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下(173)

作者:洛娜215 时间:2019-03-01 12:15 标签:无限流 古典名著 武侠 历史衍生

  单单就结果而言,和畜力并无太大差异。
  面对着一群完全走到了死胡同里面的匠人,年轻又头脑灵活的白玉堂沉默了半响,忍耐住了冲动没有做出无礼之举,他看了几眼这个工坊里基本上年龄都能做他爷爷辈的匠人,直接拿起了工具动手做了一个简易的实验物品。
  匠人们都是专业人员,在白玉堂东西做到一半的时候他们便明了了他的意图。于是熟练于此道的匠人们直接搬来了各种木工和黏土塑性,不到半天就将模型做出。
  简单的说,按照白玉堂的思路就是他用水力作为动力,通过挂上杠杆和滑轮组的类似磨盘的东西来改变力的方向,最终使得水力在磨盘转到一个方向的时候转为拉力,另一个方向的时候则是推力。从而达到推拉鼓风机的效果。虽然要达到完美效果还需要解决其中不少问题,譬如材质,但是……
  众多匠人看了看这个白玉堂只用了小半天时间就做出来的概念小模型,又看了看这个和他们如出一辙的遮脸打扮的模样,对其定位有了错误认知的匠人们立刻握住了颇有些翘尾巴得意洋洋的白玉堂的手“小郎,可有兴趣入我工部?”
  在白玉堂有此高光表现之时,夏安然倒是并不在工部。
  他被招到了帝王那儿参加了一次开设在小房间内的非正式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题,便是军队的改革。
  没错,赵祯准备向军队下手了。
  虽然不知道历史进程,但是赵祯出于一个帝王的直觉,他对于未来的规划是在未来的2到3年之后可能会发起战争,既然是战争,那么到时必然会面临大规模用军的情况。
  作为帝王来说,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军队可以一击制胜,要打到如此目的,硬件软件都必须到位。
  如今装备硬件设施基本就位,软件亦是开始铺设,京城中的一锅又一锅鸡汤一直在冒着热气,民众对于军人的身份和认可正在逐渐上升。
  但是就在赵祯翻阅兵部交上来封存的文书之时,就发现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他,到底有多少兵?
  这个问题看似很可笑,一个国家有多少军队作为帝王你难道不知道吗?赵祯曾经以为他是知道的,直到当他细细盘算自己统计结果之后,他对于这个结论产生了怀疑。
  宋朝采用的征兵制度是募兵制,而且是终身制。即一日为兵,终生为兵。
  为了保证军队的稳定性以及军人忠诚度,同时,亦是为了降低某一个将领对于军队的影响力,宋朝的军队制度一改过去府兵制,改为了国家养兵,同时,国家养的不是一个兵,还有军人们的家眷。
  毫无疑问,如果要论各朝各代当兵的工资,北宋落不出前三去。
  高薪养出来的不是廉,还有贪欲。
  一个军人,牺牲之后的确可以得到一笔不算小的赡养抚恤金,但是这笔钱和军人“活着”到六七十岁可以持续领取的资金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于是就造成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吃空饷。
  一个兵的工资是一笔小钱,但是当这部分资金累计起来,按照年月来算,就成了一个圣人都会动心的数字。
  而宋不挪动军队中下层只动上层的习惯成为了助长这份贪欲的沃土。
  而等到了宋中后期,国家没钱,军队为了维持用度,防止士兵哗变不得不使用了类似的手段,这样的情况,在清朝、民国都有发生。
  这是一种将军队支出归于国家财政统一支出之后带来的弊病。
  赵祯暂时无意追究这点,比起钱的问题,现如今最重要的是他得先想办法搞清楚他究竟有多少兵是真的,其中又有多少是在当打之年。
  不错,终生制的募兵制度带来的又一个恶果便是军营老年化。
  这在理论上是不存在的。
  兵士的当打之年是在十八到三十周岁之间,过了这个区域体能和反应能力都会下降,这些兵士中除却少部分能够以经验取胜,或者是升到了小头头位置的指挥人员都可能被战场自然淘汰。
  前几朝基本如此,所以历代军制中都很少出现强制退役年龄,即便有少数年长之人,都能被当做人瑞保护宣传。
  但自澶渊之盟被签订后,宋除却少部分地方军,大部分都长时间不曾遭遇战争,战争自然减员数量急剧下降,赵祯粗粗一算,底层中军营内如今四十、五十岁的人数可能要占到总数的二十分之一左右。
  看似没有问题?不,这恰恰是最大的问题。
  宋朝虽说轻武,但是对武职的提升和封奖条例却是十分的明细。
  到了这把年纪,还只混迹在小兵的行列之中,基本可以判定他在战场上毫无建树。
  没有斩首,没有团队战功,不曾参加过前锋战役,什么也没有,足足十数年乃至于二十年在军营里面混日子……这样的兵,年轻时候尚且如此,如今又难道可以上战场吗?
  赵祯对此持保留意见。
  若非此次自己留意,赵祯绝对想不到自己的军队中还有着这些毛病,而在他陈述完了这些发现后,对上的臣子们了然的眼神更让他心惊。
  几乎没有一个人露出了惊愕的神态。
  也就意味着,这不是最近才出现的问题。
  那么,这样的问题持续了多久,久到能够让文臣都视之如常了?
  “陛下,此事仍当从长计议。”宰相王旦俯首,他面上表情看不出太大的波动,这一句劝谏看上去也只是寻常劝谏罢了,只是他话语中的隐藏含义,却让赵祯将心中火气按了下去。
  还不是动手的时候。
  不如说,在此时不能动手。
  这些人在军中扎根时间这般长,可以想象的枝蔓定然不少,其中关系错综复杂,如果轻易的处置撤军,极有可能造成军队被有心人挑动哗变。
  只能徐徐图之。
  但是目前最重要的是他想要知道,他到底有多少兵是真正能够打仗的。若是连此点都不可明,之后他的所有计划都是笑话。
  所以他在思考之后派出了一支特别调查组。
  赵祯选派了两个他最信任的臣子前去调查此事,正是包拯同庞太师,此二人一硬一软。
  包拯心如明镜,庞太师则负责“和光同尘”,此二人单派一人都达不到赵祯想要的结果,但是二人同行便可互打掩护。莫要看庞太师看着糊涂,此人究竟有几分能耐赵祯清楚得很。
  他如今无法处置,只能敲打,包拯年轻气盛一个不当先便容易被挑动,故而他不得不一口气将这两个人都派过去。有庞太师在,多少能拉住包拯,至于偶尔拉不住的也无妨,若是过于软弱反倒让人生疑,伸张有度方才最美。
  当朝的两位大员派到地方上,自然要调动人保护,赵祯直接将今年武举的一甲三人全数派出,使其带领一队禁军,并开封府本身编制的衙役护卫,一行人浩浩荡荡裹挟着震惊朝野的飓风离京。
  此举虽无前例,但也不算越矩,最重要的是,等这一甲三人归朝之后,自然会积累一定的功绩,届时若要加封便容易的多。
  赵祯的这一道命令惊动了许多人,文官谈不上喜悦,武将更是欲言又止。其中态度复杂让夏安然看着都觉得此时此刻他们心中一定有一台大戏。
  但是还没等他们心中的大戏上演,一场意外突然而至。
  有一场大火,烧毁了兵部的小半个文库。
  这一场火来得突如其来,烧的莫名其妙,灭的也莫名其妙,而最后帝王的反应也有几分离奇。
  这次走水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急救亦是迅速,宽宏的帝王夸奖了一下救火队,便做不再追究之态。
  在得知着火的是兵部文库之后,有不少人心中暗喜,也有人惴惴不安,这这些日子以来,为了调查各地军队情况,兵部和枢密院整理了大量的资料,亦是拿出了备份的存稿,因方便核查全数藏在此处,如今这些文稿都在这把火里化为了灰烬。
  哪儿来的这般蹊跷,分明是有人刻意纵火意图烧毁证据,这件事大家心中有数,只是大部分人为此受益,小部分人也心知背后定然有大势力方才敢如此放肆作为,纵有几个臣子敢于直言,请官家彻查此案,在对上赵祯堪称冷淡的反应后也讪讪闭嘴。
  ——官家怕不是气疯了吧?
  众人纷纷猜测。
  其实他们猜的没错,这场火的确是有人故意放的,但是放火的不是旁人,就是赵祯。
  其目的十分明确,他想要给予这一部分涉案人员再多一次机会,至于到底他有没有烧掉这部分资料,又烧毁了多少,只有他自己知道。
  这把火可以说是帝王的仁慈,也可以说是帝王最为苛刻的考验。
  而同时,某种程度上,他这样的举动也保证了钦差队伍的安全,不至于使得地方军队狗急跳墙。
  赵祯希望通过这次清查组,下头的军队能够老老实实的递交实际人数……若是交上来的还是之前的那份……
  届时再做清算。
  他的打算没有告诉任何人,一开始夏安然也以为是某些江湖人士受了委托先一步动手,方才不曾留下任何痕迹,知道这一切的时候他情不自禁得为了帝王此举微笑。
  只能堪堪赞上一句——陛下大慈。
  原谅值得原谅的人,然后送冥顽不灵者入地狱。
  ==
  6月初,这支名为调查队,实则手上带着好几把铡刀的钦差小队二人组浩浩荡荡得南下,不错,他们此行从帝王刚刚握权的南方军队开始调查,转上一圈到东北,最后西北军。
  这一走估摸着没有个一年回不来。
  被了然大师亲批只需调养就好的花满楼也离开了京城,他和陆小凤二人结伴旅游去了,花满楼眼睛好了自然也想要多看看,趁着天色尚可,两个武林人士亦是算得上寒暑不侵,便直接去了北边玩耍。临走之前他们和夏安然小聚了一下,夏安然托他们给北边的柳娘带了信,一并送过去的还有带给北边的各种南地药材。
  白大哥接了一堆订单,先一步回到金华去做准备生产,夏安然的身边很快就安静了下来,他的王府恢复了二人世界。
  宅院里头的猫猫狗狗度过了最麻烦的时期,开始苦夏,为了应付这些个动不动就吐舌头泡水塘的小动物们,他不得不捣鼓出了简易版的人力手摇风扇,这种风扇以飞一般的速度在汴京城内普及开。并且很快有人将其改造成了更省力的脚踏式,搭配上今年廉价得多的冰镇凉饮料和瓜果,汴京城的宋人们日子过得可美啦!
  就在汴京城内进入度夏模式时候,边境忽然生乱。
  六月中,西北环州知州擅作主张,向当地的少数民族以低价收购粮草、羊肉,且以不合理手段催收。当地少民深受其扰,加之蕃部有心人士跳动,引起了羌人之乱。
  因西北秦凤路、永兴军等地区官员猝不及防,加之羌人有所准备联合起兵,直接致使宋国西北边防遭遇到了巨大考验。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