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炮灰吃瓜爆改全家命运[穿书](150)
姜乐把自行车停在院子里,跟着陈大花和赵黑娃进屋,就见一个姑娘好奇的看他。
姜乐不解,他脸上没啥吧?
对方就问:“你是谁?”
陈大花笑了:“青儿,这是你小乐弟弟,咋,这才多久没见,你都不认识了?”
完全忘了自己当时也没敢认人。
赵青有些惊讶,不敢相信:“你是姜乐?”
姜乐对这种惊讶已经习以为常了,笑着道:“表姐。”
赵青听她这么叫了,更不敢相信了,以前姜乐啥时候乖乖叫过她“姐”?都是直呼她大名来着。
而且姜乐小时候还揪她辫子,为此赵青一直不太喜欢他,可现在,姜乐笑着叫她“姐”,赵青反而觉得要是不理,显得她小气了,便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赵青在家里比较受宠,性格外向,忍不住道:“你变化挺大。”
姜乐淡定道:“嗯,人总要长大嘛。”
赵青说:“你可算长大了,看着都顺眼了不少。”
然后她就被她娘赵麦穗说了:“怎么跟你弟说话呢?”
赵青眨眨眼睛,她说的是实话啊,而且她说看姜乐顺眼,算是夸他吧?但她娘说她,她也没吭声。
姜乐看出赵青是直来直去的性格,也没觉得有什么。
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就说起赵青。
赵麦穗说起自家闺女,言语间不乏骄傲:“青儿之前学没白上,现在虽然下了学,但最近镇上服装厂不是在招工吗?青儿各方面都合适,打算去试试,说不定以后就是正式工人了!”
赵青念过初中,初中读完就没再读了,服装厂招啥记录员啥的,要初中毕业,年满十八岁的,赵青刚过十八,正符合条件。
“哎呀娘,你说这个干啥呀,八字没一撇的事。”赵青埋怨着,但提起这事也是开心的。
赵麦穗道:“你这娃,还不好意思了,有啥不好意思的?我又没说给别人听,是说给你二姑听,这有啥?”
赵美莲也笑了,她是真为赵青开心:“就是,我有啥不能说的,咱们青儿是个有本事的,以后指定能在厂子里当工人。”
“这记录员可比那些工人厉害多了,管着那些工人呢。”赵麦穗笑着强调。
“娘,啥管人家的,就记个数,咋就成了管人家了?”赵青让她娘快别说了。
“记数咋就不是管人了?你看看咱村记工分的那个,一天天眼睛都长头顶上了,咱们村这些人不都得好声好气的跟他说话?”赵麦穗认为,记录员可不就是管人的吗?
“就是,你娘说的也对,我们村记工分的也那样。”赵美莲笑着接话,
赵青无话可说,也不知道要怎么解释,只好闭嘴。
赵麦穗感慨:“青儿比她哥姐还有她弟有出息,当时一起把他们送去上学,就青儿坚持下来了。”
赵家并不是多有钱,家里四个娃,赵青上面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把四个娃都送去学校,那都是咬牙送的。
要是他们都一直上下去,赵家还真不一定负担得起,可没多久,一个个陆陆续续的都辍学了,只有赵青一个人留下继续读,家里就轻松了不少。
要是其他娃也能读下去,他们家肯定也得想办法供,但他们自己读不下去,将来也不能说出什么怨爹娘的话。
赵青后来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也就没继续读了。
赵美莲听着笑了笑,说:“青儿有出息,可另外几个娃也都好着。”
赵麦穗说自家娃可以,但你要是没眼力见的接话,那就惹人不开心了,毕竟谁愿意自家娃被说没出息。
“对了,青儿要去参加招工,是要去红旗镇吧?”赵美莲问道。
赵麦穗点点头:“可不是,谁让服装厂在红旗镇,我们旺镇没红旗镇那么大,哎,这去招工得去红旗镇,这走过去得三个来小时。”
赵家村已经出了红旗镇的范围,属于旺镇了,不过他们村在旺镇的边缘,离红旗镇比别的旺镇人近,但即便这样,到底是出了镇了,全靠腿走过去挺远。
而且住在旺镇边缘,也不是啥好事,因为距离旺镇也不近。
“这去参加招工,走那么远哪成?”赵美莲说:“要不这样,到时候提前一天青儿来我家,住上一晚上,第二天从我家去红旗镇。”
“这能行吗?”赵麦穗一听,扭头看向赵青。
赵青其实也为这事发愁,听到二姑这么说,当即道:“谢谢二姑。”
“这有啥好谢的,就过去住个几晚,都是自家人。”赵美莲摆摆手。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赵美莲和爹娘又说了一会儿话,后面和姜乐没在赵家多待,看差不多了,就起身要离开了。
姜乐骑在自行车上,一只脚撑着地面,赵美莲坐在后座,跟出来送她的爹娘他们说:“别送了,我跟幺儿走了。”
陈大花点点头:“路上慢点。”
姜乐:“知道了外婆,你放心吧。”
赵黑娃依旧背着手站在一旁,他不怎么说话,但眼里的不舍是藏不住的。
自行车半小时的距离,其实并不远,可这年头交通工具基本上靠腿,农人一年到头也就冬天比较闲,导致即便距离不远,他们也很难有见面的时候。
赵美莲坐在车子后座,扭头看着远处身体佝偻的父母,一直到消失在视线里,她才收回目光。
姜乐感受到她的沉默,说道:“娘,等咱忙完这阵了,再来外婆家。”
赵美莲听完,心里那点难过少了不少,她说:“好。”
姜乐脚下用力,带着凉意的风划过脸颊,冰冰凉凉的,有点舒服,他抬头看了眼,这时候的天这么很蓝。
——
农忙时节,农人的进程总是很快,玉米很快就剥好了皮,晾晒在晒场上,一片金灿灿的,看着就喜人。
地里也没停下忙碌,他们得以最快的速度,把小麦种下去,现在村里一切的事,都得给小麦让路。
明明生产工具落后,可架不住这时候的人勤劳,地里一天一个样。
这期间口蘑又成熟了一茬,姜军庆还没走,姜乐拉着他和姜欢,把口蘑采摘了,去给秦任华送去。
由于口蘑产量高,以至于卖出去将近五百斤,结果估摸着还能剩两三百斤。
能卖出去那么多,姜乐觉得已经很好了,所以对此持乐观态度,也就是这年头不让做生意,不然口蘑肯定不愁卖。
姜乐想了想,干脆决定去一趟黑市,因为有瓜瓜可以让他暂时存放口蘑,所以他并不担心被抓。
公安要抓,也只会抓售卖东西的人,一般不会抓买家,到时候公安来了,他把口蘑放到瓜瓜那里存着,伪装成买家就行。
既然要用到瓜瓜,那肯定不能让谁跟他一起去,所以姜乐只自己一个人去。
他一次去也不多带,带个三四十斤的,不然目标太大,突然不见会让人察觉到不对劲。
而且带的少,他可以骑着自行车去镇上,比推着架子车轻松。
第一次去,姜乐拿着罐头瓶子装了一瓶口蘑做的菜,还是口蘑炒辣椒,然后把背篓绑在自行车的后座,一路骑到镇上。
自行车他暂时放在三哥家,然后背着背篓去黑市,第二次来,姜乐已经没那么紧张了。
这里说是黑市,其实就是卖一些普通的东西,因为这年头不让做生意,这里才成了黑市。
姜乐背着背篓,也没找地方坐,而是拿着罐头瓶子,找目标买家,那些明显是来买东西的,姜乐就走过去,问对方买不买口蘑,可以先尝尝。
其他卖东西的人总是左看看右看看的,弄得姜乐都有些紧张了。
瓜瓜让他放松:【宿主放心吧,本系统帮你警戒着呢!相信本系统!】
姜乐:【嗯嗯!】
免费品尝这种好事,大部分人都挺乐意的,然后一尝,就发现上当了,这也太好吃了,忍不住就想买一点。
有人就问了:“这菇真是这个味?”这人是害怕他加了别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