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炮灰吃瓜爆改全家命运[穿书](167)
一时间想不起来。
瓜瓜一听就来精神了:【宿主,让我去看看。】
姜乐:【……】
没一会儿,瓜瓜就传来消息,还真是熟人:【是赵红星他娘!】
姜乐眨眨眼睛:【我想起来了,她确实是在服装厂工作来着。】
瓜瓜不爽:【她竟然还没丢工作,便宜她了。】
姜乐不怎么意外:【这年头除非犯了重大错误,否则单位也不能开除人的。更何况,我看她过得也不怎么好。】
确实过得不怎么好,脸难看的跟鬼似的,以前赵母虽然总拉拉着脸,带着老气,可精气神还是有的,但现在呢?动作僵硬的往嘴里塞菜,好像吃饭只是为了活着而已。
而且,赵母一个人坐了一个桌子,这在后世并没有什么,可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聚在一起吃,热闹。
旁边一桌明显都挤不下了,还有人过来坐小李和他这一桌,可就是没人去赵母那桌。
姜乐摇摇头,想到原书中她的所作所为,实在生不起半点同情。
“你是不是奇怪她咋一个人坐,我跟你说,可不是我们厂的工人排挤人。”小李生怕姜乐误会,压低声音跟他解释,说的都是赵母的所作所为。
姜乐才知道,没人搭理赵母,不仅是因为她给赵红星骗婚的事传开了,也是因为,赵母在厂里也没干好事。
之前闹得差点都把她开除了,可想而知,有多严重。
姜乐听的直摇头,更不愿意同情赵母了。
小李见姜乐听的眉头都皱起来了,也不愿意提了,转移话题:“赶紧吃吧,一会儿凉了。”
姜乐点点头,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小李极力推荐的猪肉炖粉条,只能说还行,没他想象的那么好吃。
这年头沾个荤腥都算是美味了,猪肉炖粉条那更别说,要是这个都不爱吃,人家得说,你想吃山珍海味不成?
倒不是姜乐挑剔,主要是姜奶奶厨艺太好,一般人还真比不上。
不过到底是肉,还是挺好吃的。
姜乐把两个馒头和菜都吃的一干二净,小李也是一样。
吃完了饭,又去会议室那边。
周明康和周明朗估摸着也要吃饭,人还没回来,两人就在这边等。
也没等多久,周明康来了,还带着拟好的合同。
瓜瓜可算是找到事做了,立刻通篇扫了一遍,然后说:【本系统看了,没问题,宿主放心签吧!】
姜乐:【谢谢啦。】
瓜瓜得意哼哼。
姜乐接过合同,就打算签字。
周明康见状道:“你不看看?”
姜乐抬起头,笑的一脸单纯:“我相信您,更何况这么大个厂子,也不至于骗我。”
周明康见姜乐果真毫不犹豫的签上自己的名字,不由得感叹,老三还说这娃聪明,分明是单纯的可以。
一时间,周明康看他的眼神都怜爱起来了。
姜乐:“???”
说好的一张设计稿十块钱,当然,得他们觉得不错的设计稿,姜乐今天过来拿了五张,都不错,周明康也没坑他,直接给他算了钱,当场结清了五十。
姜乐喜滋滋的揣着钱,被送着出了厂子,骑上自行车,他却没打算回家。
眼看他奶的生日要来了,六十五岁生日,怎么着也得好好过。
他得去寻摸一下生日礼物才行。
可惜他在供销社转了一圈,也没找到什么觉得好的,人家售货员都看了他好几眼。
姜乐被看的怪不好意思,而且实在也看不出什么好的来,正准备离开,一个有些胖的大姐叫住他。
对方自称陈姐,问他:“小同志,陈姐见你转了半天了,是有啥想要的,给姐说说,姐帮你找找。”
这年头供销社的售货员大多都比较傲,倒不至于鼻孔看人,这种都是少数,但基本上都是“你买也行,不买也行”的态度。
难得有陈姐这么热情的,姜乐不由得想起他在现代时,那些热情的同村人,他笑着道:“是我奶过生,我不知道买啥好。”
“小同志怪孝顺的。”陈姐夸了他一番,又说:“看你这么孝顺,姐给你想想主意。”
姜乐:“那谢谢陈姐了。”
“老人家嘛,年纪一上来,头就容易受冷,你看看买个头巾咋样?”陈姐说着,拿出一条纯棉的头巾,说:“用来包头啊,戴在脖子上挡风都行。这不眼看冬天来了,这个实用。”
陈姐倒是考虑的周到,姜乐自己就完全想不到,他觉得头巾不错,伸手摸了摸,纯棉的。
头巾用白色的不好,考虑到姜奶奶的年纪,陈姐给拿了一条黄色的。
陈姐还拿自己做示范,还教了姜乐要怎么包头,当围脖又怎么围。
姜乐学会了,想了想又问:“那有帽子吗?”
“有是有,但帽子是省城刚进的,贵。”陈姐压低声音说完,手比划了一下。
确实贵,一顶帽子十二,比头巾贵多了,头巾三块钱一条。
姜乐没嫌贵,让陈姐拿来看看,陈姐见他敞亮,也没说什么了,让他等等,去拿帽子。
没一会儿,陈姐拿出来几顶帽子,样式都不太一样,让姜乐挑。
陈姐推荐了其中一个,毛茸茸的,两边帽扇在头顶绑着,放下来可以盖住耳朵,暖和。
姜乐不怎么喜欢这顶,暖和是暖和,不适合他奶。
他拿了另外一顶,紫色的,带着短短的绒毛,帽子周围有一圈短短的帽檐,看着适合老人,还带点时尚。
“要这个吧。”姜乐当即就下了决定,头巾他也要了,可以让他奶换着用。
一共十五。
陈姐笑眯眯的夸他孝顺,确实孝顺,这年头有哪个孙子愿意一下给一个老人花十五啊?
她看姜乐这么痛快,想了想,问他:“老人家过生,有些人就愿意定些寿桃啥的,你奶还有几天过生?”
“后天就过。”姜乐说。
“那来得及,你要是想定寿桃,姐让人替会儿班,带你去瞧瞧?”陈姐说。
姜乐问:“寿桃是啥?是桃子?”
“嘿呦,你说说,姐光顾着跟你说了,忘解释了。”陈姐笑呵呵的一拍手,说道:“不是桃,就是馍馍,做成桃子的样子。西游记里不是有蟠桃啥的吗?这桃子寓意好,给老人家祝寿用这个最好了。”
姜乐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个,当即就表示感兴趣,让陈姐带着他去瞧瞧。
陈姐让他等着,跟旁边关系好的售货员说了一声,把工服换下来,带他出了供销社。
“这家做寿桃的,也是前段时间我娘过寿,我给定过一次。”陈姐在路上细细的跟他说:“大多都定一笼,寿桃有手那么大,一笼是十个,寓意好,十全十美嘛。价格倒是有点贵,一笼五块钱。”
这年头一斤白面一毛八,姜乐对蒸馒头不太懂,但大概知道蒸这么多需要一两斤的面粉。
这么一算,确实贵。
但是人家要是寿桃做的好看,那这赚的就是手艺钱,要得不算过于贵。
姜乐点点头,打算过去看看再说。
陈姐就带着姜乐七拐八拐的,到了一家院子,他们来的倒是巧,这家人正在蒸寿桃馍馍。
姜乐想看蒸出来是什么样,蒸寿桃的让等等:“估摸着再十来分钟,”
等着的功夫,陈姐才想起自己忘了说了:“人家这寿桃里,混了白糖了,吃着一口甜滋滋的,干吃也香。”
蒸寿桃的正巧过来给他们倒水,毕竟是赚人家钱,态度肯定好,闻言点头说:“是放了糖。”
姜乐点点头,那五块钱一笼价格收的算是比较公道。
等寿桃出锅后,姜乐看了眼,别说,人家是真有手艺,一个个寿桃做的猛一看跟真的桃子一样。
仔细看自然能看出来不同,不过也算很好了。姜乐当场定下来一笼,又多付了一块钱。
多付一块钱,人家拉着架子车给送。这个钱该花,不然姜乐骑着自行车带回去,寿桃怕是都不成样子了。
拉着自行车,戳人力,一来一回两个多小时,赚的这一块钱也是辛苦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