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快乐成长日常(176)
这孩子正得太过。他说不过周盼来。
等前面那位大妈走进商场里,两人才开始排队。
排了很久,总算是进入商场了。彭上行的眼神还在忙着到乱瞟的时候,周盼来直接带着他去到编织品的柜台那里。
“就这儿!有些东西需要票。咱没有票,买不到。”周盼来指着柜台里的东西。
柜台的销售人员看到周盼来,挤出个笑脸,欢迎道:“小同志来啦!”
前几回周盼来到这里问了一堆事儿,就是不买东西。让刘大姐很不满意。
刘大姐后来没了耐心,直接把人赶走。然后被周盼来怼了一通!
被一个孩子训斥,刘大姐当然忍受不了,可偏偏周盼来一句又一句的引用伟人语录来指责她对不起工作对不起人民。引得其他顾客围观并且鼓掌支持。让刘大姐颜面尽失,恨不得给周盼来几个大逼兜,又怕这个孩子真的给她单位写举报信投诉她!
经那一次后,周盼来又来了几回。刘大姐对他冷冰冰的,也没个笑脸。这孩子就是脸皮厚,一点都没有受到冷眼的影响。
当周盼来掏出小笔记本用笔开始写字的时候,刘大姐顿时慌了。生怕这个孩子真的写举报信投诉她,赶紧对周盼来换了个热情似火的态度。
今天周盼来又来了,这回还带来了一个大人,刘大姐也不知道是啥情况,心里怪紧张的。
从走进商场彭上行就发现里边的售货员都是一副冷脸的表情。到了这个柜台,这位售货员却扬起了笑容,欢迎周盼来!彭上行在心里再一次感慨周盼来的人缘!
周盼来认真地告诉刘大姐:“这回咱是来买东西的!”
刘大姐的笑容看起来真诚许多,热情地问道:“需要啥?”
周盼来告诉彭上行:“咱都统计过了,柜台上的商品咱要是都要了,得花二百八十九块钱。”
彭上行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愣愣地低头问周盼来:“多少?”
“二百八十九块钱!”周盼来也觉得这个价格太贵了。跟彭上行商量道,“咱要是没有这么多钱,可以挑拣一些需要学习的东西买下来,其他东西以后再说。”
刘大姐暗暗观察他们两人,心里诧异。难道做主的人是这孩子?掏钱的人是这位大人?
她好奇地问道:“同志,你们要这么多东西干啥?是学习用吗?学习用,可以买个藤编的笔筒!这是装笔用的!”
彭上行咽了咽口水,走上前仔细观察柜台里的东西。
这些编织用品的确是编得好!而且种类特别多!
他指着一个藤编的收纳盒问道:“这个多少钱?”
刘大姐回答他:“这个收纳盒十五块钱!是藤编的!得要工业票!好多人都喜欢这个收纳盒呢!咱这里每个月能卖出几十个收纳盒!”
彭上行仿佛看到了希望,这个收纳盒比吴大姐家里的收纳盒小了很多,却要花十五块钱还得用票才能买到!如果他们县里能编出更大的收纳盒,买个十五块钱,肯定很多人抢购!
彭上行指着其他东西问道:“其他东西,都卖得咋样?”
刘大姐一听对方问的话之前周盼来也问过,回答道:“不要票的东西卖得最快,每样东西每个月至少能卖出几百个!尤其是到了夏天,很多人过来买草帽,买蒲草扇。夏天那几个月几乎是卖断货了!一个月能卖掉两千把蒲草扇!”
“还有人过来找凉席呢!凉席也得凭票购买,五十块钱一张凉席!凉席这东西南方运过来太费事儿了,每年夏天只有一批货送过来,几乎是一到货就没了!”
彭上行被对方说的数字给惊到了,脑子里快速算计盈利。
克制住激动的情绪,他问道:“同志,我想问问你们这边供应的工厂是哪家?”
“有好几家编织工厂在咱这里上货!多数都是咱北方的编织工厂。南方的编织厂只有夏天之前才会送一批货来咱这里上货。”
“比起咱北方这边的市场,南方那边的市场比咱这里的需求量更大。要不是上面的领导发话,南方的编织厂压根不会大老远的折腾一趟,把货千里迢迢的送来咱这里上货。”
“咱这里只收大厂供货,其他小厂的供货是不收的!小厂供货,可以直接跟其他地方的供销社谈上货。”
刘大姐已经意识到对方可能是某家编织工厂的人,是特地来这里调查市场的!
碰到这事儿,刘大姐以前才不会搭理。
周盼来可是个难缠的孩子,刘大姐怕不配合这两人,这两人会对她进行举报投诉。
彭上行:……
所以他们要是想把商品运送到首都这里上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谢谢您告诉我这些事儿。”彭上行对刘大姐点头,转身拉着周盼来走到一旁商量。
彭上行告诉周盼来:“盼来,你也听到了。咱要是想把东西卖到这里,就得找领导开口说话!只要领导点头了,这里的商场就收咱的货!帮咱把货卖出去!”
周盼来疑惑地说道:“那位同志刚才也说了,咱可以跟各地的供销社谈合作,把货上架到各地供销社啊!咱不能只顾首都人民的需求,也得考虑其他地方人民的需求!咱卖东西不单是为了挣钱,更重要的是解决人民需求啊!”
彭上行:……
好吧,他哑口无言了!
“这事儿,我得跟刘主任汇报一下。看看刘主任是啥意思。是把货架上的东西都买下来,还是精心挑选几样东西买下来。”
毕竟是二百八十九块钱!回头这笔钱是要报销的,彭上行可不好做决断。
周盼来见他这么纠结,无奈地说道:“早知道我在电话里就跟刘主任说清楚了。”
彭上行:……
“你在这里等我,我出去附近打电话。”下公交车后彭上行就发现这条街很热闹。除了有百货大楼外,还有个邮电局,还有一家医院。
“行吧。那您快去快回啊!”周盼来只能守在这里等彭上行。
刘大姐看到彭上行走了,犹豫了一下,出声问周盼来:“小同志,你们也是编织工厂的人吧?来咱这调查,是咋打算的?”
“咱县里想开一家编织工厂。县里的领导让我过来摸索清楚这个行业的市场情况!刚才那个是咱县里革委会主任的秘书!”周盼来觉得刘大姐的态度越来越好了。
刘大姐惊讶地看着他,马上问道:“你们是哪个县的?”
“西云县!”周盼来回答她。
刘大姐没听过这个地方,觉得一定是个小地方。顿时没了打听的兴致。直接劝说周盼来:“你们肯定是没机会把东西卖到咱这儿的!咱这儿都是编制大厂供货!供货很稳定!我劝你们还是往当地的供销社上货。再往上可以供货到省城的商场。”
周盼来好奇地问道:“如果咱有凉席,你们商场会收吗?”
这个问题刘大姐就不好回答了。只说道:“这个你得找咱经理谈!反正咱这里每年凉席都不够卖!这凉席可不好编!需要费不少时间去编,很多大厂嫌麻烦,不愿意做这款凉席。”
周盼来若有所思,拿出小本本,记下这件事。
刘大姐一看到他拿出小本本开始写字就有些冒冷汗,生怕对方一言不合就写举报信投诉她!这回她特地绕出柜台,走到周盼来的身旁看他写啥内容。
一看周盼来写的都是她刚才说的话,刘大姐心里更是不安,忐忑地问道:“小同志,你把我说的话记下来要做啥?该不会是要举报我吧?咱都已经改正态度了!你可不能举报我!”
周盼来解释道:“咱这是在做笔记,回头好跟领导汇报情况!”
“跟谁的领导汇报啊?可别是跟我的领导汇报!”刘大姐觉得自己的小心脏接受不了这份刺激。
“跟咱西云县的领导汇报!”周盼来把笔盖扣上,将小本本跟笔收好。
刘大姐松了口气,终于放心了!
顾芳菲带着女儿来逛商场,方雯雯眼尖瞧见了周盼来,大声喊道:“是周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