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364)

作者:十一行 时间:2024-06-02 09:59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越时空 布衣生活 科举

  他心中冷笑,就看你继续装,等到琼林宴非要将谢景行这满身装模作样的皮全部扒下来不可。
  谢景行并不是装,他心态确实沉稳平和,尽管殿试之前曾在心中畅想过考中头名三甲,可在考试之时,他却是将所有杂念排除在外,脑中只余题目。
  而他身旁举子之所以会这么紧张,一来是因为题目确实考得难,再就是就算出自高门大户,可也是首次面圣,还没许多当朝重臣目光炯炯地盯着,自然心有畏惧。
  可谢景行前世却是来自华夏□□,不论是参加各种竞赛、比赛,甚至是兼职,经过的大场面数之不清,不可能太过在意那些目光。且他也并不太将皇家威严放在心上,要知道华夏最后一位皇帝可是得跟他一样,老老实实买票进皇宫。
  皇帝只是一个身份,虽握有生杀大权,可据他所知,泰安帝也不是如同晟王那般混不吝的性子,总不可能因为他写得差就将他拖出去斩首,自然他便能放平心态,气定神闲地完成这场考试。
  要写几千字的策论对在场其他举子而言属实为难,毕竟平日里科举考试的经义文章也好,策论也罢,都只需写几百字即可,可现在却突然让他们写上几千字的长篇论述,有些举子真可谓是挖空心思。
  可谢景行前世到底是正规院校毕业,还是最高学府,不论其他,光是毕业论文就得几万字,作为最高学府优秀论文的作者,毕业论文的近十万字可是全部出自他之手,可并不是如同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那样生搬硬凑出来的,虽说不上字字珠玑,却也是粲然可观。而出自他之手的新闻,不说篇篇都有数千字,几千字的文章却也不少,现在只是写一篇几千字的策论,这对他来说早已是举重若轻之事。
  不过只看孔起元高高位于监考官员之首的模样就知,此次殿试判卷仍然是以孔起元为首。
  孔起元可不像泰安帝那般随意,他既然出了这么一道题目,自然是想有所得的。
  须得言之有物。
  如此,便需从方方面面写出此时大炎朝的弊端,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绝不可夸夸其谈。
  不过这些时日他看的期刊可没白看,其上记录的大炎朝所有大事小事在他脑中都过了一遍,并按照相关性在大脑中形成了思维导图,一桩桩、一件件,再将重复的剔除掉,独留下最重要的那部分。
  接着一级,二级、三级...分级罗列出政治、经济、民生、军事等不同方面的内容,以此为延伸,再列出各个方面的相关建议,脑中几乎是密密麻麻的网状结构图,若是其他人能看见,必是会被其迷地头昏眼花,可图是谢景行自己罗列出来的,自然对其脉络一清二楚。
  甚至他脑中像是装了自动梳理器一般,想得很是宽泛,可落在纸上却很是条理清晰,且脉络贯通。
  不过在写文章之前,谢景行还是先在答卷排头写上了姓名、籍贯,然后才另提一行。
  孔起元是实干派,开篇必得祭出真章,“臣对:臣闻帝王之御天下也,有致治之道,有保治之道。致治之道存乎法,保治之道存乎勤……”(注)
  只是殿试名义上的最高主考官还是皇帝陛下,自然也得在其中掺杂些歌功颂德之语,“恭惟皇帝陛下,年当鼎盛,运抚盈成……贤才皆已举用,四海皆已无虞,保治之道盖已默得于圣心之妙矣……臣请稽之经,订之史,按之当今之务,为陛下陈之,陛下幸垂听焉。”(注)却又不能全是这些无关之言,不然必会被孔起元将名次贬至三甲。
  之后便是大书特书,从方方面面提出自己所见的大炎朝弊端以及有可行性的建议了,“臣闻天下重器也……臣请以创之法言之……夫君者,天也。天惟聪明刚健,动而不息……”(注)
  最后还得过一遍流程,身为皇帝治下万民之一,居然敢给皇帝提意见,就算是皇帝要求的,也得要意思意思地认错,“......臣干冒天威,不胜战栗之至。”(注)
  “臣谨对。”最后三个字落下后,谢景行微不可察扬起唇角,很是满意,没想到居然一股气写了这么多字,真是酣畅淋漓。
  殿试试卷同会试一般,以红线分行,每行二十字。谢景行大概数了数,全篇近五千字,他都忍不住叹了一声,真是了不得。
  他将毛笔放回一侧的笔架上,直到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居然一点不觉得手腕疲惫,看来自己身体素质确实比先前好上许多。就是有点饿了,可殿试是不供食水的,再饿他也只能忍着。其实饿倒还算是好的,来时所有举子可都是没有吃饭的,全在于殿试可没有准备地方供参试举子们入厕,饿着总比憋不住去茅房好。
  想法只是一瞬,谢景行就欲将手收回,这时眼角余光居然见到身旁有着不属于自己的衣角,他侧首看过去,正对上一位面目严肃男子的视线,居然是孔起元。
  本该是谢景行自己申请交卷的,可还不等他有所动作,孔起元居然一声不发将他试卷取走了,谢景行一脸懵逼地看着面前只剩下笔墨砚台等杂物的桌面,这时他该如何?不可能让他再重新写一份吧!
  谢景行四处望了望,所有举子都专注在面前的试卷上,没人注意到他这边,也没遇到孔起元这不按常理出牌的这一出,唯有他,辛苦写出的试卷就这么离他远去了。他忍不住抬头看向了泰安帝,还正好与泰安帝对上了视线,泰安帝对他露出一个微笑,缓缓偏头示意他往大殿右侧看。
  谢景行顺着看过去,见到孔起元正拿着他的卷子在受卷官那里站着,想起事先知晓的殿试的流程,谢景行连忙走过去,候在孔起元身后,等将试卷糊名后,默默拿起笔在受卷官推过来的交卷表上签了名,才在孔起元随意一摆手后,被一位公公领着出了殿门。
  出门后,谢景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居然是,“都已经知道是他的试卷了,糊名是在掩耳盗铃吗?”


第200章
  殿试可不像会试那般,非要凑齐十个人才能离开龙门,殿外自有公公们候着,出来一位举人,便会领着人往宫门外走。
  谢景行已习惯自己是头一个出门的了,殿试之前他还是有些紧张的,可等走出了庄严肃穆的皇宫,停在方才他们所有举子等候在外的宫门前时,谢景行站住了脚,往回看去。
  带领他出门的公公早已转身离去,宫门处除了值守的护卫,再无他人。直到这时,他完全放松下来,也才反应过来方才在殿中作为监考官和判卷官的大人们之中,并没有安淮闻的身影。
  安淮闻作为英护侯和工部尚书,自然是有作为殿试监考官和判卷官的资格的,此次没在其中,想来是为了避嫌。
  想到此处,谢景行更是神采飞扬,看来安淮闻和顾绍嘉都已经默认自己乃是他们板上钉钉的哥婿,如此才会有此避嫌之举。
  要知道,科举考试中只有亲眷和师徒之间才会避嫌。谢景行的老师是祝世维,不是师徒,自然便是亲眷了。
  谢景行本就是常带笑容的,此时脸上笑容更是灿烂。
  不过也不能一直在宫门前傻乐,没看护卫们眼神都开始变得奇怪了,谢景行这才欲抬步离开此地,回去谢宅。
  可就在这时,他听到了奔驰的马蹄声越靠越近。宫门外大道素来安静,何时有这等毫无顾忌骑马而来之人?
  谢景行疑惑地顺着声音看去,就见到一个身披银甲的小将骑着马快速地往这边而来,一直掠过他停在了宫门外。
  护卫持枪挡住他的去路,喝问道:“来者何人?”
  小将跨下马,笑容满面道:“末将乃是去年跟随安将军去往金匾城的皇帝亲军副统领林之荣,奉安将军之令,回京禀告陛下,班师回朝的大军此时已在京城两百里外,后日便能归京了。”
  那边守宫门的护卫是如何检查林之荣的身份又是何时放他进去的,谢景行完全没注意到,此时心中只余听到消息的震惊。
  后日大军回京,也就是说,后日他便能见到屿哥儿了。
  恍似方才骑马而过的微风又从身边轻柔飘过,吹地谢景行心情飞扬,连稍显昏沉的天空,看着也极为顺眼。
  恰在此时,真有一道光从昏沉的云彩缝隙中落下,洒在了谢景行满是快意的双眸中,谢景行闭了闭眼,也遮住了眼中的激动与急切。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