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不当反派去说书(354)

作者:张师兄在上 时间:2023-07-09 11:28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书 布衣生活

  虽然他思考的方向和宁景不一样,但毫无疑问,只要路修建起来,那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宁景不由想到江先生,等日后交通便易了,如江先生这样远在他乡的人,也能时时归乡一次,和父母家人团聚。
  敲定下了水泥的用处,两人又闲谈了几句,才送衡王离去。
  之后两天,宁景又去拜见了幼帝慕扶光,和后者详细说了一下南三州的事宜和安排,又和他分析了一下目前东西南北四方州城的建设安排,以及提出他认为的可以改进的地方。
  慕扶光虽然年纪幼,但一门心思扑在国事上面,未满十岁,却不像其他孩童那般玩心重,似乎他一生下来,就明白自己要成为一国君主。
  而他,也在努力向一代明君的方向坚定的走去。


第290章 北东二地
  五月十八。
  北地, 北漠州,石观城。
  一别近两年,宁景再次踏足石观城, 却是感叹变化颇大。
  当日他跟随赈济队伍到来之时,满天黄沙,连那城墙上的匾额都被沙尘覆盖,看不清城名,若不是里面还能看到活人移动, 怕不是以为这是一处荒废已久的死城。
  然而现在,风沙虽然依旧有, 但抬头之时, 终于能看到苍穹之上的青天,也不再需要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唯恐嘴一张就是一嘴沙。
  宁景的队伍有二百多人, 除了保护他的护卫, 便是许多身强体壮的大汉,后面跟着一个巨大的板车, 五匹马拉着,左右两边是一排壮汉看守,板车上面的物什用绣有金纹的黑布盖着, 能看出是个长条柱子。
  旁边百姓看到这么多人浩浩荡荡而来, 还举着代表姜朝皇族的旗帜, 不由纷纷跟了过来,坠在后面, 对黑布盖着的东西指指点点。
  也有人认出了骑在马上的宁景, 高声向宁景呼喊, “宁大人!”
  宁景回以微笑, 目光却是打量着四周。
  石观城新任职的班县令看来确实有把他当初提议放在心上。
  宁景在离开的时候见过班县令一面,对方身形健壮,背脊微微佝偻,皮肤黝黑,手掌粗糙,看起来不似县令,倒像个老农。
  那一次他们商谈了半个小时,宁景略微提过几句植树造林,防止沙漠化,现在一看这道路两旁的树木,这是他上次来时没有的。
  而且这树不仅栽种的整齐,下面还挖了一道送水的坑道,里面的土微微湿润,显然勤加浇灌。
  宁景他们的目的地要穿过石观城,更往北去,那处国师算定的埋柱之地临近北漠州已经消亡的那座城市。
  他们刚进了石观城不久,班县令便问讯赶来,和宁景见礼,“帝师大人大驾,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宁景翻身下马,虚扶起班县令,笑道:“班大人不必多礼,我本是低调而来,也没有提前告知你,你何来之罪。”
  班县令再是一礼,便跟着宁景一步之后,询问宁景来意,得知对方只是路过,便邀请宁景去县令府落脚歇息一晚,好让他尽地主之谊。
  现在天色也不早,宁景便欣然应允,带着人马往县令府赶去。
  到了县令府中,班县令倒是一点也不见外,抓着宁景就各种提问,把现今石观城遇到的疑难一股脑子抛了出来,然后眼巴巴等着宁景支招。
  宁景听后却是一笑,这班县令看着老实,实则当官的肚子里的肠都千回百绕,表面上在等他支招,实际上却是向他诉苦。
  如今班县令已经把石观城打理的很好,开挖溪井,存储灌水,又带领百姓新挖数处水井,严格把控每户人家每日的取水量,保证每户人家有水吃,教导民众按照畎亩法,代田法,区田法的种植方法从土壤蓄水抗旱,又引进了番薯土豆等数种耐旱好种植的作物……
  去年宁景在玉周城时就听说过,石观城依旧降水稀少,但是当地并不是和以往那样满城闹饥荒,不见人种地,只见人各处躺着等死。
  在数种抗旱措施之下,石观城治下的百姓田地里都或多或少有些收成,他们缺水可以去溪井里打水浇灌,还可以去官府手里领番薯土豆的种子种植,实在不行,官府还公布了如何吃土薯的方法,还教他们如何烹饪更好吃。
  在这样的安排之下,石观城虽然依旧还在干旱里,但到底生活是有盼头,日子在一步步变好,所以百姓们对官府和县令都是一致好评。
  而现在班县令却不是哭诉其他,而是变着法子和宁景说石观城的难处,听闻那修建的运河并不连通石观城,能不能再挖长点带带他们,就算分条小溪来也行,百姓好取水浇灌,那土豆和番薯的种子能不能再运来一点,实在是不够分,能不能和旁边城镇的官说说,迁点人口过来,石观城快只剩个城没有镇和村了……
  宁景一点也没有恼班县令喋喋不休的请求,这些请求在他看来才是一城之兴旺,建设优化城市,增添人口,班县令这是真心为石观城着想,打理着一切。
  对于这样为民造福的父母官,宁景也没有逗弄他,都一一记了下来,准备过后就给衡王写一封信,让其衡量处理。
  他们一直在书房里聊到夜深,末了班县令忽而一叹,看着满书架的书,道:“下官初来此地时,看着满墙周多大人遗笔,感触颇深,愿承他之志造福这一城百姓。”
  “帝师大人,明年便是国师预言的大荒之年,您说石观城可能撑了过去么?”
  宁景看着那一墙书籍,里面又添几册新书,他点点头,道:“众志成城,纵使百灾,亦可度过。”
  翌日,他们拜别石观城,去了埋柱之地,众壮汉历时三日挖出一个深有九丈的巨大深坑,小心的将神柱放入其中,拉着绳子一点点放下。
  宁景盖上了第一抔似沙非沙的土,又在最后盖上最后一抔土,然后离去,前往下一地。
  ……
  七月初二。
  东部,东升州,太岁城。
  宁景站在海堤之上,遥望着远处的海天一线,咸湿的海风扑拂在他的脸上,袖袍猎猎作响。
  太岁城临海,城中百姓四十万人,治下四镇八村,百姓多以捕鱼为生,生活颇为富足。
  这道海堤并不是新建,而是一直以来都有,毕竟海上潮涨潮落,偶尔也会有飓风携浪而来,危及周遭百姓,所以修筑海堤以挡巨浪。
  而从国师预言传来后,这海堤又被加高加固了两倍有余,用巨石堆砌,还用上了衡王送来的水泥,如今好似一条巨龙横踞在海岸之上,护佑后方千千万万的百姓。
  太岁城县令除了加固加高海堤,便是想办法把沿海地区的百姓往后方迁移过去,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比征徭役筑海堤还难,故土难离,便是和这些百姓言明要害,许他们去下一处地方会补贴他们诸多好处,也依旧舍不得离开。
  听闻,后来还是用了重手段,软硬兼施,才把大部分人搬离进陆地百里地处,剩下的一些实在钉子户,不信预言不听劝告,或是狮子大开口,借此要挟官府加倍补贴的,就都留在了这里,太岁县令也不管了。
  对于这一点,宁景也能理解,他们已经尽力了,但有些人就是注定命归天管,那便尊重他人命运吧。
  而在海堤之上,还筑有数处观海台,驻守着许多士兵以及摘星阁出来的仙师。
  这些仙师会观星象,断吉凶,可根据海边情况预测飓风海浪何时到来,虽然不能如天气预报那样准确,但是提前个一二天知道可能有飓风还是没问题。
  这次宁景他们要埋神柱的地方在海外的一座小岛上,便让太岁县令准备了航海巨船,载着他们出海。
  这一去就是四天,幸得所有人都平安归来,太岁县令也松了一口气,连忙安排了宴席,将众人接去赴宴。
  宴席之上,放在宁景桌案上的全是太岁城稀有金贵的海鲜特产,鲍鱼、鱼翅、锦绣龙虾等,甚至还有两只神似帝王蟹的物什,被当地人称呼为巨王蟹。
  随行而来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吃过海味,现在一看,眼睛都有些直了,等太岁县令一招呼,便个个大快朵颐起来。
  宁景拿着一只有他手臂长的大蟹腿,熟练的用旁边备用的小剪刀剪开,剥出完整的蟹肉,沾了一点酱,便慢条斯理吃起来。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不当反派去说书

上一篇:穿书之霸爱毒妻 下

下一篇:朕要搞基建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