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综]老子不是米迦勒(280)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时间:2019-06-24 20:01 标签:爽文 无限流 无CP 历史衍生 英美衍生

  “不可能!”讷亲立刻就跳了起来,“我记得他们半个月前才插了秧,怎么前儿个就收了?他们啃青苗的啊?!”
  宋人插秧的情报,讷亲也看过。他还取笑过呢,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插秧!也不怕才结了穗就被霜打了。还说宋人插秧就是偷懒,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竟然是那么不讲究地边走边抛秧,那秧苗最多被抛到了耳朵的高度就掉了下去。如果不是落地是根朝下坐在农田的泥水里又排列得挺整齐的,他还以为宋人都是败家子儿,拿着田地和粮种糟蹋呢。
  拿着优质粮种糟蹋的,不是败家子是什么?!
  马齐已经满头大汗,他的眼睛飞快地转着,好像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没错,就是半月前完成的插秧,说是宋人之中有异人,几个术法过去,不到三天,秧苗就长大了,开始结穗,到了第十五天上,……”
  讷亲不顾身在御前,抢过了马齐手里的情报,先是一扫而过,紧接着一样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那情报里面详实地描述了宋人官田的稻子是如何在满清密探的眼前一点一点地,在十五天内从秧苗长到可以收割,也详细地描述了宋人是如何收割的。
  讷亲一直以为,那些战报里面从天而降用无形之刃砍了他们八旗铁骑的人都是宋人的军队,可从这情报上来看,他们分明只是宋人的农夫!
  “不,不是,那是军屯,一定是这样的。”
  讷亲喃喃地道。
  除了这个,他已经想不到别的形容了。
  坐在下面的张廷玉等汉大臣都是聪明人,立刻猜出了情报上的内容。
  张廷玉想了想,站了起来,对着雍正行了大礼,然后跪奏道:“皇上,民以食为天,宋人既然有了如此异术,他们日后怕是不用愁钱粮赋税了。”
  听张廷玉这样说,雍正也叹了一口气。
  作为皇帝,他当然知道张廷玉所言不差。
  “臣以为,宋人目的有二。”张廷玉慢吞吞的,或者说,十分慎重地选择着措辞,道:“若是此乃宋人有意为之,故意展示给治下的百姓看的,那么,他们的目的便是一个,”
  “什么。”
  雍正立刻追问道。
  “宋人想把土地全部收为国有。种地最是辛苦,而且还要防着旱灾水涝,十年里头往往只有是一年是风调雨顺的。宋人如此,实为告知世人,他们手中有粮,百姓只要为他们干活就有钱粮拿。时间久了,百姓就不会种地,地自然就荒了。宋人也就可以以荒地为由把田地收为国有,或者直接就用很低的价钱把田地买下。”
  听得马齐和讷亲都连连点头。
  张廷玉虽然是汉人,可是这心思就是活络,反应也快!果然,汉人中能爬到这个位置的,都不是易于之辈。
  “那第二个目的呢。”
  “第二个,便是宋人此举由来已久,他们不是故意展示给世人看,而是如此行为在他们眼里天经地义。”
  张廷玉欲言又止,讷亲连连催促:“你倒是快说啊!”
  “宋人以异术种植谷物由来已久,那么他们势必不会缺粮。粮食多了,价钱自然也就贱了,百姓专于农事的就少,到最后,宋人会牢牢地把握着粮食,只怕,不只是宋人治下,就是我们大清也会如此。到,到那个时候,宋人只要一声令下,他们就可以饿死全天下的百姓。”
  雍正暗暗点头。
  这也是他最担心的。
  如果宋人的粮食真的很贱,雍正很确定,就是他用了重典强迫百姓去种地,百姓也不会愿意,而那么做的他只会引来民怨。等天下百姓都不种地了,宋人只要一声令下,他们真的能饿死全天下的百姓!
  而这样的阳谋,雍正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就跟他不能强行命令百姓舍了更物美价廉的粮食去买高价粮一样。
  “你的建议呢。”
  “设立军屯,让将士们去种地。”
  “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第349章
  虽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事情爆发开的时候,其规模之大,其影响之深远,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
  无论是汉人还是宋人,抑或是满人,都为之震撼。
  东土的粮价爆跌得很快。
  满清在康熙中后期就开始推广红薯,加上雍正为了摊丁入亩花费了大量的力气,甚至都快做成功了——在别的时空,他就完成了,而这里也进行到了中后期——红薯的高产加上赋税上的倾斜,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人口暴涨。
  头一次,华夏这片土地上的人口在官方资料上超过了一个亿!
  但是,华夏的人口在官方资料上超过了一个亿,可全国的耕地面积呢?
  人口与土地矛盾,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饥荒。
  华夏自古就没少过饥荒。
  华夏百姓什么都能忍,就是忍不了饥荒。
  华夏的统治者最怕的就是饥荒,因为一旦大规模的饥荒爆发,就意味着他们的皇位不稳。
  但是,饥荒消失了。
  这意味着什么?
  任何一个统治者都曾经幻想过,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
  现在,他们看到了。
  在这方面,百姓的反应是最直接的。百姓为什么会追逐土地?还不是因为土地是口粮的唯一来源?在没有任何保障的农耕时代,土地就是百姓唯一的能够一年又一年地获得口粮的根据。
  可是现在,没有异术,自己手头的土地种了口粮就种不了棉花,种了棉花就种不了口粮。反而是给宋人做工、出卖劳力,可以获得足够的钱粮吃饱穿暖不说,还能给自己填点东西,更甚者,有那有些见识的家长,他们还有余钱送孩子去读书。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会苦哈哈地面朝黄土背朝天?
  也许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还遵守着旧习惯,在家里种地,可是年轻的青壮却陆陆续续地离开了他们祖祖辈辈为之奋斗的土地。
  大量的人口涌入了城市。
  满人那边还在犹豫的时候,宋人这边已经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城市化。最明显的,也就是再度让雍正满嘴燎泡的就是,宋人的陪都洛阳开始了新一轮地扩张,一个又一个地城区进入了规划、建造程序,无数的作坊兴起,街道上,一家又一家地店铺开张。
  刚开始的时候,雍正看着这些东西很粗陋,可是他自己也明白,对于皇帝来说,这些东西的确是粗陋了些。可是对于百姓而言,这些东西已经很不错了。
  可是后来,精致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
  那些细布,横幅特别宽,织物特别细密光滑,还坚实耐磨,问题是价钱,比满人治下街面上的粗麻贵不了多少。
  同样是一尺,也许宋人那边来的细布只比满人这边的麻布贵了两个铜板。可问题是,宋人的细布幅面是麻布的两倍以上!
  满清小朝廷的治下,无数的手工业者纷纷破产。问题是,宋人那边的手工业者破产之后,还能出卖劳力,可是满清这边呢?
  雍正坚持了五年,拆东墙补西墙坚持了五年,他的嫔妃,从刚开始的镶珠嵌宝的金首饰到赤金的无镶嵌的金首饰再到银首饰、铜首饰,最后只能将就柳木的。
  因为所有能拿出来的钱财,都被雍正拿出去贴补财政上的窟窿了。
  雍正是殚精竭虑而死的,死的时候,他枯瘦得只剩下了一把骨头,就连棺材也是很普通的薄木棺材,没有任何陪葬。
  他一死,西安的百姓自发地攻打行宫。
  弘历也好,弘昼也罢,哪里有如此才能力挽狂澜?
  弘昼还好些,因为他知道势不可为,他也没有怎么折腾,加上百姓看他身上、他的妻儿,还有他现在的住宅里面别无长物,因此没有折腾,除了家里的女人孩子受了点惊吓之外,倒是没有出什么事儿。
  可是弘历宅中却从侍妾高氏的屋子里搜罗出了一大包金银。虽然高氏坚持那是他的陪嫁,可是她的态度却惹怒了那些百姓。
  弘历的妻子富察氏的箱笼没几个,还都是普通素色细布衣裳,带一点细致的刺绣,她身边的人也都简朴得紧,因此,闹事的百姓最后都不忍心,没折腾她们母子,可是高氏和几个不懂事的侍妾却是挨了一顿好打,就连弘历,因为护着高氏而被百姓打了个头破血流。
  西安的事儿很快就被呈报到了赵长卿的面前。
  看在雍正爱民的份儿上,赵长卿朱批,赐下一套棺椁,让弘昼送雍正回燕京,埋入泰陵。
  至于弘历,他那会儿正躺着,起不来呢。
  留在西安的满人,只要还能动的,都去给雍正送行了,就连张廷玉也在送雍正回燕京的行列说。
  桐城张家不是没有人来游说张廷玉,说这不干他的事儿,可张廷玉却说,他们父子受康熙雍正两代皇帝的知遇之恩,没有不送雍正一程的理,而且,事后他会回乡做个教书先生。


第350章
  雍正死了,但是事情却没有结束。雍正是一个爱民的皇帝,因为他的努力,西安这边的百姓受到的冲击并不是很多,虽然不如宋人治下,因为有充分的财力支撑还有各种政策倾斜而冲击最小,可是西安及周边地区的百姓依然受惠。
  可是周边各国,无论是三韩,还是东瀛,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他们的国土狭小,大城市没有几座,被诅咒金币一搞,加已经是人心惶惶,现在,粮食都被控制在别人的手里!
  可以想象那样的结果。@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东瀛人最先发难,他们的中下层武士、浪人和地方大名联合起来,干掉了幕府将军,然后带着天皇亲笔的国书入洛阳朝见赵宋王朝。
  东瀛人本来就对大宋的归属感很高,当他们来到洛阳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再现的大宋,他们的心情可想而知。
  为首的五摄家出身的使节对赵宋非常恭敬,也因此他们得到了两个光属性的魔力球。东瀛的使节回去之后,东瀛境内再度掀起了对华族和华夏的崇拜,天皇乘机把权力收到了手中。
  对比之下,三韩的反应就有趣多了。
  他们是典型的凶悍的弱者,依赖着来自东土的口粮苦苦地抵御着妖鬼的折腾,他们的王一面派出使节向赵宋称臣一面却在国内宣传赵宋的可怕。
  如果是前明或者是满清,也许不会理会,因为前明不会在乎海外番邦诸国,而满清则无暇顾及他们只要他们定时往宫廷送女人就完了,基本不会理会三韩民间的声音。
  当然,这里面也历史因素。
  可是赵宋可不是满清。赵宋是从海陆攻打下满清的疆土完成复国任务的,他们会不在意周边的反应?
  不过,赵宋眼下没有足够的人口去做多余的事,而且激起三韩的民变也不符合赵宋的利益。所以赵宋拿出来的应对策略就是置之不理。
  ——不好意思,我们的人手不足,中原刚刚经过战乱,百废待兴,实在没有多余的人手帮助你们。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