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盛世明君/盛世暴君(92)

作者:木兰竹 时间:2018-07-31 21:35 标签:爽文 宫廷侯爵

  其实本来早就要重开朝廷,招揽贤才。结果事情太多,这件事就暂时搁置了。
  现在事务终于走上了正规,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用那么劳心劳力,也是是时候让政务也走上正规了。
  对刘荨而言老是思考官职上该安插谁也麻烦,不如大家来考试,考上的再想分配,范围缩小之后,他也没这么选择困难症。
  “你说,用三省六部制,还是直接六部制,再在之上弄个文武内阁之类的机构?”刘荨道,“我觉得后者不错。三省分权,会导致效率低下。不如只弄一个机构。内阁众臣权力相同,就算是多了几个宰相分权,也不至于让大臣大权独揽。”
  司俊无奈,道:“你怎么不说直接将宿谊和慕晏他们那已经实践得不错的制度直接拿来用?”
  刘荨笑嘻嘻道:“也不是直接拿来,他们不也在问大橘和小贱要历史中封建王朝各代政治变革详细资料,想要进一步更改吗?他们已经确定好的朝廷,要改革十分困难。但我不一样,我直接开新朝廷,机构什么的可以直接一口气设置好,少了更改,就少了许多麻烦。”
  司俊道:“那咱们回系统,让他们一同参谋参谋?”
  刘荨摸了一把湿头发,道:“好嘞。唉,古代就是麻烦,没吹风机。你说为什么大橘的法术卡中没有暖风卡之类可以充当电吹风的卡片?”
  司俊嘴角抽了抽,没有回答刘荨这个无聊的问题,只叫仆从来给他们擦头发。
  虽然没有吹风机,但是仆从拿着无限量的干棉布擦头发,也是一会儿就擦干了。
  古代虽然没有现代方便,不过地位够高,还是能依靠人力做一些现代人能享受到的事。
  虽然很麻烦,很奢侈就是了。不过布晒干了还能用,也不算浪费?
  .............
  刘荨似乎想通了,但是和没想通之前似乎没多大区别。
  只是之前他要做的事并非是出自于内心,现在出自于内心而已。司俊也不知道这样好还是不好。
  或许刘荨仍旧是那个与这个世界隔着一层的“穿越者”,受到的伤害会更少一些吧?但刘荨自己要成长,要打破束缚他的壳子,司俊也只能在旁默默看护。
  所幸他现在已经有能力保护刘荨,不会像以前那样,刘荨在京城,他却在成都干着急。
  对于大臣们而言,他们已经忙得脚不沾地,实在是没发现皇帝陛下那几乎察觉不到的区别。
  连罗朗都没察觉,他现在在纠结另一件事。
  《招贤令》终于发布了,时间就定在明年。这次考试是特别版,只考三次。一次是各州设地点考试,算是省试;一次是在成都考试,算是会试;最后一次自然是刘荨亲自监考出题,是为殿试。
  这一次之后,科举制度就按照规矩来。考试三年一次。
  《招贤令》如罗朗所想的那样,听到的人都没有发现皇帝陛下的“险恶用心”,都觉得皇帝陛下既将世族的利益规章制度化,是保护了世族的利益,又收拢了庶族人才,是一举两得之策,几乎一致同意。
  不同意的,也不是反对这个政策,而是要求取消世族的特权。
  不过,在刘荨假惺惺的讲和之下,这特权还是保留下来,只是名额缩减了,而且按照官品划分名额限制。
  比如你就算家族吹得再大,家里没人做官也没有名额。而且名额是由血缘亲戚来划分,而不是宗族划分。
  世族觉得,虽然特权削弱,但这削弱不算过分。毕竟他们也想着皇帝陛下为了安抚世族,也算做了很大让步。至少,以前还需要假模假样弄个举荐之类,才能让世族子弟享受特权。现在根据官位,直接就有特权了,还是现在的特权更大一些。
  至于其他考试考上来的庶族,他们一点都不着急。
  首先这考试,世族也可以考。他们家中的资源,受到的教育,是那些连识字都难的庶族们能比的吗?到时候,这朝廷不还是世族的天下?
  嫡系能够直接荫蔽做官,支系也能自己考上官职,他们还不用犹豫资源倾斜的问题。
  这《招贤令》妙,妙不可言,谁反对谁就是喝世族作对!
  刘荨见世族那么努力为了推广《招贤令》和同僚互怼的样子,忍不住瞠目结舌。
  果然,不站在历史的高度上,要察觉其中陷阱,还是挺难的。
  怪不得无论哪个时空,在推广科举制的时候,都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因为他们的确没有发现其中君王想要挖世族墙角的险恶用心。
  世族举双手同意《招贤令》,庶族出身的官员也没有反对。
  比起之前他们为了出人头地,必须去各大世家里当门客,当幕僚,当属官,必须上得世家的船,才能得一个推荐的机会。现在,只要考试就成了。
  考试虽然困难,难道之前他们就不艰难了?
  比起处处看人眼色,被迫站队,还不如直接考试。厉害与否,直接凭真本事决定。也免得一做官,就非得还人人情。
  至于世族有特权,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皇帝陛下说了几句不愿意让世族成为外戚,就被人放火。现在不给世族特权,不知道世族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这《招贤令》颁布之后,民间也是这样的论调。
  仿佛刘荨故意用来使世族腐化的特权,是世族逼迫他这个可怜无助的小皇帝签订似的。
  于是世家又背上一口黑锅。
  这点让刘荨也措不及防。
  他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世家豪族”在百姓口中,成了草菅人命祸国殃民的代名词。
  大概这仇富思想从古至今都有,他挑起了一个投资,百姓们就跟着上了。
  虽然不至于对世家有什么明面上的影响,只是声望受到打击之后,他们许多事就不方便了。
  特别是庶族通过科举正式进入官场之后,世族不小心表现了一下优越感,抨击了一下庶族官吏衣服不够华美,谈吐不够风雅,礼仪不够飘逸,总而言之,泥腿子就是泥腿子,比不过世家底蕴深厚。
  庶族官吏呵呵哒。
  大汉乱了这么久,皇帝陛下为了平定天下忙得脚不沾地,都没空搞什么风雅华美飘逸,你们这些世族倒是美得慌。要不要再撕个锦帛听响,扔个黄金看水花?你深厚,你牛逼,你了不起。
  奢靡之风,惹不起惹不起,告辞!
  于是,庶族官吏就这么和世族离心了,每天变着法子想谈何这些奢靡成风的世族,朝廷上火花四溅,天然形成了对立。
  嗯,这也是刘荨没有想到的。
  他还以为世族肯定会拉拢庶族,就像是之前那样,把庶族收为己用。谁知道这形势变化这么快。
  靠自己努力考上官职的庶族看不惯世族那高高在上的样子;世族又骨子里带着的高高在上,让他们看不起这些富贵未到三代的泥腿子,做不到平等对待。
  这不吵架才是没可能了。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现在,世族还在沾沾自喜自己的特权,觉得皇帝陛下虽然砍了些人,实际上还是怂他们的。
  看,这不就让步了?
  罗朗偶尔听到这种言论之后,忍不住不顾礼仪翻了个大大白眼。
  他现在是越来越明白,皇帝陛下提起世族那嗤之以鼻的样子。
  皇帝陛下说,他只服个人。无论这个人是来自什么家族,只要自己厉害,他就服。但自己没什么本事,就扯着我是XX家的人。
  哦,你们这群人老是骂没卵用的宗室浪费国家粮食,你们世家也不一样?真有本事,就让家族为你骄傲,而不是你扯着家族的大旗沾沾自喜。
  罗朗现在觉得,皇帝陛下说的很对啊。
  当皇帝,任用贤才,那是“贤才”,而不是“贤才的家族”。
  说白了,按照道理,皇帝陛下选的该是“有才华的人”,而不该考虑其他乱七八糟的事。
  你看看这些看不清形势,天天做着“皇帝陛下怕我家哈哈哈哈”美梦的世家们,皇帝陛下凭什么要看重他们?
  虎父尚且有犬子,要名声就自己赚,就算凭借家族让人稍稍高看一眼,你这人配不上家族的名声,还不是更会被人鄙视?
  罗朗可不想做这种人,他是要考科举,要当状元的人。
  探花?他拒绝!凭什么他长得帅就必须当探花!
  但是现在罗朗十分忧郁。
  这次科举特殊,一年内就能考完。他当然想参加这次科举。
  可他爹也想考科举。
  如果他爹要考科举,因为孝道,他自然应该退后一届,不与父亲争夺。
  但是这可是第一届科举。凡事沾上了个第一,总是不同的。
  而且下一届科举就要三年后,还要多考许多次,并且以皇帝陛下意思,已经做官的人是不给考的。
  三年之后,他肯定已经功成名就,在朝廷当着大官了。
  那时候再辞职考科举?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但是他真的很想考一次,想在这么重要的历史事件中青史留名。
  罗朗思来想去,决定……坑爹。
  嗯,坑爹。
  罗朗先进谏,说科举是为了选拔人才,选拔新的官员,官吏就别参加了。
  这个建议实在是太正常了,许多蠢蠢欲动的官员心中叹气,好像的确是这么一回事。他们都已经当官了,何必再去争夺这些虚名?
  然后,罗朗前脚进谏,后脚就辞职了。
  众官吏:……!!!!!!
  你特么说好的不争夺这些虚名呢?!你这是在干什么?!
  罗朗:“唉,余虽一直在为陛下执掌文笔,终究未有功劳,不如闭门苦读,才有脸面在官场有一席之地。”
  众官吏:……!!!!!!
  给陛下当主簿,你还不满了是吧?!这可是天子近臣,最近的近臣,有皇帝陛下的看重,你什么官当不了?!
  罗朗:“大丈夫当自强不息,不应走捷径。家父既已经为官,余也能安心应考了。”
  罗逡:“……那个,儿啊,商量一下,雍州牧你来当,为父去备考如何?”
  罗朗转头找了他娘告状:“爹是一家之主!岂能如此儿戏!”
  他娘拎着罗逡的耳朵,把罗逡拽了回去。
  都当上州牧了,你去考个鬼啊?!儿子这是不想当文吏才辞职考试,你算什么?!看不起州牧吗?!
  罗逡回家哭唧唧。觉得这个儿子真是白养了。他一生就这么一次请求,他就是想和天下读书人比一比,要是当了状元多风光啊。这可是开天辟地第一个状元!
  方夫人微笑:“是啊,多风光啊,所以儿子来当。”
  罗逡:_(:з」∠)_。
  他决定和妻子冷战……冷战一天!一整天!连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要背对着妻子!
  他生气了,今天哄不好的那种!
  罗朗得知此事时,对父亲幼稚行为嗤之以鼻,然后开心的备考去了。
  至于主簿,他推给了最近新投靠来的许和。
  许和原是凉州人,才名并不显,只在于泽军中当一小吏。
  后来于泽被“天罚”身亡,许和谏言于泽之子入皇宫,挟持天子以保全自身,万不能让其他人找到皇帝,杀了皇帝。
  许和认为,朝中所谓忠于汉室的大臣,其实并不一定忠于当朝皇帝。他们为了给于家编造更多的罪名,说不定会趁乱杀了当朝皇帝,然后将这件事推给于家。于家要保全自身,必须入宫保护皇帝。只要皇帝活着,他们就不敢轻举妄动。
  于泽的儿子听取了他的建议,却发现皇帝已经踪迹全无,且宫中别说内库,连摆设都被席卷一空。这建议自然是没用了。
  于泽的儿子还想让许和继续出谋划策,但许和却不辞而别。


上一篇:异世帝后

下一篇:难平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