的。在场的投资人有认真观影的,竟然还生出了部分感触。
  在兰玉修和苗连凯第一次对峙后, 画面停止。
  这代表着影片放映结束。
  潘泽永把手放在房间大灯的开关上,“各位注意一下眼睛, 我要开灯了。”
  武晨远率先一步把窗帘拉开。
  当房间恢复原样,余寻光第一时间去观察各位投资商的表情。他甚至在杜制片脸上特意停了一下,“这样就很好了,不是吗?”
  杜制片有些尴尬地朝他笑了笑。
  有些话不用说得太清楚,只是那么一两句,足够听出后文。投资商们当然明白余寻光的意思,但他们显然是不赞同余寻光的观点的, 所以一时之间都没有人开口。
  他们不说,那就让我来说。余寻光这么想着,居然还能笑得出来:“我记得当年《风雅颂》播出之后市场里就出现了很多民国剧,有部分电视剧甚至直接把雅君和敏笙的人设拿去用,但是得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刑事大案》和《大明奇案》火了以后,这种单元探案剧的形式也重回影视市场, 有些项目播得不错,可热度也没有超过这两部剧去。”
  余寻光望了一圈,见没人搭腔,便把视线落到那个港商身上,特意用普通话问他:“《群鸦风暴》当年也很火,您知道为什么这部剧少有人模仿吗?”
  问到自家门口来了,港商不好再沉默,答到:“这怎么能比呢?《群鸦风暴》是三个电视台,两岸三地一齐出力的心血哇。”
  余寻光等的就是这句话,他总结道:“是的,因为这部片子有特殊性。”
  他又转头望向其他人说:“我认为《盛阳之下》的成功也是有特殊性的。当时的情况我还记得,可以说50亿之后的票房全是靠观众们的一腔热血硬冲上去的。当然,我说这些话不是想泼谁的冷水,也没有什么瞧不起大家的意思。咱们这个项目按理来说应该是小制作,却得到了大家的厚爱,我真有些受宠若惊。我们一堆不通经济的人凑在一起,大家应该操碎了心,尤其是杜制片。”
  杜制片被点到名了,他再也装不了,微微坐起,回到:“余老师,您客气了。”
  余寻光朝他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那么多钱,如何管理,我们是没有太多经验的。潘导为了慎重,还特意把我的助理陈老师借过去,就是因为他仔细,用心。潘导在拍摄期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帮大家省钱,因为他知道,大家投资进来的钱每一分都不容易。”
  陈泰英在余寻光说话时还特意往前站了站。认识余寻光的人,当然认识他身边十多年没有换过的助理。陈泰英这么一亮相,前面说出的话的可信度又多了很多。
  余寻光的语气依旧十分诚恳,“大家每天工作那么辛苦,为的是什么不必多说。钱,谁不喜欢呢?我也喜欢,但是钱赚起来也不容易哇。电影制作本身就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大家有压力,我也有压力,其实有时候我自己都不敢对作品打包票的。”
  “怎么会呢?”终于有人忍不住说:“余老师,我们都知道,观众也都知道,您的片子保质、保量。只要质量上没问题,票房肯定没问题。”
  “保质保量的前提是制作方不参与创作,不打乱节奏。这一点云翔一直做得很好,”余寻光又对杜制片说:“虽然是第一次合作,但贵公司的表现很让我期待第二次的合作。”
  被他放在眼里的杜制片是真的想拎起毛巾擦一下脑门上的汗。
  余老师这是在说实话,还是在说反话?
  第二次合作是什么意思?云翔再插手创作,下次不会合作的意思?
  余寻光不去管杜制片脑海中的翻涌,他望向刚才开口的那位投资商告诉他:“以前的片子好,当然也是题材好,每部剧都有各自的卖点——当然我不是说《少年之死》没卖点。大家刚才也看过了电影,对内容和表演形式应该也有部分了解。我们这个项目,就是在用小众的表演方法讲一个理想化的故事。诸位都是专业投资人,有自己的审美和胃口,肯定也清楚如今的市场与观众。咱们项目到底如何,各位应该在心里有自己的一杆称。”
  有以为投资人给予肯定,“从刚才的成片来看,潘导和武编不愧是专业学院出来的高材生,水平很高。”
  导演和编剧知道自己今天只是陪衬,笑笑不说话。
  余寻光到底更有底气,直接开口:“您要是欣赏,以后还可以合作嘛。”
  投资商便笑笑,“会有机会的。”
  看在余寻光的面子,话也不能说太死。
  余寻光握了握手里的酒杯,终于说:“潘导呢,对诸位投资商一直都很尊重,他今天在来之前还特意托我问问大家,不知道就按照现在的进度把片子拍完,可不可以。”
  有人忍不住,直接问:“真不能做大场面吗?”
  余寻光便也认真回答:“文戏,话剧表演形式,特效大场面,我个人觉得这种搭配是和看到老外做西红柿味的臭豆腐一个道理。”
  这个比喻太生动了,直接把那位投资人难受得龇牙咧嘴。
  这时候,坐在余寻光身边的那个投资商终于动了。他举起酒杯和余寻光主动碰杯,“余老师,您是实在人。”
  余寻光向他致意,然后把这一小杯酒一口干了。
  “我知道,大家今天能抽时间过来,都是给我面子,我也一直很感激大家的支持。”
  又有另外的人起身,举杯,“我听说像余老师这样的艺术家都是有艺术追求的。这回,算我们不懂事。”他抬了抬手,“我喝惯了,我干了,您随意。”
  余寻光感念他,还是倒了一浅杯回敬。
  第三个人站了起来,“《盛阳之下》要是明年能开第二部,或者还有什么别的大项目,您千万记得咱们。”
  余寻光不说话,用同样的方式去回。
  酒喝了一轮,事情便也这么解决了。接下来大家吃吃喝喝,像没事儿人一样围成一团吃饭,再也不提《少年之死》的二期投资。
  宴席到9点左右酒散了。
  余寻光这回没送人,而是被投资商们好好地第一个送上车。
  潘泽永、武晨远、陈泰英当然是一起离开。
  来接他们的是剧组里的人。余寻光一上车后就咳了一声,陈泰英的记忆雷达亮起,立马给他递了瓶水。
  潘泽永扒着后座问:“小余,你还好?”
  余寻光抬头冲他笑:“鄙人酒量上佳,尚能坚持。”
  潘泽永眨着眼睛望着,只有感动。
  余寻光不愿意他惆怅,安慰说:“师兄,今天的事你别心上,那群投资人本来就是冲我来的,我去解决也是理所应当。”
  按照余寻光的想法,他估计潘泽永是被云翔坑了。云翔就是欺负潘泽永没名声,所以逮着他忽悠。
  这事儿他打电话去跟叶兴瑜确认过。云翔为什么那么热衷于拉二期投资,其实就像之前潘泽永考虑过的那样,不外乎是剧组贪污。钱越多,可以做手脚的地方也就越多。

上一篇:小月亮

下一篇:竹马他总想骗我结婚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